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吉林大学与珲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8月5日—8日在珲春市东北亚大厦举行。会议邀请了独联体、日本、朝鲜、韩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共21人参加,国内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内蒙、辽宁、黑龙江及吉林的各界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是吉林大学和珲春市联合开办的科研实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所址在珲春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该所成立于1994年10月。研究所的办所宗旨是以中共"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吉林省建设发达边疆...  相似文献   

3.
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对蒙古进行学术访问1995年12月中旬,应蒙古国家发展委员会(原国家计委)副主席、蒙古图们江开发国家工作组组长德姆贝瑞尔先生的邀请,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所长朱显平同志为首的代表团一行2人,对蒙古...  相似文献   

4.
珲春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自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国际开发拉开序幕之后,珲春市在这一地区中的战略位置越来越显现出来,因而兴起了珲春“开发热”。从1992年国家批准珲春市为边境开放城市以后,珲春市的外向型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如果将珲春市各种社会指标与国内其它开发区进行比较,则发现珲春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来珲春的对外贸易、招商引资、产业结构的现状,研究与分析珲春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的内部原因,并提出今后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蒙古参与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的新动向朱显平1995年12月,"关于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和东北亚开发协商委员会协定"等文件由中、俄、蒙、朝、韩等5国代表签字。蒙古成为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的当事国。正值5国代表签字之际,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同俄专家研究所建立中俄体制改革课题基金1996年5月27日,应邀来华访问的俄罗斯工企协会专家研究所代表团同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的代表,经协商达成一致:两个科研单位共同筹集资金,建立中俄体制改革课题基金,以保证联合...  相似文献   

7.
珲春市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其与朝俄两国间均有口岸相通,口岸在珲春市的对外贸易尤其是边境贸易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珲春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口岸物流业,口岸物流量呈现增长趋势,并且口岸经济带动了珲春市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大图们江开发项目”,珲春国际物流港的建立正在稳步进行。珲春市发展物流业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周边可利用港口众多的独特优势;图们江下游地区资源丰富;等等。尽管珲春市发展物流业潜力巨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一、珲春市自然概况和开发潜力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图们江下游地区,全市总面积为5119平方公里,辖1镇10乡4个街道。全市总人口为175283人。其中朝鲜族占总人口的47.3%,汉族占总人口的42.2%,满族占总人口的10.22%。珲春于1988年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91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珲春市对外国人开放,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边境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9.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九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8月 5~ 6日在长春市南湖宾馆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以及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等的国内外 1 0 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政府官员参加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并向大会提交了 80余篇论文和研究报告。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2 1世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探讨”。围绕这一主题 ,吉林大学池元吉教授做了“将创建‘中、日、韩经济合作体’提…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吉林省东南部珲春市敬信乡的防川村,地处图们江三角洲中枢部位,与俄罗斯的哈桑镇、朝鲜的豆满江里山水相依,是“一眼望三国、犬吠闻三疆”的金三角地带。这里地势开阔、江宽水深,是建设港口的理想场所。在振兴东北亚经济呼声日高的今天,建设防川港,使之成为维系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的中枢和纽带,是确立我国立足于图们江三角洲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  相似文献   

11.
<正> 由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省科委和美国东西方中心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劳动力资源开发和移动问题”国际研讨会干1993年7月24日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学者20余人。  相似文献   

12.
吉林大学图书馆提出的建立“东北亚经济开发文献数据库”的课题,已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该数据库在建库的指导思想上应紧紧围绕“东北亚经济发展战略”和吉林大学重点科研项目,全面、系统、准确地收集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发展的基本情况,填补国际上东北亚经济文献数据库的空白。在信息源的选择范围、数据库的质量控制、系统功能的设计等方面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实行有效的建库方法和步骤,使数据库的建立达到高起点、高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对外开放进展很快。特别是从珲春市和延吉市作为吉林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窗口和基地,被国家批准为“边境开放城市”和“国家体改委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联系城市”以来,由于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对国内外投资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拓宽投资领域,扩大投资规模、渠道,发展边境贸易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延边对外开放总体格局的形成和延边经济的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新调整与中美关系走向”研讨会发言摘要〔编者按〕吉林省美国经济学会、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于1997年11月15日共同举办了“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新调整与中美关系走向”研讨会。研究美国问题、亚太问题的部分在长专...  相似文献   

15.
<正> 由吉林大学与韩国汉城大学、联合国亚州及太平洋经济社会理事会(ESCAP)、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UNDP)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6月30日—7月3日在中国长春召开。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中国事务室的代表及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芬兰等国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美国东西方中心、吉林省图们江开发办公室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东北亚经济论坛第十届会议”于2001年4月27~29日在长春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蒋正华副委员长、吉林省洪虎省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宾副主任、长春市李述市长参加了会议。另外,东北亚经济论坛主席赵利济先生、UNDP驻华代表科斯汀·莱特娜女士、美国东北亚经济论坛北美委员会顾问肯吉· 苏米达先生、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金森久雄教授、韩国前总理南德佑先生、蒙古驻日本大使库利尔巴特先生等出席了会议。UNDP秘书处、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17.
增进共识,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综述何喜有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和支持下,由吉林大学朝鲜韩国研究所主办的庆祝建所三十周年暨"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7月18日一20日在...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充实科研队伍、提高学术水平、加强整体科研力量,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朝鲜韩国研究所于1995年11月3日在研究所举行了“兼职研究员聘任仪式暨朝鲜半岛形势学术研讨会”。代所长徐文  相似文献   

19.
许佳 《东北亚论坛》2013,(4):120-121
由《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以及东北亚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的"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于2013年5月25日在吉林大学隆重召开。《新华文摘》副总编辑王善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姜晓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世界经济》主编孙杰、《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社会科学战线》主编刘信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刘文山等来自北京、南京、黑龙江、吉林的80余位国内权威评价机构及前沿刊物的知名专家和作者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向大会提交了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纪要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与日本北陆环日本海经济交流协议会(AJEC)共同举办的第二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4日在长春市长白山宾馆举行。以本喜久男为团长的日本北陆AJEC代表团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