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山寨手机的迅速发展,山寨手机对市场主体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丈旨在通过对山寨手机的思考,分析山寨手机市场繁荣发展的原因,发掘山寨手机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展望山寨手机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山寨手机泛指没有经过入网许可检测取得IMEI码的手机。判断山寨手机中模仿行为的正当性主要依据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应当结合模仿的对象是否属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模仿行为是否落入知识产权专有权保护范围,以及模仿是否符合知识产权各项权利限制情形等进行具体分析。山寨手机产业面临知识产权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后、政府激励政策缺位和法律保障不力等创新难题。引导山寨手机企业转向合法正规生产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应增强打击非法生产和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而且应从各项公共政策和法律保障措施上激励山寨手机产业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寨手机作为中国特有的新兴产物在最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山寨手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违法现象,例如侵犯了他人合法拥有的商标权、专利权等。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强调要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山寨手机制造企业应当把握时机,改变过去依靠侵权的经营思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2008年山寨文化在我国攻城略地,其产物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山寨白宫,小至山寨手机,从各类产品到各地明星,无不充斥着山寨文化的侵蚀。诸多山寨文化现象是代表了草根文化的繁盛和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还是代表了社会大众的创造力的匮乏和衰退。由于山寨产品的种类纷繁复杂,本文仅从保护知识产权以及人身权的角度出发,对山寨产品的性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肖玉玲 《刑警与科技》2008,(19):150-153
最近,山寨手机被媒体频频曝光,“山寨”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山寨”已经成为数码产品的一种生产运营模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快速、平民。在山寨手机、优盘、MP3红火之后,数码相机、平板电视等也露出“山寨”苗头,山寨之火越烧越旺。  相似文献   

6.
何谓山寨手机呢?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对于“山寨手机”的解释是:“杂牌手机的戏称,就是没有自己的技术,完全靠攒件组装产品的手工作坊类的小工厂制作的手机,其外形通常都与一些知名品牌的热门产品极其相似,又没有比较正式的品牌。”目前,山寨手机已经在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大量流入市场,在蚕食正规厂商生存空间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山寨手机到底动了谁的奶酪?笔者认为可以从国家,再到企业,最后到消费者三个层面来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山寨”一词逐渐成为流行语,“山寨手机”、“山寨春晚”、“山寨赵本山”……越来越多的跟模仿有关的事物被冠以“山寨”戏称,使“山寨”成为一种让人反思和探究的“文化”现象。曾几何时,“山寨”产品风光无限,风头甚至盖过了正品,“山寨”一度成为数码产品的一种生产运营模式。“山寨”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山寨”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山寨”手机是“山寨”文化的始作俑者,并从手机行业迅速蔓延到其他数码产品领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山寨”之火越烧越旺,也殃及到安防这座平静的鱼池。  相似文献   

8.
山寨春晚,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一词成为2008年网络搜索最热词之一,2009年继续大热。2008年12月3日《新闻联播》对山寨文化进行了报道,令山寨现象第一次得到了官方的关注目光。  相似文献   

9.
"山寨"侵权透视高价知产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价格低、功能多和模仿性强为特点的"山寨产品"大量充斥国内手机、电视等市场,在满足中低层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侵犯了知识产权,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在严厉打击侵权产品的同时,应该调整行业指导标准,将"山寨产品"纳入正规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蒋志培 《中国法律》2009,(1):38-39,94-98
始于2001年的山寨风,从最初的山寨手机、明星,到山寨版电视剧、歌曲、搜索引擎乃至山寨春晚,时至今日,山寨已成为网络、报纸、杂志上最流行的语言,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诸多带有模仿性质的“山寨现象”层出不穷,形成了独有的“山寨文化”。2008年,甚至被网友称为“山寨年”。  相似文献   

11.
如果讲山寨现象涉及哪些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干脆忘掉“山寨”这个概念。总是在“山寨”裹面想这个问题还如何创新?如何迎合纲民?必将引到一个不太恰当的位置上去。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中国的“山寨年”,“无山寨,不销魂”是人们对山寨的终极评价。从手机到相机,电脑,从服饰到化妆品,明星,从电视剧到话剧,网站,山寨全面席卷,滚滚而来,乃至学术也出现了山寨版,  相似文献   

13.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现象在网上流行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山寨文化,如山寨明星、山寨产品、山寨商标、山寨作品等,分析了这种现象是否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法律视角中的山寨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寨现象,主要包括仿造名牌的手机等产品、模仿明星去做广告、模仿他人文艺作品和模仿水立方等知名建筑等.山寨手机采用了MTK芯片,绕过了被诺基亚等大型企业所掌握的手机的基础专利,并未侵犯被模仿厂商的发明、实用新型等两类专利权,但山寨手机侵犯被模仿厂商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山寨手机又因具有与品牌手机"相似的标识"而涉嫌不正当竞争、侵犯商标权.山寨明星的广告,因侵犯了明星的商品化形象权等而违法.部分山寨文艺、山寨建筑,侵犯了著作权.  相似文献   

15.
田晓  沙鸥  王磊  杜帅  段蓓 《法制与社会》2013,(3):267-268
近年来,山寨现象屡见不鲜,山寨经济作为一种山寨产品的规模化反映,与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问题紧密相关。本文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山寨产品的态度,并结合我国知识产权法对相关问题的规定,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吕斌  刘群卫 《法人》2009,(9):80-81
就在短短几个月前,许多业内人士还在预测,随着上网本市场的迅速扩大,具有极佳价格优势的山寨上网本也将像山寨手机一样,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并对正规厂商产生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09,(1):M0001-M0001,3
如果评选2008年的中国流行语,“山寨”一词无疑应占一个席位。眼下,这股从“山寨手机”开始的风潮愈演愈烈,几乎所有重要媒体都刊发评论员文章,对山寨现象进行探讨。而“山寨春晚”的出现,无疑是“山寨文化”登峰造极的一个标志。四川人老盂公开喊出“人民春晚人民办,人民春晚为人民”、  相似文献   

18.
吴革 《中国法律》2009,(1):43-43
吴革:我认为山寨文化是网络创造的平民基础。 第一点,“山寨”文化已经形成现象,超过了“山寨”手机、电脑,更不是指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厂。他已经成为网络最有影响力的词汇,是网络创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山寨现象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寨是2008年在网络上兴起的新新词语,其基本意义是模仿.从最初横空出世的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山寨春晚、山寨明星、山寨广告、山寨电影.等等,"山寨"现在已经演变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国产及山寨手机的软件结构特征,发现QQ数据的存储规律,结合实例介绍在国产手机、山寨手机上应用取证分析工具对QQ数据进行解析、提取的步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