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孙佳颖  程宝库 《求知》2006,(7):17-18
商业贿赂是腐败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商业贿赂曾导致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受阻、腐败横生、社会动荡。有些国家的政权甚至因贿赂丑闻而垮台。从上世纪70年代起,商业贿赂现象逐渐引起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人们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日趋深刻,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不同的治理对策。许多国家加强了惩治商业贿赂的立法。目前,国际社会在治理商业贿赂的立法、司法、行政、企业自律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反商业贿赂也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勉 《瞭望》2006,(17)
作为今年我国反腐倡廉的重点工作, 打击商业贿赂成为社会关注、热议的话题之一。此前,一些专家、学者已经从社会、法律等层面对商业贿赂问题进行了解析, 包括打击商业贿赂的法律难题及制度保障等。这些见解无疑很有指导意义。但更有  相似文献   

3.
张卉 《学理论》2009,(17):112-113
医疗行业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民生行业之一,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医疗商业贿赂的丑闻给医疗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不久前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遏制医疗商业贿赂这一现象,笔者从医疗商业贿赂的特点、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对遏制医疗商业贿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是一种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腐败现象,通过美国控制组件公司商业贿赂案例的研究,分析美国在反商业贿赂领域的惩防制度体系。针对美国反商业贿赂法律的制定、执法机构的分工以及惩处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在借鉴美国反商业贿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反商业贿赂的现实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反商业贿赂惩防机制的政策建议,为加强反商业贿赂惩防机制的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存在的商业贿赂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行,运用法制手段大力治理商业贿赂刻不容缓。本文从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现状研究出发,仔细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从法律角度提出相关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9)
针对商业贿赂的特点,摸清商业贿赂的规律,结合各地行业特色,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应积极拓宽案件线索来源,主动出击,深挖扩案,积极去发现商业贿赂案件线索,主要途径包括强化宣传力度、从高发行业的业务流程中发现线索、从行受贿涉及的关键岗位人物等高危人群入手发现线索、从可疑资金流向发现商业贿赂线索、从情报信息入手主动寻找线索、深挖窝案串案以及加强与纪委监察等行政监管部门联系等。  相似文献   

7.
反商业贿赂中的问题及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商业贿赂行为逐渐渗透于市场竞争之中,其社会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并逐渐从一种普遍存在的商业惯例演变成为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因而研究探索反商业贿赂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反商业贿赂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要在宪政理念之下构建反商业贿赂的防线,更要加强对对现行刑法的完善与修改。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本质上是一种腐败。商业贿赂行为的产生,不仅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有关,而且与商业贿赂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及政治意识等内在因素有关。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又涉及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转换等环节。利益协调是治理商业贿赂治理的政策核心,要通过建立相关机制,调节利益实现过程和利益关系,对合法利益手段给予支持,对非法利益手段予以打击,对受损利益给予必要补偿。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犯罪控制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贿赂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腐败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专项斗争虽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构建于传统的、以"二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作为受贿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的商业贿赂犯罪控制模式,并未切中商业贿赂犯罪"上游犯罪"之根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一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以作为行贿主体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提出商业贿赂治理新思路,并以此构建中国反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可以弥补传统治理商业贿赂思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领域的商、贿赂较之纯粹商业领域的贿赂对社会公平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因为它不仅损害了市场规则的公平性,增加交易成本,败坏了商业道德和市场秩序,更直接腐蚀公职人员和公共服务体制,侵害了公众的普遍利益,使得治理难度更大,损失难以挽回。因此,公共服务领域的商业贿赂应该成为打击商业贿赂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治理商业贿赂,不但要通过严刑峻法来惩戒行贿受贿的行为人,而且要加强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建设来监督制约行为人。因为道德是从原始动因上遏制和消除人们的行贿受贿动机和心理,是从思想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的一项根本措施。加强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包括针对商业活动主体  相似文献   

12.
要消除商业贿赂这种消极腐败现象,必须两手抓。不但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而且应在舆论上予以谴责和批评,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内涵十分丰富,人们的信念、道德、舆论、习俗无不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涉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努力营造出抵制商业贿赂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治理商业贿赂需要统一认识,着眼长远,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理清基本思路根据中央的部署,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才可能有正确的思路和对策措施。而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需要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放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来考虑,具体地说,应当着眼于以下六个方面来研究部署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相似文献   

14.
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对政府形象、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影响很大。要认真分析其原因,从健全法律制度、严格采购预算等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5.
周慧琼 《学理论》2012,(11):105-106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的危害性极大,治理的对策是:规范反商业贿赂的法律;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商业贿赂问题;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反腐倡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反商业贿赂剑指跨国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农 《侨园》2006,(1):12-13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央政府频频“亮剑”,直指商业贿赂。今年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在经济活动中暗流涌动许久的商业贿赂这个毒瘤,终于将被全国围剿,这对整肃经济行为、规范经济环境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进行商业贿赂专项治理,需要把握好其总体目标、原则与方法中央决定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治理,表明商业贿赂是当前最突出的腐败问题,同时也说明对商业贿赂问题的治理工作相对落后于反腐倡廉其他有关工作。因此,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既是反腐败斗争的深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上商业贿赂案件层出不穷,为害甚烈。据披露,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7084件。商业贿赂破坏市场交易规则、诚信原则和市场经济秩序,侵害群众利益,诱发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毒害社会风气,损害我国国际形象,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既要构建抑制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体系,又要构建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规范体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刊推出“特别策划”栏目,推出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分析及对策建议》(项目编号:2006GXS2B050)的部分研究成果,深入探讨“构建抵御商业贿赂的道德机制”。  相似文献   

19.
商业贿赂行为可能触犯了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但其首先触犯的是商事法律,破坏的是正常的商事秩序,因此,其首先要承担的应是商事责任,应受到商事法律制裁.商业贿赂行为侵害的是商人群体私权利,对商业贿赂的惩治不能完全以民事责任取代商事责任,以民事制裁替代商事制裁.法律在对商业贿赂行为予以刑事、行政和民事制裁的同时,还应当建立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商事制裁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治理商业贿赂盯住公务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国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在其中利用行政权力收受贿赂的行为。据《瞭望新闻周刊》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2月初,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 2006年廉政建设的重点。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