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玉洁 《学理论》2012,(3):65-66
在网络游戏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各类因网络游戏而发生的纠纷也随之而来,虚拟财产的相关诉讼也不断出现。网络虚拟财产自身具有的虚拟性、技术限制性、交易性、价值性以及期限性的特征决定了其是我国法律所保护的一种财产权利。将从虚拟财产的概况,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以及虚拟财产保护的必要性三个方面论述关于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彤 《学理论》2012,(15):71-72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游戏的开发和普及,网络虚拟财产逐渐浮出水面受到大家的关注,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产生于网络游戏、依赖于互联网空间的新型财产,我国法律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保护措施,因此导致了很多纠纷和矛盾。加快对我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对游戏玩家的利益有了保障,同时又促进了我国网络游戏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长远来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网络虚拟财产一般包括游戏装备、QQ号码等,具有无形性、易变性、对网络环境的依赖性等特征。本文通过对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深入分析,并结合网络游戏发达国家(地区),如韩国、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探讨了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9,(10)
对网路虚拟财产民事法益属性的争论尚未达成共识,物权说、债权说、知识产权说、新型权利说、多元权利客体说都存在一定的瑕疵。从网络虚拟财产的产生方式和存在形态出发,从民事法益的角度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属于民事权利范畴之外的民事利益,为认识网络虚拟财产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虚拟财产法律性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可 《理论探索》2005,(3):126-127
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价值性和界限性等特征。虚拟财产是一种独立的财产,具有独立的财产权。只有在此基础之上,虚拟财产才有可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网络虚拟财产在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信息,它既不是“有体物”,也不是“无体物”,而是一种“财产性利益”,是现实世界中人类劳动和财富的异化。我国刑法侵犯财产罪应严格区分“财物罪”与“利益罪”。研究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对于我国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传统侵财型犯罪,盗窃罪犯罪对象的范围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扩展。对于网络中的虚拟财产(虚拟货币)是否属于刑法中的"财物",仍有存疑;对于利用黑客技术添加并销售虚拟货币(游戏币)的行为如何定性,众说纷纭;对于在犯罪中仅帮助销售虚拟货币的行为主体在对上述行为构成要件要素存在认识错误时是否属于从犯,也颇有争议。从法理和事实层面分析,可介入现实法律关系中的虚拟货币属于刑法中的"财物",利用木马程序秘密添加并销售虚拟货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事先共谋帮助销售游戏币的行为则属于盗窃罪中的从犯。  相似文献   

8.
虚拟财产贿赂的刑法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财产贿赂行为的产生给贿赂犯罪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挑战。对于虚拟财产贿赂的刑法规制,需要厘清虚拟财产贿赂的概念及其具体特征。虚拟财产贿赂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金融市场流通的虚拟货币贿赂、非金融市场流通的虚拟货币贿赂以及虚拟物品贿赂,其特征是隐蔽性强、流通性高、追赃难度大。对于虚拟财产贿赂是否入刑,要从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司法实践、国外经验等角度进行考量,同时要注意对虚拟财产贿赂额度的确定和对现行的司法解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到来早已预示着网络虚拟财产不可逆转的出现,但民法学界关于网络虚拟财产属性的争论却一直未曾停止.我国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网络虚拟财产用独立的条款进行规定,将其作为独立于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之外的新型财产权利的立法选择,意味着网络虚拟财产权的规制需用新规则、新视角.网络虚拟财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财产权利,兼有物权和债权的属性,应当超越权利性质之争,从民事责任体系的视角去研究该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10.
谈谈继承法     
继承法是关于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和.它属于民法范畴.继承法调整的对象是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关系.财产继承关系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遗产、被继承人和继承人.遗产  相似文献   

11.
网络虚拟社会匿名、开放、高度自治等内在特点决定了对其进行管控有较大难度。针对虚拟环境下存在的网络社会问题,应该从网络法律完善、网络监控、舆情引导、监控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来提升公安机关管控能力,顺应信息化警务建设的潮流,构建网络虚拟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建设虚拟实验室是高等院校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对于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虚拟实验室的内涵、建设虚拟实验室的意义、建设规划和技术要求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在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的图书馆建设虚拟实验室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法治社会的法必须被信仰,而现实法律因为缺乏虚拟的威分,其作用是有限的,所以,现实法律不具备信仰的条件,要使法律被信仰,必须揭示法律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的二元划分,并且,这一二元划分,有其客观基础,符合我国国情,易于国民接受,也是构筑法律信仰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大规模普及,网络在成为信息化时代枢纽的同时也为犯罪提供了新的温床,而虚拟财产的深入人心,不仅为网络诈骗犯罪推波助澜,更加为信息化的今天带来了一个难题。通过对网络诈骗犯罪、网络诈骗犯罪数额的相关概念以及当今我国在网络诈骗犯罪数额认定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与解决方法四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探究,旨在能够为今后的该类犯罪认定处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李程 《学理论》2010,(14):43-44
虚拟经济体作为一种类人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虚拟经济体的主要价值除了其本身娱乐价值外就是表现在二级市场上的虚拟物品总值,而虚拟货币是虚拟世界的通货,因此研究虚拟货币对于研究虚拟经济体具有重要意义。虚拟货币因为供需在二级市场上产生价值,本文从前瞻性的角度对虚拟货币和虚拟金融进行研究,并由此衍生出虚拟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16.
伴随当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与迅速发展,加之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终端的网络功能的不断开发与建立健全,一个内涵丰富与影响深远的全新数字空间即"虚拟社会"也应运而生。以和谐社会视域下虚拟社会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为逻辑起点,在明确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选择,可以为新时期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虚拟社会源于现实,也能动地作用于现实,并促使现实社会的转型发展。但它同样也是把双刃剑,很可能形成对现实社会的侵扰,破坏政府公信力与社会秩序。在网络迅猛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组织平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提升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亿水平。宁波江东的“社区网络发言入”队伍建设对于提升虚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极具现实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12)
虚拟货币是一种可以以数字形式交易,具有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及价值储存功能的货币。由于虚拟货币的匿名性、跨国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利用虚拟货币洗钱已成为洗钱的新手段。法律缺乏、系统漏洞、监管不严是我国虚拟货币市场的现状。我国应当通过适时完善法律保障,修补系统漏洞,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我国在虚拟货币洗钱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对自己遗产或其他事务进行预先处分,并于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继承是指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它是在不违反法律中某些强制性规定的条件下,被继承人可以变更法定继承中有关继承人的范围、顺序、应继份额等项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其遗产的继承.遗嘱继承是各国法律普遍承认的一种继承制度.我国继承法也承认遗嘱继承.这是因为:一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遗嘱逐渐增多;二是从法理上说,遗嘱继承与公民财产所有权有关,立遗嘱是公民行使其财产处分权的一种形式,我国法律既保护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保护个人对其财产的处分权.  相似文献   

20.
对虚拟实践认识的不断加深,推动了网络世界中主体、客体、工具之间关系和作用的相关研究。网络信息给予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便利优越的同时,也使主体陷入了困境。阐述了网络环境中主体性困境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主体性困境的原因和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