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7月16日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出,要坚持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坚持和改善党对哲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繁荣和展我国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一、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从去年8月到今年7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泽民同志就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连续发表三篇重要讲话,反复强调哲学社科学的战略地位,反复强调全党同志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认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首先要深刻…  相似文献   

2.
龚其云  王芳 《共产党人》2004,(11):14-15
戴秀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农工民主党宁夏副主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第八、第九届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宁夏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她在宁夏创造了“五个第一”:作为一名从事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的医生,她在宁夏第一个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引进综合医院,为全区的神经症、身心疾病、精神病及各种心理障碍病人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帮助众多病人解除了病痛的困扰;作为一名从事医学心理学临床研究的学者,她潜心研究国内外医学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积极探索适应西部病人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基础理论和治疗技术,在宁夏第一个撰写并出版了4部医学心理学著作,并发表了数10篇学术论文:作为一名资深的医学心理学导师,她牵头筹备了宁夏医学心理学教研室,积极培养医学心理学临床研究生,第一个为宁夏医学院开设了心理学选修课,并先后举办了多期全区性的“心理治  相似文献   

3.
秦章秋 《学习月刊》2010,(14):64-64
利川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推动民生事业为抓手.深入视察调研,议群众之所想,商群众之所愿,帮群众之所需。三年共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单位提交有价值的调查报告16篇,视察报告15篇.建议案5件.为民生问题科学决策建诤言、献良策。  相似文献   

4.
《党建与人才》2001,(7):17-22
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前夕,我们先后采访了20余位生活、战斗、工作在内蒙古大地的共产党员。他们中,有离退休领导干部,有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军队干部,有工人、农民。职业生涯不同,参加革命的经历不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不同。但他们从入党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共产主义事业之中,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在党的领导和哺育下,升华为先进分子,尽管他们的分工不同,但却都在为党的事业勤奋工作,无怨无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厶声:那就是祝愿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青春永驻,勇往直前!祝愿党和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祝愿共产主义早日实现!翻开这一页页历史,阅读这一篇篇故事,亲爱的读者,您会有所启迪吗?!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发表当时对党的事业的重大指导意义,更在于它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同时,穿越历史时空而彰显的顽强生命力。毫无疑问,毛泽东1939年10月4日为中共中央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创刊号所撰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以下简称《发刊词》),就是这样一篇闪烁着真理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6.
石仲泉 《前线》2013,(6):18-20
重读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我们再次深刻领会到,这是一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著作,其远见宏略,对指导我们事业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2,(12):34-34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开展以来,一直深受百姓欢迎和喜爱,其关键的一点就是记者沉下去,活鱼抓上来。也正是因为记者两脚沾泥,与农民打成一片,才有一篇篇带着泥土芳香的鲜活稿件跃然纸上,变成了广大农民朋友争相抢阅的精神大餐。党的服务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理所当然要根植于民、服务于民。  相似文献   

8.
王迪芬 《当代贵州》2012,(35):20-20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这是对我们医疗机构,尤其是重特大疾病诊治的严格要求。医改10年,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努力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就贵州来看,医学事业发展迅速,医疗机构规模扩大、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从1957年10月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球物理国家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苏联卫星观测,并成立了人造卫星光学观测组和射电观测组。”在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务委员张劲夫的一篇回忆录中,老人提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观测组是应前苏联科学院的要求设立的。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4):15-15
来自印度科学大会的最新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科技水平远超印度10年,而且在过去几年两国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10年,印度只发表了233027篇科学论文,而中国发表了969315篇。这一数据来自爱思唯尔公司,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和医学信息出版公司之一。爱思唯尔公司的数据还表明,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贯彻落实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结果。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事业一贯高度重视,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汇集的60篇著作中直接或间接论及教育的有12篇,第三卷119篇著作中直接或间接论及教育的共有27篇,这些著作“清晰地阐示了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的整个脉络。”(朱开轩《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2.
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学习三篇重要文献的几点体会□吉炳轩《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和《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三篇重要文献,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3.
在辽阔的内蒙古,招展着“科教兴区”战略的猎猎胜旗。旗下,有这样一群文科技工作者,她们用理想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时代篇章,用勤劳和智慧展示着巾帼风采。默默耕耘,书写出人生的辉煌1989年,西德汉堡市。欧洲各地遗传医学精英聚集在一起。一位梳着短发,面孔端正的中国妇女登上讲演台,宣读了论文“培养染色体相嵌型病人的细胞生长动力学”。长期的耕耘,默默地奉献,成就出乔惠珍事业的辉煌。她主持参与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她还独立完成和指导研究生多人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1篇,部分项目属国…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前夕,我们先后采访了20余位生活、战斗、工作在内蒙古大地的共产党员。他们中,有离退休领导干部,有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军队干部,有工人、农民。职业生涯不同,参加革命的经历不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不同。但他们从入党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共产主义事业之中,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在党的领导和哺育下,升华为先进分子,尽管他们的分工不同,但却都在为党的事业勤奋工作,无怨无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祝愿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青春永驻,勇往直前!祝愿党和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祝愿共产主义早日实现! 翻开这一页页历史,阅读这一篇篇故事,亲爱的读者,您会有所启迪吗?!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对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组织部队迅速兴起学习热潮。  相似文献   

16.
踏实是福     
著名相声艺术家李文华病逝后,我在多篇回忆和赞颂的文章中看到一篇短文,文中写道:“李文华去了……那个身材瘦小、满脸褶子、不苟言笑却常使人开怀大笑的小老头儿,用与名利无关的一生留给我们不尽的财富。我只想说李文华的‘踏实’……”“踏实,成了他的符号,也成就了他的事业、美名。”“踏实,也是大福。”  相似文献   

17.
干事创业,是领导干部履职的要义与本质。树立和坚持什么样的事业观,是每个领导干部需要经常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修养方面一篇很大的文章。事业观是指人们对事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即对事业的意义、目的以及人与事业、  相似文献   

18.
漯河市郾城区地处中原之中,为上古偃姓诸侯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发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做活文化事业这篇大文章,是郾城区委、区政府,尤其是文化工作者着力抓好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事业发展的源初动力,也是其不断追求医学真理的终极目的。人类的终极关怀中包含了医学人文精神实质。现代社会,医学人文精神的欠缺,引发了医学与人本身的意识冲突,其中因违背医学产生的缘起因素,使得人们对医学本身产生怀疑。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医学人文精神在社会整体贯深的主要手段,研究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广泛开展此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7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发表了关于大力加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重要讲话。这篇重要讲话,是江泽民同志继去年“8·7”重要讲话和今年“4·28”重要讲话之后,又一篇关于繁荣和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文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泽民总书记就社会科学发展问题,连续发表了三次重要讲话,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篇重要讲话从治党兴国、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