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文忠 《创造》2013,(8):62-63
宁蒗县根据自然禀赋、地缘优势和现实需要,科学论断农村经济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农业跨越发展路径,全力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2012年,种植马铃薯16.8万亩,亩均产量1125.9公斤,年繁育脱毒马铃薯原种300万粒,年产鲜薯18.9万吨。种植苹果9.2万亩,挂果4.4万亩,年产量3.9万吨,产值1.2亿元;年加工中下级果3000吨。种植烤烟3.2万亩,收购烟叶6.9万担,烟农户均收入1.85万元,  相似文献   

2.
周恩革 《当代广西》2012,(11):12-13
走进凤山县长洲乡那烘村,一望无际的八角林郁郁葱葱,在阳光下舒展着翠绿的树叶。这里种植八角近万亩,户均达20多亩,八角最高年产量达700多万公斤,产值达1500多万元。这是凤山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的一个缩影。围绕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目标,凤山县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品牌影响茉莉花种植是横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有6.8万户花农33万人每年种植茉莉花10万多亩,年产鲜花8万吨,产值达10亿元,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业总产值为45亿元,茉莉花及花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量的60%。"横县茉莉花""横县茉莉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横县茉莉花茶品牌价值达15.29亿元,居广西茶叶品牌价值第一名。  相似文献   

4.
张悦 《政策瞭望》2014,(10):36-38
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及出口屡创新高.2013年种植面积达到258万公顷,茶叶产量193万吨,干毛荼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06.2亿元;茶叶出口量32.6万吨,出口额12.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浙江作为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2013年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茶园面积277万亩(占全国的7.1%,位居第6)、茶叶产量15.6万吨(占全国的8.2%,位居第6)、茶叶产值131.4亿元(占全国的11.8%,位居第2)、茶叶出口量17.13万吨(占全国的52.6%,位居第1)、茶叶出口额5.75亿美元(占全国的46.1%,位居第1).可以说,我省不仅是茶叶种植大省,更是名优茶大省、出口大省.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以脐橙为主的水果生产作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思路,长抓不懈。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9.8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9.5万亩,水果总产量从1996年的年产1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0万吨,水果产值达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产果400公斤,人均水果收入8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云南87 %的人口在农村 ,80 %以上的轻工产值、75 %的国民收入、80 %的财政收入、60 %左右的创汇收入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 ,农业的发展对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98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620.0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4.6 % ,粮食产量达1319.5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1387.3元 ,烤烟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茶叶由零星种植发展为基地化种植 ,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甘蔗产量达1597.7万吨 ,居全国第三位 ;天然橡胶产量15.5万吨 ,居全国第二位 ;花卉成为新兴产业 ,种植面积2.4万亩 ,鲜切花产量6.9亿多枝 ,居全国首位 ;畜牧业产值达184.83亿元 ;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经济作物如咖啡、热带亚热带水果 ,冬早蔬菜、中药材等发展壮大 ,并向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向发展。云南农村经济取得了全面进步。但是 ,由于多方面原因 ,云南农业在许多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展省区 ,总体发展还不能适应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表现在 :①云南粮食还未能实现自给 ,每年调进量约10亿公斤 ;在农业生产中自给、半自给和粗放的生产、经...  相似文献   

7.
面对烤烟“控、降”形势 ,富源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培育魔芋产业初步取得成效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发展魔芋产业、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基础。一九九八年全县种植魔芋3000亩 ,亩产3000公斤 ,实现产值1080万元 ,纯收入450万元 ;今年扩大种植规模达6468亩 ,亩产量可达4000公斤 ,预计产值3200万元 ,纯收入980万元 ,根据目前魔芋的长势和市场行情 ,可望突破3200万元产值的目标。2000年 ,富源县魔芋种植将突破10000亩。不要几年 ,魔芋生产将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之一。一、发展魔芋产业是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任何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都必须具备其必要的条件。富源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为魔芋种植提供了客观环境 ,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身体多方面的需求为销售魔芋产品提供了很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前景。1 种植魔芋富源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魔芋喜欢阴凉潮湿的生长环境。富源多云多雾、空气湿度大、山地潮湿而且排水较好正适合魔芋生长。如果魔芋与银杏或包谷套种 ,高矮间作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获得双丰收。富源县仅种植的9万亩银杏已为魔芋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场地。2 发展魔芋...  相似文献   

8.
一、强力推进奉节脐橙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一)强力推进脐橙产业是奉节经济提档提速,实现发展新跨越的突破口奉节县是三峡库区优质脐橙的核心生产区。奉节脐橙经过30多年发展,2010年底实现了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18万吨、产值7.2亿元的产业规模,创造了一棵树养活20万人的  相似文献   

9.
奉节县具有得天独厚发展无公害脐橙的自然条件,近几年来,脐橙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县城经济的支柱产业。奉节脐橙以其优良的内在品质而驰名,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东南亚、部分欧洲国家和地区。截至2003年6月,全县有26个乡镇、192个村、1734个社、63260户、23.8万人种植脐橙,种植面积达13.8万亩,产量11.2万吨,产值达2.688亿元,  相似文献   

10.
富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8乡3镇,159个村委会,176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回、水、苗、壮、布依等18个民族,总人口68万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县委政府充分利用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气候土壤适宜、群众基础扎实、市场前景广阔等条件和机遇,将魔芋产业列为富源的骨干产业和品牌经济重点扶持,加快发展。2003年全县种植魔芋20376亩,总产量7万吨,产值7000万元,今年全县种植3.6万亩,产值1.25亿元。有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2个,千亩以上的村委会14个,十亩以上的大户136户。计划到2007年种植面积8万亩,总产2…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我区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快速发展。2000年全区桑园面积仅30万亩,蚕茧产量2.95 万吨,全国排名第六位。2005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41.01万亩,年产蚕茧14.03万吨,均比2000年增加了3.7倍;蚕桑业总产值60.61亿元,其中农民卖茧收入27.72亿元、蚕茧收烘及加工产值31.36亿元,全区蚕种、桑种桑苗产值1.6亿元,蚕茧年产量跃升全国第一位,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25%左右。蚕桑产业已成为我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兴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入冬以来,象州县克服干旱少雨等不利因素,大力发展马铃薯、雪豆、食用菌等耐旱作物为主的冬菜开发,冬种形势良好。据统计,全县共种植马铃薯3万亩(其中免耕马铃薯2.01万亩)、雪豆1.95万亩、食用菌25万平方米,预计可实现产值1.25亿元。  相似文献   

13.
刘义明 《政策》2003,(6):30-30
地处江汉平原北部的云梦县,是全省版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近几年来,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把蔬菜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规模、抓品种、抓质量,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产鲜菜58万吨,产业产值4亿元。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量达45万吨,产值达3亿元。2002年,一举夺得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先进县的桂冠。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左权县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种植规模快速扩张,总面积达到31.8万亩,总株数达到460余万株,农民人均2亩;经济效益凸显,正常年景核桃产量可达730万公斤、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 300多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生态效益明显,核桃经济林占国土总面积的10%,一个结构合理的产业业态已经形成。一、坚持认准优势与科学规划相结合,在目标定位上实现了战略化左权核桃产业快速发展,最核心的是确立了"核桃产业大县"战略目标,实现了核桃经济林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立足实际,找准了发展优势。经过调研思考,在选择农  相似文献   

15.
<正>品牌影响永福罗汉果因营养价值高,一直享有"东方神果"之美誉。201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2.8万亩,产量近3亿个,产值达2.4亿元以上,罗汉果收入占种植区农户家庭收入的70%以上,成为种植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永福罗汉果主要以销售烘干原果为主,多用于食用、制药领域,广泛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  相似文献   

16.
近日,天等县龙茗镇龙英社区椒农黄海权将300多公斤的辣椒卖给了前来收购的海南老板。丰产增收,让他喜不自胜。天等县2004年曾荣获“中国指天椒之乡”称号。今年,天等继续做大做强指天椒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全县种植指天椒5.2万亩,种植户4.2万户5万多人,建有辣椒协会26个。品质优良的天等指天椒一上市就被各路客商争相抢购。今年全县辣椒产量预计将达2.6万吨,市场收购价格为3.5元/公斤,比历年2元/公斤上涨1.5元,增幅达75%。仅此一项,就给农民增收3900万元。□天等县5万椒农喜增收@黄存璧  相似文献   

17.
林斌 《当代广西》2005,(17):55-55
钟山县钟山镇罗旧村党员、村委主任莫若华通过种植巨峰葡萄等优质水果,去年仅水果生产一项就增加收入1.5万元。在他的辐射带动下,该村目前共种下各种优质水果4000多亩。今年上半年,该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72元,同比增长6.1%。这是钟山县在农村开展“四培双带”带来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16年年底,天峨县"三特"水果面积15.35万亩,年产量3.52万吨,年产值3.2亿元,其中珍珠李面积10.6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1.51亿元。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调整,全县水果区域布局已初具雏形,形成"两廊一带"栽培格局,即天峨县10万亩"三特"水果示范长廊(龙滩下老)、天峨县休闲观光农业示范长廊(岜暮六排、坡结三堡)、天峨县扶贫特色产业示范带  相似文献   

19.
潼南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重庆市西北部,幅员面积1594平方公里,琼、涪两江横贯全境,水资源充足。地貌以浅丘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春早、雨热同季的特点。农业发展条件优越,适合各类蔬菜生长。 2000年,潼南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8万亩,生产蔬菜32.7万吨,产值达到1.77亿元,其中基地镇乡种植面积已达6.3万亩,生产蔬菜13.5万吨,实现产值7155万元,仅蔬菜一项,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5元。一、潼南县蔬菜生产发展的特点 1.蔬菜基地规模大。桂林蔬菜基地已建成电力  相似文献   

20.
济宁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渔业市,现有宜渔水面270多万亩,渔业资源十分丰富,2007年实现养殖面积58.2万亩,水产品产量29万吨,渔业产值45亿元。渔业是济宁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在质量安全工作、品牌建设和出口创汇等方面,一直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前列,特别是在渔业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