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世纪之交,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7年过后效果不尽如人意。可就在广西小城横县,"垃圾分类"足足坚持了17年,让公众看到分类的实效,成为了业内赞誉的"样本"。广西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桂林市,经过一年多  相似文献   

2.
微观天下     
正垃圾分类,是否还要再等十几年?最近,杭州等城市实施"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地方法规,使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垃圾分类处理的话题上。16年前,从全国8个城市试点开始,城市垃圾分类打响"第一枪"。但16年过去了,"试点"仍在进行。【评论】"颜之宏":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十几年尚未结束,从侧面显示了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继续完善以城市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建设美丽天津的重要内容。但这项工作我市启动较晚,进展较慢,效果不佳,与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的8个"国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1、缺乏制度规范。我市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法规基本上还是空白,缺少强制性规定;政府和社会倡导的多,实际举措少;既定的一些分类回收处理办法,没得到有效执行,缺少一套完善的分类、运输、处置回收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谁能不制造垃圾?回答是否定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是,我们更应该做垃圾的治理者;通过我们的双手,通过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再利用,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干净整洁。而要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从源头抓起,社区是最丰富的资源阵地。北京首创智慧环卫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创智慧环卫")通过"两网融合"社区试点,开启了垃圾分类的新篇章。在  相似文献   

5.
正苏州市从2000年开始试点生活垃圾分类,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的模式。本文结合苏州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对"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借助《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这一平台抛砖引玉,与国内同行交流,希望获得其他城市垃圾分类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是国家的决策,具体执行则是各个城市的职责。从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试点,有些城市都试点了十几年,但迄今还没有建立有效和可持续的管理模式。生活垃圾分类受限于高技术、资金和居民素质,难点是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还需要细致和系统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正听了总理报告,我对"民生"两个字又有了新的认识。改善民生,为人民谋幸福,除了关注那些轰轰烈烈的改革大事,也不能忽略城市街坊里的鸡毛蒜皮。我想说说现在社区里的老百姓糟心的三件小事。第一件事是垃圾分类。近年来,政府对垃圾分类持之以恒,广泛深入宣传,老百姓也意识到,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城市环境压力,还能起到节约资源利用资源效果,社会可持续发展。但这项措施的执行和落实,一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讲话,开启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新篇章。社会各界对垃圾分类问题高度关注,热情空前高涨。同时,也有媒体打出了"垃圾分类不能原地踏步"、"我国推行垃圾分类16年收效甚微"、"试点垃圾分类缘何止步不前"等抢眼球的标题。诟病政府推动不力、混装混运,垃圾分类可以取代焚烧等观点再度浮出水  相似文献   

9.
七月流火,随着北京最为炎热季节的到来,开展近半年的"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在2010年6月和7月分别进入了"绿色餐饮月"和"绿色旅游月".不同于以往开展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活动,这场被刘淇书记称作"打一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人民战争",其打法决定活动成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领导告诉记者,这次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活动最大的特色是把垃圾分类当作系统工程来做,并已经形成了分类管理链条.从居民小区试点分类,到"绿色办公",到现在的"绿色餐饮月"、"绿色旅游月",北京市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正深入有序地开展,并陆续进入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首次明确了北京市个人及单位做好垃圾分类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使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的落实有了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标志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分类时代。北京市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是全国最早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一个为生活垃圾管理立法的城市。早在1996年12月,北京市就开始倡导居民垃圾分类,至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  相似文献   

11.
垃圾分类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科学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生活垃圾智能化回收"新模式逐渐成为完善垃圾分类机制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以高校园区为试点开展生活垃圾智能化回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且借鉴现有的生活垃圾智能化回收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从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1月,住建部在厦门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宣传推广厦门垃圾分类做法。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督查,厦门被列为免查城市。同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零增长"。2019年第一季度,住建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厦门市排名第一,这已是厦门连续4个季度总分排名全国第一。2019年7月,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厦门举行。如今,生活垃圾分类在厦门已经成为一种新时  相似文献   

13.
精细化治理是面对复杂化社会下城市治理所必然遵循的转型之路,也是城市善治的体现。垃圾分类与精细化治理的实施互促共进,前者是实施精细化治理的应然之举,也是检验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显示器;后者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理论遵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的困难可归因于相关主体责任缺失,既有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也有社区居民"执行者"环保意识、分类意识不强;另外,非政府组织参与能力有限、分类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等市场主体消极履责等因素也不容忽视。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建设绿色美丽新城市,亟待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居民、非政府组织、市场主体、城市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即"多元共治"。其中,地方政府承担起"主导者"责任;居民应增强分类主体意识;非政府组织需提升参与城市垃圾分类的能力;市场主体则需强化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责任;城市社区应发挥垃圾分类的"主场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破解"垃圾围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建设两美宁波的重大保障。自2013年世行贷款宁波市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启动以来,我市立足居住小区、中小学校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三大阵地",通过强化组织机构、完善法规政策、提高分类质量、完善设施体系、引导社会参与这五大举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初步形成分类投放、分类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92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来,广州市积极响应,不断探索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创新模式。屈指算来,广州市垃圾分类从1992年至今已走过了23个春秋,试点推广亦有15个年头,历经宣传教育、全民动员(1992-1999),先行试点(2000-2009)和全面推广(2010-)三大阶段,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和广大市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0月,南宁市确定了明秀路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0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并于2014年6月启动了试点工作。2015年7月,确定了青秀区、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城区。2015年8月,两个试点城区的21个小区实施启动了垃圾分类,并逐步在全市推广。截至2016年5月,试点小区增加至45个共26138户……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推进循环经济、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美丽南宁建设,南宁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需要广大市民的参  相似文献   

17.
广州是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现已逐步形成生活垃圾“三化四分类”的广州模式,被国家和大部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其他省市所认同。但作为超过14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广州目前日产生活垃圾约2.5万吨,全市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1.95万吨,处理能力与垃圾产生量的矛盾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升。垃圾管理已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道难题。作为超大型城市,北京市近年来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为改进城市环境,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推进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处置,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针对垃圾填埋场建设面临的"邻避"矛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朝阳区在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践垃圾分类模式创新试点。目前,该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已达895个,覆盖58.9万户、167.8万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覆盖率达到83%。朝阳区垃圾分类模式创新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双井街道社区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14,(9):48-48
<正>随着全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居民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已达到1.6亿吨,哈尔滨市日产生活垃圾达3500吨。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好坏和市民生活质量的优劣,而且如果源头处理不力将严重威胁城市周边的农村环境,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垃圾要回收利用就先要进行分类存放。比如,在日本,垃圾要分成21类回收;资源比较富足的美国也曾2次为分类垃圾立法。2000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等8个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也不过只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