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战后开始建立的泰华商业银行随着泰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逐渐形成对泰国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金融企业集团,它的形成、发展、壮大可以说是泰国民族资本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近30年泰华商业银行以其雄厚的实力执泰国金融界之牛耳,也是泰华企业集团的典型代表。然而世事难料,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曾经辉煌的泰华银行业己经处于分崩离析的局面,它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一、泰华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地位泰国15家商业银行长期支配金融界,目前约10家属于华人控制,被泰经济学家评价为"推动泰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发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以新白话文表现泰国社会生活和华侨华人心路历程的泰华新文学萌芽,迄今为止已发展演变了80余年。本文尝试以新的史料和历史评述,对泰华新文学的嬗变做出符合文学事实的分期,发现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其断裂与沿续,以此作为探讨其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特殊性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1982年,在泰国曼谷市区繁华的诗隆路上,一座32层(不包括地下一层)的高楼凌空矗立。这座曼谷市最高的建筑物,就是闻名遐迩的盘谷银行总行。盘谷银行创立于1944年底。42年来,这家银行迅猛发展。目前它不仅是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业银行。这家驰名全球的商业银行,就是泰籍华裔陈弼臣参与创立和经营的。如今,他被公认为东南亚金融巨头。美国《公共机构投资者》杂志1983年曾把他列为全世界最富有的12位银行家之一。毕生心血陈弼臣,泰名臣·梭蓬帕匿,祖籍广东省潮阳县。1914年6月24日出…  相似文献   

4.
集泰华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泰油贸易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和亚细亚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三职于一身的泰国华人危秀云女士,是一位在泰华侨社事业中,热心公益,存诚实务,肯于奉献爱心的女事业家。 我结识危秀云女士,是在18年前的1975年。  相似文献   

5.
泰国商业银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银行业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较为发达,虽然1997年遭受金融风波沉重打击一度衰退,但后经过一番整合和改革,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又重现了危机前“诸侯割据”的纷争场面。根据泰国中央银行——泰国银行所公布的数据分析,泰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经营情况已经大有改善,主要表现为:一直困扰泰国商业银行的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日本金融机构间的大型重组事件不断发生。日本政府实施的金融安定化措施与金融体制改革政策、企业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领域国际竞争的激化等都是促成日本金融业出现大重组的主要原因。日本金融业的大重组不仅将使日本主要金融机构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 ,而且也将对其传统的企业集团体制及金融业的雇拥人事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泰国与马来西亚政府金融干预体制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泰国、马来西亚政府金融干预在保护本国金融部门发展、推动社会均衡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在支持本国支柱产业的建设、促进工业化进程方面效果欠佳。这主要与两国金融体制的局限性和政府的社会发展政策有关。金融危机后,两国推行的改革措施,正推动两国政府金融干预机制向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起吴玉音,很多人都熟悉,或是早闻其名,因为她是泰国华裔事业家中最为杰出的女企业家,在泰华工商界女强人中,她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泰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泰国金融体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的制度性调整。研究这些变革,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泰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一、银行系统 银行系统是泰国金融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银行系统中,国营的非商业银行有5家,即泰国银行、国家储蓄、农业与农业合作银行、政府住宅银行及最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对金融体制的改革,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在建立新型金融体制过程中,银行体制改革的发展最为迅速.经过萌芽、解构、发展、危机和恢复等几个阶段的演进之后,俄罗斯银行部门的结构及其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功能得到了重新优化,银行体制重又获得了稳定体制的特性,二级银行体制的主要特征得以确立.普京主政以后,针对俄罗斯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把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引向了一条强政治调控下的进一步金融自由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泰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涛 《东南亚》2004,(1):11-1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在泰国金融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资本金短缺和巨额不良贷款的问题,造成银行体系在爆发的危机前失去抵御能力,加速了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后,泰国银行体系开始全面的改革,加强资本金管理是改革措施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经过近6年的改革,泰国银行的资本金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资本结构开始改善,但是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2 0 0 1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修订草案的通过,对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提出了更准确和全面的定义,使泰国商业银行面对一个更加严格的外部资本金…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国与泰国的友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泰国是近邻,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泰国原名暹罗,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建立统一的国家,为时较晚。在我国宋、元时期,其境内出现两个王国,一个是泰族人在北部建立的素可泰王国,称为暹国;另一个是蒙人在湄南河下游华富里建立的罗斛国。后来,罗斛吞并暹国,改称暹罗斛国。元代末期,泰族首领拉玛铁菩提一世征服了罗斛国,在湄南河下游大城建立了阿瑜陀耶王国,至此,该国宣告统一。这个阿瑜陀耶王国,中国史籍称它为暹罗国,现在叫做泰国。泰国建成统一国家不久,中国也重新统一。1368年2月,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汉族的封建政权,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派使臣访问泰国。第二年,泰国国王参烈昭毗牙遣使来华访问。从此,两国使者来往不断,关系很好。本文叙述有明一代中国与泰国友好交往的盛况。  相似文献   

13.
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是由泰国京华银行董事长、泰国著名侨领郑午楼先生发起(并捐巨资1亿泰铢)、泰华社团大力出资赞助创办的.1992年经泰国政府批准,该校成为享有与泰国其它大学同等地位的高等学校.泰国国王亲自为华侨崇圣大学颁赐泰文校名.1994年3月24日国王亲临大学校园,主持学校揭幕仪式.这一天被华侨崇圣大学定为校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试图就在泰华人在泰国经济制度下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文中所说的,“华人”,是指原先来自中国,后来在泰国定居,具有中国血统的泰国人。 寻求庇荫的华人 从古时起,暹中两国就有着十分良好的关系。据经济史记载,尤其是两国在贸易方面的往来,从素可泰皇朝到曼谷皇朝,以大帆船为交通工具进行商业活动为时已经很久了。其中虽有中断,也只是由于两国政治风云变幻所致。总之,过去的一百年来,暹中  相似文献   

15.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今,泰华文学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历尽艰辛,终于跻身于泰国文学之林,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泰华文学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与泰国金融危机的异同徐世澄1994年年底和1995年年初,墨西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两年半后,1997年7月初,泰国也发生了金融危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墨西哥已迅速克服危机,并在1997年成为拉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泰国的金融危...  相似文献   

17.
在泰国,盘谷银行第三任总裁陈有汉被誉为泰国的“金融巨擘”。现年67岁的陈有汉在就任盘谷银行总裁的12年间,该银行的事业蒸蒸日上,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私营商业银行。盘谷银行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所取得的业绩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为“陈有汉时代”。 陈有汉,祖籍广东省潮阳县,1934年2月出生于泰国曼谷,是盘谷银行创始人陈弼臣之次子。由于父亲担心子女失去中国文化,陈有汉六岁时随母回国读书。他先后在广东汕头普益社小学、聿怀中学读书。由于战争爆发,陈有汉到香港南桥中学、圣士提芳英文学校继续求学,…  相似文献   

18.
交易费用与创新收益之比较决定了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的过程。我国现行的金融体 制是从传统计划型金融体制演变而来的, 是在企业高负债率、高不良资产率和低资本充足率的情况 下逐步演化而形成的。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我国金融体制变迁中的交易费用的变化, 可以看出, 我 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金融效率提高的原因在于参与经济活动的博弈双方的外在环境发生了变 化, 政府部门不再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金融交易活动, 而是按照“有利比赛”的原则以“裁判”的身 份进行宏观调控, 从而使博弈双方的策略空间、策略方式及均衡结果也都相应发生变化。这说明当 前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不断的金融体制创新以减少金融交易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金融体制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改革应注重吸收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发展经验,而不能仅仅以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为蓝本进行设计。特别是韩国的“金融真名制”对于解决我国储蓄存款中公款私存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残酷的亚洲金融危机记者:蔡博士,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但沉重地打击了东南亚各国及韩国的经济,而且,给这些国家的金融业带来了“灭顶之灾”。请你介绍一下“受灾”情况。蔡博士:1997年末在印尼政府宣布关闭16家银行之后,泰国政府宣布关闭56家金融机构,“关、停、并、转”整编成6-7个金融集团。在新加坡,2家中型银行相互兼并,几家大银行因为对印尼等国家投资的坏帐所拖累,也有大型兼并之可能。更有甚者,泰国的4家商业银行,为求生存而转向欧美及台湾资本谋求“注资入股”,却因买方发现这几家银行的坏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