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善治是一种官民共治,是国家与社会的一种合作。善治离不开政府,更离不开公民。善治首先需要解决就是普通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国目前在解决社会救助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时应强化"善治"理念,改善政府自身在社会救助对象瞄准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对象瞄准的工作效率。根据"善治"理论与社会救助对象瞄准之间的契合性,可以得到社会救助瞄准与核对体系完善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成长并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既有推动,又有冲击和挑战.为此,参政党需要厘清社会组织的功能地位,突破传统观念,理顺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关系,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构建参政党与社会组织双向共赢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政府从善政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善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加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善治的诉求,但是,社会资本与善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谋求发展的政策取向决定了我国对善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现代社会资本还相当缺失,制约了善治模式的普遍形成。发展公民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发展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提高公民社会的认同、信任、合作和互助水平;培育民间组织的发展,形成现代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对于我国善治的普遍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民社会是表达社会各阶层意见的载体,是国家了解民意的重要逢径.是不可忽略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它既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又是民主政治成长后维系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和谐治理是政府依法行政与公民依法自治的有机统一,政府要倡导公平的原则,培育公民社会组织来分担政府转变职能后转移的职能。和谐社会最终体现在政府和公民和谐的基础上。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形成新型和谐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机制,既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因。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和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互动机制是当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与和谐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现代行政法制的正当性之所以得到政府、公民社会、公民的一致认同,是因为它承栽着尊重“公民权”从而完美地实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均衡和共同增值的价值使命,衍射出民主性、公正性、责任性、服务性的价值线度,折射出与现代政府“善治”的价值契合。现代政府的“善治”正是通过政府与公民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共享责任、平等对话、相互合作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以斯所为,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为大众服务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着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阻碍了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施行。“善治”为解决该问题进而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社会积极参与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作为政府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或制度基础,社会积极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尤为重要和必要;其二,可以从“确立社会积极参与的价值理念”、“完善公民积极参与机制”、“鼓励、培育和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等方面寻求建立与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社会积极参与机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政府在理论上应有的"正义之剑"往往成为现实中的"掠夺之手",与其将善治政府作为政府治理的逻辑起点,不如从治"恶"出发,更有助于深刻理解政府行为、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实际上,市场经济是嵌入到社会当中的,市场和政府之间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政府的行动既要与其能力相适应,更应该将职能集中到核心公共产品和服务上,建立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遵从法制,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公民社会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基于风险社会的理论视野,单一的官僚制政府治理带来不可避免的公共管理危机。公民参与式治理是有效应对政府治理失灵风险的一种治理工具,其实质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也称之为复合治理。其基本价值是:参与式治理可以规避政府失效,达致和谐的政府治理;有利于实现宪政民主,最大限度地规避或化解社会风险,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实现社会善治。实现参与式治理的路径是:新型的转化性领导的出现、确立政府公务员的代表性公民角色、培育公民参与伦理、实现公民参与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与公共危机治理之间存在天然的契合性和内在的关联性。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可通过完善公共危机治理的法规制度,建立社会信任机制,努力培育公民社会等途径提升社会资本存量,以此增进政府同社会、公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既包括公民个体、公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与政府公权力四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体现扁平化管理原则;也包括上下级政府(包括其派出机关如街道办事处)之间进行职责的厘定、划分。后者的方式主要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权强县强镇、撤销街道以及其他推行扁平化管理、加强社区职能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十五年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善治的网络治理理念为指引,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是在当今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走向善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治理即善治的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运用善治基本要素对出现在温岭的民主恳谈这种治理型模式加以剖析,提出政府需“投资”社会资本,要提高社会信任度、增强互惠规范、扩大参与网络以完善民主恳谈,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公民社会组织将有助于形成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互补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公民社会组织对和谐社会的矛盾化解作用具体说来,可以形成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公正维护机制、社会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是政府管理体制架构中直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单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主体。善治的合法性、回应与责任性要素是对地方政府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而当前,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由于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公众参与不足,导致回应力的薄弱;利益矛盾冲突多发,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因而,在善治的视野下,就应积极构建高效的合作机制、有力的回应机制与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来改善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5.
治理视角下我国政府改革的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于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探讨 ,经历了从政府统治到治理与善治的转变 ,这一转变反映了对于公权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同时也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即以治理与善治思想为指导 ,以公民社会的成长为依托 ,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前提 ,转变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 ,让市场、国家 (政府 )和公民社会三者在各自的作用范围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治理和善治理念应用于城市管理,成为构建城市治理模式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城市治理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城市公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方式、过程和机制。告别传统的城市管理,走向现代城市治理,最终实现城市善治,必须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改善政府管理,同时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市民的作用.构建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三者信任、协商、合作的伙伴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它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之一。我国青年社团的发展与社会资本存在着结构性的制约与依存关系。目前,我国青年社团的发展环境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对我国社会资本的建构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要大力培育我国的青年社团,推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促进我国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并最终促成我国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善治视角下我国政府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理论自从兴起以来 ,就被迅速发展并以善治为目标取向。围绕善治这一总方向 ,我国政府要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角色的创新。在管理理念创新方面 ,我国政府要确立下列理念 :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 ,政府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权力中心 ,强调政府与市民社会的良好合作 ;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 ,要重理二者的关系 ,并充分发挥自组织的作用 ;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上 ,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和公民的参与管理以及管理民主化。在管理角色方面 ,我国政府应实现如下创新 :有限政府角色、有效政府角色、服务政府角色、民主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一词首次正式出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反映出新时期党和国家在治国方略理念和思维上的重大转变。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进一步梳理"治理"与"善治"的本质内涵,对社会治理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文章以"善治"为视角,指出在未来我国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建设成熟的公民社会、建设"善治"的政府、建设"善治"的社会、完善法治和制度建设,为社会治理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英国公共管理的改革启迪我们执政党要强化执政能力建设,重视宪政改革,促进政府权力向社会回归,形成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