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法学教育:反思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笔者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自己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法学教育。从培养法学人才的角度来看,大学法学院教师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就是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从广义上讲,包括针对本科、研究生的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也包括社会上非在校成人的法学教育以及在职法律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笔者在文章中所谈到的法学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笔者1986年研究生毕业以后,一直在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这期间,也从事过律师实务(包括诉讼与非讼法律实务),因此对法学教育以及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的关系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这一经历也有助于笔者对法律实务人才需要的理解。笔者在从事法学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与法律实务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部门、国家行政机关的相关部门等)就法律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沟通,听取来自实务部门的意见,因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直接的了解。众所周知,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技能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刘志军 《法制与社会》2012,(12):237+251
中国法学教育规模较之以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综合性大学和专门的政法院校培养了大量的法律人才,理工科大学也成为法学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中国法律人才严重的“相对过剩”,各类法律院系都在探讨法学教育的创新方式,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与实践被引入其中.作为规模较小的理工科大学法学专业,具有实行本科型导师制的独特优势,是实现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应当探索其实现的理念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是比较法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我国法学界在围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的讨论中所提出的一个热门话题,作者通过评析法律移植理论中的不同观点,澄清了理论分歧中对移植含义的模糊认识;通过对实践中法律移植的分析,认为只要移植的法律能转化为接受国自身的发展需要,法律移植就会成功。文章论证了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法律移植是我国法律改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舒国滢 《清华法学》2013,7(1):89-99
对于我国当代法学而言,有必要重新审视法学这门学问的性质.在罗马法上,所谓“法学”事实上是指“法的领域的实践智慧”,即,追求正义之事、避免不正义之事的技艺.而中世纪及近代法学与古罗马法学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大学的法学”,大学提高了学者在塑造法律中的作用,使法学教师成为“真正的规则”的解说者.不仅如此,大学还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法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机制,其总体风格就是“理论化的法学”,使之愈来愈趋向“科学化”.到了19世纪,法学家们甚至力图建构出像“门捷列夫化学元素表”一样精确、直观的法律公理体系.但这种“法律公理体系之梦”在法律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实践性构成了法学的学问性格,法学应当回归实践之学本身.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大学法学教学必须确立其明确的目标,大学法学教师必须清楚卓越法律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法学教学,我们现在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法学教育与理念教育的关系、大学法学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法学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法学教育与现实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介绍了美国历史上两个重要时期的两组律师政治家,他们虽身居高位却能从容面对各种思想。他们不仅用行动而且用语言及书面文字为美国留下了印记。我想,这应该归功于他们所接受的法学教育及法律实践。19世纪早期的一位法律执业者约瑟夫·斯托利说:“清晰表达的能力构成了法律实践的全部。”19世纪的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要求律师合乎逻辑地展开他的观点并将之解释给陪审团与法官,而出于律师政治家们之手的许多政府文件都是这种解释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拉兹从实践理性的立场出发,对法律就是一套权威性的行为规则体系这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法律的社会功能就是对行为的权威性指引,实行法治目的就是使法律更好地发挥指引和评价人们行为的作用。拉兹通过对法律功能的分析,澄清了哈特理论中的一些模糊之处,树立起“法律权威”概念,成功捍卫了分析法学自足的法律体系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张文静 《中国司法》2008,(2):106-107
为推动法律实践教学和法学教育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法学教育机构和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于2007年12月8日共同召开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实践教学主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法律诊所教育具有传统的法学教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主要包括教学内容鲜活真实、学生参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的实践操作性等,所以,为克服传统法学教育的弊端,我国的法学教育应该引入法律诊所教育课程。但是,必须认识到,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本科教育对象的具体特性决定了法律诊所教育在目前的本科教育中还不宜普及,只能作为选修课来设置。  相似文献   

10.
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给大学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司法考试注重考察法律知识的具体运用和法学教育注重理论修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如何处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以及如何改进法学教育做到二者相辅相成,成为法学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改革司法考试制度,完善大学法学教育等方法,实现大学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紧密结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其性质而言,法学本科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因此让法学本科教育回归职业教育之本位乃当前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鉴于法律职业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结合当前中国法学本科教育体制,未来中国法学本科教育有必要采行"一二一"原则,即在学制安排上,一年时间用于人文课程学习,两年时间用于专业课程学习,一年时间用于实践学习。为此,有必要适时调整法学本科教学大纲,增加人文必修课程,科学配置法学专业课程,并为实践学习设定刚性规范。  相似文献   

12.
贺佐成 《行政与法》2004,(10):56-58
法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律知识教育、法律能力教育、法治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很多学校对法治教育还只是停留在法律知识教育上,多采课程设计取向模式,通过相关课程内容及活动,来涵养孕育法治精神,导致大学法治教育出现了教育范围过窄、教材内容陈旧,甚至教师法治知识不足等问题,推动大学法治教育主要应依靠教育行政机关等教育行政主体从自身职责出发从多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Whether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practical leg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should be focused at the academic or vocational stage of legal educ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numerous times, with recommendations made and varying degrees of implementation carried out.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Solicitors Qualifying Examination being granted by the Legal Services Board this issue is once again being brought into focus. The end of the Legal Practice Course will result in the required compulsory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core practical leg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being removed from legal education. The question therefore is whether legal education should incorporate practical leg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into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t the academic stage and, if so, how can this be achieved in a way that complements rather than distracts from the study of academic law. This study will consider the recommendations made in relation to practical leg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over the last five decades and identify possible options for the embedding of practical leg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in the law curriculum at undergraduate level.  相似文献   

14.
法律方法论研究的高雅与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律解释学为核心内容的法律方法论是实用性学科,为吸引学者们关注现实、关注读者的需求,应把更多的研究志趣集中于具体、把法律方法论的工具性展现出来。对法律方法论命题的论证务求翔实准确,但在结论的表述上务求简练、明晰。研究者应设法增大理论的可接受性,以方便学者与实务法律人的沟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理论作品的读者越多,所产生的影响力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法律技术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功利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法律专业学生在法理造诣和法律技术上有着等质的要求。精通法律技术并能够运用法律技术服务于社会,是社会衡量和取舍法律人才的基本标准。这决定了法律技术培养在法律专业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制约着整个法律专业教育过程。法学教育应当围绕着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中心来进行。而为了适应培养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法学教育的机制和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单忠献 《行政与法》2005,(3):51-52,55
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高校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应成为法律主流文化的承载者。法律文化的社会化是目前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成员所必须承担的基本任务。为此,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文化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文化素养,使法治社会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植于受教育者心中,最终养成其法律理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与成熟 ,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成为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法学专业由于自身的特色 ,所以其质量的保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以往院校评估的制度与经验的基础之上 ,对于法学专业评估制度进行建构是当务之急。专业评估应当分层次、注重针对性、达到科学化。专业评估的依据是国家有关立法和法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专业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专业评估应注重体现法学教育质量的基本方面 ,如专业教师师资、图书资料、教学方案、学生表现等。  相似文献   

18.
社会法学派的法律漏洞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焕银 《法律科学》2009,27(4):9-16
社会学法学主要基于法律是社会中的法律而不是社会是法律中的社会,法律目的和法律功能的二分性与规则、事实和方法的不确定性这三点理由,认为法律存在漏洞具有必然性。司法的“三个至上”理论的实践应以社会化的考量为基础。社会法学派的漏洞观启示是:只有在个案取向的疑难论思维方式引导下,在实践理性基础上,以实证法的基本规范性为前提,来考察疑难案件的本质规定性,通过合乎逻辑的法律推理过程将各种法律因素谐合一致起来,才能得出允当而又具有说服力的判决,点滴的而不是一揽子式的弥补法律漏洞,增进法律的圆满性。  相似文献   

19.
论死刑存废的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禾 《法学研究》2005,27(2):66-74
在死刑存废的十字路口 ,何去何从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死刑的存在正如其他事物的存在一样具有自身的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死刑存在了数千年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它也有不合理性。死刑具有不人道性 ,与文明社会的价值观相违背 ,但在某种程度上应否废除死刑仍然是一个“伪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应否废除死刑 ,而在于能否和怎样废除死刑。在目前的形势下 ,中国尚不宜宣布立即废除死刑 ,而应该保留死刑 ,但应从立法和执法上对死刑加以限制 ,最终向废除死刑努力。  相似文献   

20.
论作为"制度"的法学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法律职业为限制性的职业,目前两大法系主要国家都在制度上将法学院教育作为进入法律职业的第一道门槛;法律的技艺性、智识性和一定的神秘性及其规范特征决定了法律职业必须具备共同的职业素养,凭借法学教授、法学图书资科和法学院的社区生活三要件,制度性法学院而非仅仅作为场所的法学院培育这些素养并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我国现实呼唤在制度上确立法学院教育的门槛地位,建设胜任于培育法律人的制度性法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