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购房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其在住房上处于尴尬的"夹心层"状态,既不能像高收入阶层一样承担高房价,也不能像低收入阶层一样享受政府的保障性住房。中等收入阶层购房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对中等收入阶层购房问题成因的探析,希望对合理有效解决其购房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层次的内生逻辑: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可持续发展。中等收入群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坚力量,是社会稳定的稳压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文化进步的导航器。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深层次的逻辑关系,二者统一于同一历史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进行收入分配改革、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已经关系到了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我们应以制度推进为手段,以有效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基础,以垄断行业改革特别是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改革、财政税收改革为突破口,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培育中产阶级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军  敏夫 《行政与法》2003,(10):53-54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培育中产阶级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结构现状,需要通过发展经济,积极扩大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大收入调节力度、强化人力资源建设等各种经济、法律和行政措施,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为中产阶级的壮大注入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已显端倪,中产阶层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结果。中产阶层产生后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中国已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的国家行列,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已成社会关注焦点。中产阶层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法律科学》2015,33(1)
中国的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从刑事案件规模来看,收入差距对刑事犯罪的影响具有“U”型曲线特征,即适度的收入差距将降低刑事犯罪率,而其进一步扩大则将带来后者的攀升;从刑事案件结构来看,收入差距显著地诱发了暴力型案件中的凶杀罪和伤害罪,以及财产型案件中的盗窃罪,且尤以盗窃案件所受到的影响为明显.缓和、消除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进而优化生存和生产环境,应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为前提,而促进农民增收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总体表现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入学和毕业人数大幅攀升等。但与此同时,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凸显,教育获得的城乡和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本文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影响教育机会公平的宏观结构和制度性因素以及微观因素。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不平等的扩大、阶层结构的"定型化"、教育回报率的上升等结构性因素使教育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从而导致社会各主体在教育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一系列与人才培养和选拔有关的制度设置或教育政策强化了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和教育获得的决定性作用。城市或优势阶层凭借更丰富的各种资本,帮助子女在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或升学机会方面取得胜利,最终导致受教育机会的城乡和阶层差异不断加剧。结构性因素和教育获得的微观过程两者相互强化,陷入一种非良性循环的过程之中,最终可能带来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或两极分化的风险。最后,作者指出,制定合理均衡的教育制度和具体的政策,逐渐弱化教育的阶层再生产功能,是教育决策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0,(6):F0003-F0003
朱光磊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政治发展迈入新阶段,必将会把更多的人带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帛去,并促使阶层分化演变。产生一些新特征、新趋势。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社会成员结构的重组,产业革命将鼎敛社会结构的“智能化”,产业革命最先引发的是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伴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和社会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知识分子阶层会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9.
试论农村精英与农村社会发展——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超英  王惠 《行政与法》2013,(11):49-53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阶层的日益分化,农村精英群体不断涌现;他们依靠自身拥有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优势,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是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基于吉林省农村的实际,阐释了农村精英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农村精英的自我完善、组织培养、身份认同、政府支持体系建构等角度探讨了有效发挥农村精英带动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发展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是我国改革的战略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中间阶层规模壮大、中间阶层政治作用及中间阶层筛选对社会和谐作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为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引导我国中间阶层健康发展以及推动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应采取以下的政治措施:构建公正的社会分化机制,强力扩展中间阶层形成的社会空间;扶持中间阶层自身发展,推动其政治上的成熟;提高政治系统的容纳和协调能力,化解由中间阶层发展而引发的阶层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四大社会问题据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调查,中国目前面临着四大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①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按统计是2.5倍,加上城市补贴,实际在四倍以上。农村高收入与低收入的差距由1978年的2.9倍扩大至1992年的6...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在统筹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积极向上的新气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矛盾和潜在风险也在存积,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我国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利益关系结构发生较变,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市民社会阶层分化表现出阶层差距过大加剧社会断裂、阶层结构闭塞导致 社会流动不畅、权力配置失当加深阶层矛盾等现状。由此,埋藏着腐败的社会结构诱因。具 体来说,阶层差距过大造成某些公职人员的财富观异化、社会流动滞涩造成既得利益群体腐 化堕落、权力配置失衡及不当运用促发腐败行为。而市民社会也蕴藏着反腐败的阶层动力, 因为腐败行为与市民社会自由平等的价值基础相抵触、腐败行为与市民社会的存在基础—— 商品经济相抵触、腐败行为与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发展进程相抵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主体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如宏观管理效率不高、内部人控制、社会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等。作为国外经济运行的成功经验之一,MBO由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路径选择之一,MBO在国企改革中也得到了尝试性的运用。但是,限于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期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性,MBO在我国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障碍。本文作者认为信托机制是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MBO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分析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经理层收购”或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和市场化导致了中国阶层分化愈演愈烈,改革之前中国社会的(2 1)结构被彻底打破,新的阶层不断出现,旧的阶层在分化。新旧阶层,无论在思想上是否有明确认识,现实中都存在着政治参与、利益表达之困境。鉴于具有不同的利益特点,不同的阶层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上也有所区别,本文试分析之。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改革、社会的转型、利益的分化、“发展综合症”和制度的缺失使得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断裂,损害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宪法是现代社会最根本的危机防范机制,是社会的安全阀门。在改革共识破裂的情势下,应该以宪法作为社会的根本共识,通过完善表达、博弈、协商等宪政机制为各阶级、阶层在自治、妥协与合作中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奠定制度基础,实现动态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择校简述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择校现象一直存在。本文指出择校不但抑制了阶层的流动,而且凝固甚至扩大了阶层之间的差距,是引发社会不公平、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浅析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就业结构、社会分配结构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个阶级、知识分子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迅速地大规模分化和重组,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新社会阶层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促进我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创新的推动者。本文指出研究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特殊性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女性时尚类杂志紧盯职业女性或女性白领一样,男性时尚杂志也瞄准了中国社会的部分"有品味"人士和新富阶层,即所谓的中产阶级或伪中产阶级,通过精美的广告、成功的人生和奢华的生活方式叙述,传播着特定的消费暗示与阶层梦想.本文以《Mangazine·名牌》杂志为例,着重探讨了这本杂志是如何界定"精英"形象与阶层符号的,揭示了其既有中国式"中产阶级"的幻想,也存在着消费社会必然出现的媒体镜像偏差.成长中的中产阶级与中产读物需要超越消费主义的共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利益关系的调整,作为改革受益者的新兴阶层的心态会更加日益复杂。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中产阶层壮大、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各种文化思潮泛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现象极易产生社会冲突。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如何遏制腐败,防止部分中小老板“仇官”心理的非正常释放,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引起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