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柰 《当代广西》2015,(4):50-51
<正>节庆旅游是文化旅游深度发展的结果。广西节庆旅游是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丰富了广西文化旅游的内容;随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阻碍发展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瓶颈目前,广西大量丰富多彩的节庆样式相继被挖掘,开发内容不断加深,大力创建和发展强有力并独具代表性的节庆旅游品牌,在广西旅游业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有发展前景的专  相似文献   

2.
"壮族三月三"时空格局的拓展,实现了传统民俗节庆向现代旅游节庆的转型。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广西应深挖"壮族三月三"节庆与部分东盟国家节庆的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联动、共建共享节庆文化品牌是"壮族三月三"的创新路径之一。把"壮族三月三"打造为国际化、多样化、系列化、集群化的旅游节庆文化品牌,不仅可以推进广西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也必将推动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巴蜀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这些地方节庆文化承载着深刻哲理,凸显着地域特色并启迪着生活之美。随着文化的跨国传播,丰富多彩的巴蜀节庆活动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目前,巴蜀节庆文化面临着传播意识、深度资源挖掘、旅游融合、创新传播等一系列挑战,需提高对外交流传播意识,构建节庆文化对外传播信息平台;深度挖掘节庆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增强节庆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打造节庆文化特色项目;创新对外传播载体形式,提升节庆文化对外传播的吸引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客家人十分重视节庆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客家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南迂数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覃庆华 《传承》2012,(16):24-25
通过研究每年定期在百色举办的一系列会展、节庆活动,论述如何以会展经济推动百色旅游、农业、物流和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并着重分析节庆活动给当地民族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小华  刘克思 《前沿》2010,(1):170-174
为使节庆、纪念日这个承载着独特民族传统的文化介质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现代社会,文章从情感教育的视角对美国节庆、纪念日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梳理,比较分析了我国传统节庆、纪念日文化蕴涵衰落的主要缘由,进而提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赋予我国传统节庆、纪念日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提升活力;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相统一,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新的节日特质,提升吸引力;将民族性与世俗性相结合,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大众化特点,提升感召力;将节庆文化和城市文化相互促进,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地方特色,提升生命力;将节庆文化和情感关怀相统一,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人文精神,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节庆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设置之一,从社会结构与"去结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节庆,拓展了结构研究的范畴,加强了"去结构"语词的理解,展示出少数民族节庆特有的结构关系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节庆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节庆命名的理据和规律,我们可以观照节庆名背后蕴藏的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以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尝试分析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节庆命名的理据,揭示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倾向性共性。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陈列(以下简称《节庆乐舞》陈列)主题为“节庆乐舞”,内容涉及云南各少数民族民间的节日文化、音乐(主要指器乐)、舞蹈等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各民族个性心理反映以突出的侧面之一,因此,这一陈列中也包含了对各民族居住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直至工艺技术水平等的相关描述。《节庆乐舞》陈列将是迄今为止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主题中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系统性和科学性最为先进的一个陈列。《节庆乐舞》陈列占地92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楼,展示实物700余件,图片近400幅。《节庆乐舞》陈列…  相似文献   

10.
鄂南民间传统节庆文娱体育活动项目繁多,但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有些项目日渐式微,究其原因是由于时代变迁和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理念的多元改变,以及人口迁徙、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因素导致的。对此,为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节庆文娱体育活动,我们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  相似文献   

11.
<正> 外宣节庆活动,是以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优良的民俗风情以及土特产品等为媒介,集对外宣传、经贸、文化、旅游、科技、体育为一体的大型涉外活动。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外宣节庆活动,有效地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精神风貌,在对外宣传介绍地方产品、资源、优势、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以及经济发展前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地方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促进了地方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当前,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四大精神,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代大大加快的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外宣节庆活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更好地为我省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12,(6):26-27
节庆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随着旅游活动的广泛兴起,各地将传统的节庆活动作为一种资源为发展旅游所利用,发展成为了旅游节庆活动;同时,为促进旅游发展,各地依托特色资源创造出新的旅游节庆活动,又增强了当地的文化吸引力。旅游节庆活动展示出的巨大的资源整合、经济拉动等作用,成为了世人关注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纠风办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中要求,各地要对政府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在其举办的节庆活动中重金邀请演艺明星捧场的现象进行全面清理。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节庆活动的监管,减少和控制节庆活动的数量和规模。  相似文献   

14.
彝族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节庆礼仪。彝族除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生育习俗、节庆习俗等有别于其他民族之外,老人过生日时的寿诞礼仪也极具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5.
节庆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韩国从1995年开始试验、1996年试行“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经过近17年的发展,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地区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我国开展文化旅游节庆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最隆重的“三月三”传统佳节“。五指山下是黎家”,每逢“三月三”,黎家人就在五指山脚下欢聚一堂,缅怀先祖,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他们载歌载舞,以歌会友,以舞传情,使得有“翡翠山城”之称的五指山市变成了歌舞的海洋,欢乐的世界。今年,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台湾两岸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中华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海南省“三月三”节庆活动组委会在五指山隆重举办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活动。来自祖国宝岛的台北、屏东、宜兰、花莲、台东等14个县市,包括阿美、泰雅…  相似文献   

17.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4,(23):25-26
近年来,随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广西的文化节庆活动逐渐活跃并形成特色,由此也引起人们对节庆文化、民族文化的思考。如何继承和弘扬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利用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既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也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命题。为此,本期特推出“壮乡文化”专题,抛砖引玉,以期待更多发展广西文化的良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民俗民情,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以节造势,以势聚客,以客促发展”的各种节庆活动,则给新疆旅游注入了更多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2至27日,来自台北、花莲、苗栗、南投、台东、宜兰等台湾多市县基层民众、少数民族和青年学生代表共33个团组近700人,应邀分赴广西各地,与广西各族同胞共同举办260多个场次的"2018年中华一家亲·相约美丽广西——桂台各民族欢度‘壮族三月三’活动"。这是桂台两地同胞第三次跨海执手,共同庆祝广西最大的民族节庆,开展大规模民族文  相似文献   

20.
卢灵 《前沿》2011,(15)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节庆活动发展虽不及东部发达地区的数量及规模,但经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些为提高城市的内在动力以及城市的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外来观光及投资者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分析2010天等举办的中国东盟指天椒节入手,探讨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节庆活动举办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运作模式及发展方向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