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日报》海外版从今年7月1日起改用简化汉字,湖北省语言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三单位于7月18日在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华中师大、湖北大学、荆门大学、荆州师专、襄阳师专、英山师范学校近二十位汉语语言学教授学者。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代表刘天华同志、华中师范大学分管语言文字工作的副校长邓宗琦教授出席了座谈会。一揭开汉字运用新一页顺应汉字发展总潮流  相似文献   

2.
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应该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设文化软实力服务,但是,目前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仍然固守着旧的观念,重语言,轻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中只重视语言学和教学法;在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和培训工作中轻视文化;全国各高校从事对外教学的学院仍然只是语言教学机构;关于汉语国际推广的科研工作很少涉及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邢福义,1935年出生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乐山县。1956年9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83年提升为教授,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语言学科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深港”语言研究所学术顾问兼研究员,华中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先后发表过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2部(其中个人专  相似文献   

4.
朱祖延     
朱祖延,著名辞书学家、文献学家,在辞书编纂和古典文献学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历任武汉师范学院教授,湖北大学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修辞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等。朱祖延长期从事古代汉语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他担任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大国家、小字典的面貌,在我国字典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主编的《尔雅诂林》,堪称历代研究《尔雅》著作的集大成者,汇百家众注于一体,与上世纪初的《说文诂林》被学术界称作汉语史上两大奇观。在主编大型语文工具书的同时,他还不断收集大量古今  相似文献   

5.
雷冬平 《思想战线》2011,37(2):50-5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语言研究迫切需要走向世界。然而100多年以来中国语言学界都在借鉴西方的理论,加上国内语言学在学科认识上的误区,割裂了原本一体的语言学研究团体,使得中国语言学研究缺乏流派,缺乏具有号召力的语言学思想,从而导致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失声"。为此,必须厘清学科规划,打通学科壁垒,培育学术刊物,推介学术思想,不断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使中国语言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6.
王烈琴 《求索》2012,(7):166-168
语言霸权和语言濒危是当前国际语言环境的主要特征。语言霸权与语言濒危不利于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对汉语语言文化也构成了威胁。以孔子学院为传播形式的对外汉语教学已不能满足中国发展和汉语国际传播的需求。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强汉语国际传播是时代的要求。汉语网络化传播将是一种长期、便利、有效的国际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十届国际汉藏语及语言学会议于1997年8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动D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瑞典、荷兰、印度、泰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170余名汉藏语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为期6天的会议。另40余名中青年学者列席了本届大会。本届大会收到论文150余篇,会议就汉藏语系语言的分类问题、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理论语言学问题研究、语言规划、语言对比研究、语言类型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以及汉语和各民…  相似文献   

8.
学界的争议很多是语言的争论,民法学研究面临语言学的转向问题。汉语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纽带,中国民法典应当采用规范的汉语。学界应当凝聚法学和语言学的智慧,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梳理民法术语的使用频率,打造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正在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采取了"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违反法律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不符合汉语语法。"侵权行为"是"民事行为",但不是"民事法律行为",这在汉语语境下是无法理解的。"合同"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法律概念,具有中国汉语文明独特的优势。中国民法典编纂应当强化汉语思维,扩张"合同"的概念,突出合同法的地位,采取合同法、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依次递进的民法分则结构。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八届年会胜利召开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八届年会于5月8日至11日在湖北襄阳师专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区的代表50多人参加会议,提交论文60余篇。会长邢福义教授在开幕词中,分析了全国两年来语言学研究的四个特点:①研究方法和研究触角都有令人瞩目的拓...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科学奖是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林同炎”奖。林同炎教授一生致力于预应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46年,他应美国加州大学的聘请前往任教、从此定居美国,一边教书,一边从事专业研究,曾先后发表了100多篇高质量的论文。1956年,林同炎写出了《预应力混凝土》一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预应力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由于林同炎教授为发展预应力这门新兴的科学做出的卓越贡献,国际联合预应力工程协会向他颁发了“福森特”奖章和“佛里叶西聂夫”奖。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为了表彰…  相似文献   

11.
詹姆斯·萨默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汉学家,曾在香港圣保罗书院任教,其代表作《汉语手册》于1863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萨默斯站在普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汉语的诸多事实,其中对汉语音节结构的描写以及对汉语词类和句类的分析非常精到.萨默斯语言教学思想的精华部分包括:应重视本土教师;词汇教学应区分频度,先学常用词汇;词汇应在句子当中学习.这些对当今的汉语国际教育及外语教学都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本世纪初以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建立起来的中国现代语言学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并从中国传统语文学对西方语言学的态度、汉字拼音化、汉语语法的改造及汉语言与西方语言的文化差异等方面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成败得失作了认真的总结,提出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还就中国语文的现代化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朴美玉 《人民论坛》2012,(17):222-223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国家语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多样性的大背景下,面向周边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应符合周边国家语言规划的现状,汉语推广应建立在深入了解周边国家语言规划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葛厚伟 《求索》2013,(5):268-268,198
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彭增安著述的《跨文化的语言传通》,2007年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彭增安先生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化与语用、课堂教学、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四个方面探讨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书中广泛吸取西方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对语言教学的诸方面进行了较为深人细致的探索,为外语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二语习得研究的基本问题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学习者语言的研究.即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获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冯凌宇 《长江论坛》2010,(6):72-74,78
汉语国际推广是在中国崛起、国际格局加速转换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是全球客观需求与中国自主推动双重作用的结果,已超出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乃至文化的范畴,而是已上升为国家行为,是中国公共外交乃至中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应更为自觉地履行好公共外交使命。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音韵学的发展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又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根据汉语语音特点,自古以来汉语最小的基本结构单位"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这就决定了汉语诗律得由音律、声律和韵律三大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7.
《甘肃理论学刊》2007,(6):F0002-F0002
赵阿平 满族,现任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满语研究》主编。兼任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阿尔泰语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8.
规模性的翻译活动是导致语言借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英语鲜有汉语借词而汉语大量吸收英语,到目前二者成为互为第一大借用语源的两大语言;从单向、不平等的"等级借用"到双向、平等的"文化借用,"发生在英汉之间语言借用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英汉翻译活动时代背景的改变,见证了英语和汉语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以及现实社会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普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汉语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沿用以知识输入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国际社会对汉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汉语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实行模块化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构建模块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语言类课程体系,可提高该专业汉语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走近委员     
陈琪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校长,省政协常委、省科协副主席。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心脏学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