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来保障,本文在指出山东省构建循环经济立法时应当遵循的立法导向和立法途径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构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以促进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循环经济的法制障碍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俊然 《河北法学》2005,23(10):64-69
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法律应该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还存在与循环经济理念不相适应的制度,这些制度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障碍。在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本质以及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创新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法律应该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推行循环经济的时候,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之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本文在分析我国循环经济的现状与不足,并对国外循环经济立法作了系统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世界各国通过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立法、在具体领域实施循环经济管理、重视抑制废物形成和体现预防优先原则等三类立法模式对其进行法律规范。我国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立法缺陷,不利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确立与推广。应当从更新立法理念、明确指导原则、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中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我国应借鉴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来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发展循环经济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和制度支撑体系,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背景下水资源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审视现行水资源法律制度,不难发现我国水资源立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我们应根据循环经济对水资源立法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内容、重视水资源市场机制的作用;还应改进现行水资源立法在立法思路、立法机制、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发展循环经济之处;应当调整立法思路、改进立法机制、健全水资源法律体系、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我国水资源立法更好地适应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因此,通过立法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循环经济制度,是此项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将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经济道路的内容写入国家宪法,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和相关法律,调整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创建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使我国的经济走生态化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破解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难以兼得的两难悖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势而出.循环经济需要依靠法律等正式制度的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强烈的立法需求.但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不宜过早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应该学习德国立法模式,先注重制定循环经济各单行法.此外,还要在其他法律中贯彻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整个循环经济法体系的核心与灵魂,决定了循环经济法基本制度的性质、内容与基本价值取向。其确立应体现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反映循环经济法的性质、立法目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科学的制度建构是基本原则的贯彻途径之一,《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内在需求确立了若干基本制度,但有关原则的制度化建设不强,规定过于原则化,责任体系不健全、地位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适应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是完善企业环境责任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实现企业环境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