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毅  郭创 《求索》2015,(2):178-183
认知语言学之父莱考夫与约翰逊在其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联袂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从此隐喻便脱离了传统修辞学的藩篱,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须臾难离的认知思维方式。基于概念隐喻机制尝试性地探索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名称的隐喻模式及其体验哲学共性与文化模型民族差异性,从全新角度诠释东西方传统节日名称概念的认知理据,旨在为该领域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为例,试述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针对性保护对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重要意义,针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针对性保护的对策与途径,进而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保护提供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3.
当今文化已呈多元并存、碰撞和互渗互补的格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文化冲突由文化整合,逐渐走向文化共生和文化再造。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以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维持着人与社会结构的生态平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营造各种有利因素、以保持文化的多内容、多层面、多维度的能量流动,在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的同时,促进文化有机系统的良性循环。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生态发展,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通过与时俱进的文化适应与重构,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拓展出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延续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的存在理据.其理据来自三方面:中国英语是英语的国别;变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英语;中国英语是语言顺应的产物,是被中国的思想方式和文化所丰富了的英语;中国英语是英语的"本土化"后的科学再生.呈现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陈列(以下简称《节庆乐舞》陈列)主题为“节庆乐舞”,内容涉及云南各少数民族民间的节日文化、音乐(主要指器乐)、舞蹈等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各民族个性心理反映以突出的侧面之一,因此,这一陈列中也包含了对各民族居住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直至工艺技术水平等的相关描述。《节庆乐舞》陈列将是迄今为止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主题中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系统性和科学性最为先进的一个陈列。《节庆乐舞》陈列占地92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楼,展示实物700余件,图片近400幅。《节庆乐舞》陈列…  相似文献   

6.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志鹏 《前沿》2008,(11):89-93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对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的浓缩与传承,它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是维护文化主体和文化主权的重要依据,因此,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赵芳 《今日民族》2006,(4):62-62
3月30日至4月4日,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云南省民委、省台办和中华海峡两岸原住民暨少数民族交流协会、台湾两岸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联合举办,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承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活动暨第三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发展研讨会在昆  相似文献   

8.
贵州的苗、布依、彝、水、侗等少数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传统思维方式就是她们文化体系深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各具有自身的特点及其产生、演变、发展的规律。本文试对这些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认知隐喻的文化视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一反传统观点,认为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概念体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由人类自身经验产生同时又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本文在认知框架下从文化视角对英汉隐喻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作为一种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全球性社会流迁,是一种流动的现代化,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接,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担当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赵玲 《创造》2013,(5):60-61
一方风土一方民情,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每个地方的文化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性。生活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以他们的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习俗、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与我国中原地区的汉文化迥然相异,具有很强的文化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构筑了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把云南称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但是从民  相似文献   

12.
历史节庆内涵丰富,具有重大教育意义,在重要历史节庆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民众参与到认知历史、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来,使之成为历史自信的助推剂。提升公众对重大历史节日的关注度,不仅要做好舆论宣传,努力打造形式多样的历史节庆活动,还要打通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沟通桥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节庆定义为“文化空间”。是的,节庆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不仅是节庆的灵魂而且是民族的身份证。每个民族的节庆都是本民族的历史记忆符号,都是本民族文化的载体。母亲节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路雪琪 《传承》2014,(8):126-127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误解从表象上看是由形貌、生活习俗及交往方式等层面的差异引起的,实则来自于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精神领域的不同。新疆外来人员与少数民族群众相处的前提,必须是在相互正确理解对方文化特别是汉族人消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解后,才更有利于双方做到文化互敬。  相似文献   

15.
节庆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设置之一,从社会结构与"去结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节庆,拓展了结构研究的范畴,加强了"去结构"语词的理解,展示出少数民族节庆特有的结构关系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权利在国际人权体系中构成特定的类别,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少数人群体(包括少数民族)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本文将其称为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文化自由包含于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之中,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又包含于集体文化权利之中。由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因而少数民族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应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核心,即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17.
关于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从民族学、文化学、体育学等多学科角度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方法展开了研究。得出 :“所谓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就是中国 5 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程中 ,本民族原创或虽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引入 ,但已经历了明显的文化改造、已与本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并流传已久的 ,以身体活动为形式 ,以追求身心与精神健康为目的的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主观意识、客观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罗连祥 《人民论坛》2013,(2):184-185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近年来在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主体丧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要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加大对民族文化主体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9.
肖唐金 《求索》2014,(9):174-177
名词化是表达经验与概念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信息包装、认知图式等特点,其使用具有理据.民族文化汉译英拼音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名词化特征.拼音表达可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拼音表达可体现汉译英语篇的意识形态,有助于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从三部著述看"民族文化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颖 《思想战线》2000,26(1):52-54
90年代以来 ,南北学人振臂同倡建立一专以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为己任的新学科———民族文化学。围绕学科建设 ,诸子百家在学科草创时大胆各陈己见 ,之后又潜心著书立说 ,使学科体系的构建渐趋成熟 ,并逐步形成统一的学术旨趣及学科特点。这其中 ,贵州民族学院潘定智教授勇为先锋 ,于1 992年即出版了《民族文化学》一书 ;中央民族大学徐万邦、祁庆富 1 996年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 ,体现了民族学者进入文化研究的思维特点 ;1 998年云南大学张文勋教授与弟子施惟达、黄泽、张胜冰合撰之《民族文化学》更整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诸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