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工作,通常称之为民贸工作,它既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供应,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对民族地区的商品流通和民族用品生产、供应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2.
金欣 《前沿》2009,(8):116-118
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民族政策在经济工作中的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的生产及其供应工作,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对民族地区的商品流通和民族用品生产、供应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十五”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优惠政策的贯彻给西部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贯彻落实优惠政策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民族用品生产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工作,通常称之为民贸工作,它既是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国基本形成了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实现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实行月息低2.4厘的优惠、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民族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发展民族经济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发展民族经济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关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突破性贡献,对于指导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以及当前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莉 《前沿》2012,(7):31-33,43
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疆,西北紧邻蒙古和俄罗斯,在中、蒙、俄三国中又共同存在着跨界而居的蒙古族,这使得内蒙古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很容易受到周边地缘政治、跨界民族问题和外部势力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的边疆安全能否取得保障,直接关系着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关系的稳定。因此,中国应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切实维护跨界民族的民族利益;努力完善各种影响民族关系的防范机制,为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宁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6.
城市民族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的省区更显得重要,城市不论大小,都是在不同区域内的政治、经济、贸易、金融、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信息活动的中心,是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心脏,是各族人民交流、活动的场所。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促进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发挥城市在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中的作用,在全国上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今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我们民族工作来说,如何利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这一载体去促进周围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确实是我们民族工作中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坚持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和政策;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民族关系协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明确民族关系协调工作的职责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积累了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在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突破,然而随着市场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从而对民族地区党的执政提出更高要求,加之民族地区特殊的经济文化环境,使民族地区的党的建设面临重重困境,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和多元社会利益群体博弈的特点,对党的建设工作更是提出了新的考验,各族人民强烈要求摆脱贫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迫切性、直接性比以往更为强烈。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能力、社会整合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实现党建工作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分析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发展态势,解读民族地区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包海花 《前沿》2010,(1):67-71
内蒙古地区要实现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通过城乡互动发展战略,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城市经济的带动功能,用工业化的思维促进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本文从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内蒙古的基本经济状况进行了财政政策、农牧业政策、区域协调政策和人才培养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改善内蒙古地区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互动发展的问题。这对于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工作实践贯穿着民族工作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教育等各项工作相统一的思想 ,其中又特别重视处理好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民族工作规律与教育工作规律的关系。“三个代表”思想不仅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精神源泉 ,也为 2 1世纪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清朝蒙垦     
清王朝在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对蒙古各部运用武力与羁縻的恩威并用两手策略.征服了蒙古各部。在蒙古民族历史上.出现了受封爵位、划分盟旗、满蒙联姻、八旗兵制、笃信黄教、封禁旗界等一系列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事件。20世纪初.清廷解除对蒙旗的禁令.大兴蒙垦.成为影响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2.
武胜县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县,全县共有35个少数民族,人口2298人。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助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一是深入宣传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县委领导下,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始终把宣传民族政策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论述民族出版工作对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获得发展的先导和保证。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况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出 ,近年来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已得到加强 ,但总体上看 ,与西部大开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仍有距离 ;同时还反映出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勐库镇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及其原因 ,相当程度上提示了当前加强和改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应如何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张广才 《前沿》2012,(3):167-169
现代化经济对民族经济的影响能够改变民族文化的形态,而民族文化的改变与否,决定着本民族经济转型与民族文化内质变化。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关系到在经济发展中能否保持原有民族文化特质、发展多样性民族文化,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民族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地区开始打破自我封闭的局面,积极开拓内地市场,争创名优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如我省的烟、茶、橡胶和有色金属等商品,在市场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少数民族的工艺品畅销,工艺服饰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大放异彩。民族贸易发展潜力很大。一、充分认识民族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民族贸易既是商业工作的一部分,又是民族工作的一部分;既要体现党的商业政策,又要体现党的民族政策3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陈云同志曾经指出:民族贸易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凡书 《今日民族》2009,(11):47-49
城市民族工作既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充分发挥城市的窗口、辐射、桥梁、联谊和示范作用,开创城市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不仅有利于城市的社会安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和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佟拉嘎 《前沿》2008,2(2):45-47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老课题,也有明确的答案。文化是不朽的,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涌现新的内涵。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更加明显和不可缺少的一面。民族文化特质一旦形成对民族经济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文从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出发,以蒙古族开放性民族文化与内蒙古民族经济发展为例,明确发展民族经济应该有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才能使民族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覃章厚 《湖湘论坛》2002,15(4):61-62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民族工作,他在强调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同时,还一再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思想内容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一)发展民族经济是搞好民族自治的基础。早在建国初期的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政治要以经济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绍昌  相莫 《今日民族》2008,(11):54-56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扶持。在新的形势下,执行、落实好国家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对确保边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繁荣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