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韩贸易及其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贸易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双边贸易之一。现在,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韩国对进口中国产品需求增加对推进两国贸易平衡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存在着促进双方贸易的有利条件与优势,中韩贸易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张宏  丛静 《东北亚论坛》2006,15(2):43-48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与地理区位等。中国与韩国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打下了现实基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顺利开展与韩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提高引进韩国FD I的档次、促进中韩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中韩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中韩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此后 ,两国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 ,远远超过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十多年来 ,中韩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 ,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 ,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韩贸易关系中 ,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韩国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韩两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投资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二者却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居民受教育水平、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和人均教育经费远低于韩国;与韩国"金字塔"式的教育投资相反,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韩国,高等教育投资比重却高于韩国;中韩两国女性教育水平均呈提高趋势,两国的性别教育均不平衡,韩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中国;韩国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居民卫生费用支出也都高于中国平均水平,但两国差距在缩小。消除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后,两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上的差距有所缩小,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水平与韩国更接近。  相似文献   

5.
自中韩建交并确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但是,近期以两国间贸易和相互直接投资情况为主的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对韩国的直接投资却出现了减少的趋势。为了实现中韩两国的共同发展和整个东北亚的繁荣,需要探索加深中韩两国间的经贸关系,推动中韩在经济领域更高更深层次合作的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华贸易冲突折射出特朗普任期内的美国对华经贸战略出现了四个实质性变化。无论就全球层面还是就双边关系以及对美中两国各自的利益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冲突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课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性质来看,美中关系正从"战略伙伴"质变为"竞争对手",其特征是美国将对华"接触"调整为对华"规锁"。从逻辑上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冲突必须被置于心理预期和大国间权力消长的维度中去加以解读。为有效应对美国的贸易施压,中国既要在坚持底线思维和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与美国开展贸易对话,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深化双边、诸边和多边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7.
2014年7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中韩两国政治经济关系进一步拉近。3-4日,习近平主席出访韩国并会见朴瑾惠总统。双方同意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争取在年底前完成;积极建构人民币与韩元直接交易体系,促进双边贸易,使两国贸易额在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加强民间交流,深化“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中韩将合作研究二战期间日本强征“慰安妇”问题,并于2015年共同庆祝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朝鲜半岛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光复”70周年。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五大外资来源国。  相似文献   

8.
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是近邻,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特别是1992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后,经过双方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中韩关系得以全面发展,尤其经贸往来的发展更为迅猛。目前,韩国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经贸伙伴之一。按中国的国别统计,韩国是中国的第4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第4大投资国。  相似文献   

9.
中韩贸易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贸易经历了1992~2001年的快速启动阶段和2002~2012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前一个阶段体现了两个长期隔绝的经济高速增长的邻国在建交之后基于双方直接市场需求而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后一阶段体现了中国入世后逐步发展为"世界加工厂"基于外部市场需求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人们对中韩长期贸易逆差的传统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东亚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型增长模式才是逆差产生的根源,看待逆差应摒弃重商主义贸易观,更为关注国民福利和公平贸易。中韩FTA将是推动中韩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它的建设虽面临策略选择、农产品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中韩农业结构特征与一体化合作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依据农业生产和贸易层面对两国农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及其变化情况的考察发现,两国农业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成为农业一体化的促进因素;但两国农业生产的同质性以及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单边出口贸易结构又制约着一体化进程。中韩农业一体化的条件尚不成熟,两国应作为中长期目标来推进;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各自农业结构,在调整中开展多方位的深层合作是两国农业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将SITC (Rev. 3. 0)三位码归类到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两位码,整理出制造业28个行业的基础上测算中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比较优势。从价值链角度看,中国和印度以及双边制造业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但出口产品的复杂度较低,两国有一半以上行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下游。从比较优势看,虽然中国制造业整体比较优势较强,但印度有部分行业相对中国有明显性优势。中印部分制造行业的出口复杂度和比较优势存在一定错位,这种错位为培养以"互补合作"为主导的产能合作的"新雁行"模式提供了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媒体对对方的报道渐趋增多。在韩国,《东亚日报》等各大报纸几乎每天都至少有一条关于中国的新闻,在中国,《人民日报》等报纸对韩国的新闻报道也呈大幅上升趋势。然而两国新闻报道的重点却有所差距,即韩国是政经新闻,中国是文化体育新闻。目前,两国媒体报道虽在整体上趋于客观公正,但因各自观念立场及国家利益的不同会出现态度上的差异并存在一些争议。因此,加强合作与交流是消除两国媒体片面报道的最好方法,而近几年两国媒体界的不断往来为进一步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林杰 《东北亚论坛》2007,16(5):110-115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是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建交15年来,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交流协议,中国出现了"韩流"现象,韩国也掀起了强劲的"汉风",中国的韩国问题研究和韩国语教育发展迅速,韩国的汉学研究和中文教育持续升温,来华韩国留学生和赴韩中国留学生的人数稳居所在国外国留学生之首。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经贸合作的稳步增长以及两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韩经济关系发展评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双方经济关系取得了令世人惊异的发展:中韩贸易由于双方具有牢固的共识、双方经济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互利性及两国经济潜能的加快释放产生巨大带动力等原因11年来保持了很高的年均增长率;两国的相互投资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也有了快速发展,未来5年内,中韩贸易额完全可以突破1000亿美元,相互投资总量也将持续扩大。但中韩经济关系目前仍存在着双方贸易不均衡、韩对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韩对华投资大量出超且地区分布偏重东部沿海等问题。因此,双方应加强相互理解,促进贸易及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5.
近期中韩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进入更加稳定高速的发展阶段,2006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 000亿美元,韩对华投资金额累计超过200亿美元,在几年前中国就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对外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双方应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今后,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潜力仍很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6.
中韩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中韩两国经贸关系取得了迅速发展 ,在贸易、双边投资、产业合作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人员往来、旅游和环境等领域的合作也发展迅速。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广阔。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 ,中韩两国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贸易网络演变背景下,中国从亚太区域集团的外围成长为亚洲产业链的枢纽,俄罗斯则从相对独立的贸易模块到逐步形成“链接”欧亚的产业链格局。从价值链地位看,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出口中包含一定的国外增加值,而俄罗斯主要出口石油、木材等原材料,位于价值链的相对上游,其部分增加值包含于下游国家的出口中。中俄产业链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增加值贸易分析表明:近十多年来,中国出口和最终需求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均有所提升,且对俄罗斯的增加值依赖较传统贸易指标提高;俄罗斯对外增加值依赖始终较高,且主要表现为对欧洲和中国的增加值依赖。当前,中俄贸易合作面临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及全球环境政策的三重影响,这些因素为中俄贸易合作带来机遇和挑战。预计中俄贸易将在逆境中曲折前行。  相似文献   

18.
“萨德”问题搅动东北亚和全球战略安全形势,损害中韩和中美互信,考验中国维护战略安全利益、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大国关系的能力.中国的反应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不乏误解和批评,有观点认为,由于“美主韩从”的同盟结构,“萨德”落地是美国主导、韩国追随的结果,中国反制措施应以美国为主,对反制韩国为主的做法提出质疑.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反应过度,主张对“萨德”的反应限定于军事领域,不应扩散到经贸和人文交流等领域.还有观点认为,“萨德”落地与朝核问题有关,中国应反朝核而不是反“萨德”.  相似文献   

19.
韩国如何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韩两国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在韩国国内,虽然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多元化的认知态度,但以积极、肯定者为主。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半岛局势与拓展国际空间等战略目标,韩国将主要通过加入国际机制、对接发展战略与深化经济合作等路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中韩两国将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促进和深化与有关国家的全方位合作,构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框架,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12月16日,徐步院长应邀出席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和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首届中韩智库媒体视频对话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中韩两国20多家智库、媒体的代表,围绕智库和媒体在两国民心相通中的作用与责任、国际秩序变化和东亚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探讨。新华社社长何平、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理事长崔载千、韩国中央日报代表理事兼发行人洪正道、韩国国会文化体育观光委员会委员长都钟焕、韩国广播公司(KBS)社长梁承东等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