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家可否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这是一个具有较大争议性的问题。从应然的角度看,只要国家实施了恐怖主义行为,就理所当然构成恐怖主义犯罪,并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但从实然的角度看,由于各国对此存在严重分歧,加之目前国际刑法还没有追究国家刑事责任的机制,因而将国家视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还存在许多实际的困难。另从国内层面看,由于国家间是平等的,平等者之间无管辖,因而通过一个国家的国内刑法体系来界定国家实施的恐怖主义犯罪,并追究国家的刑事责任,也是没有法理根据的。围绕国家作为恐怖主义犯罪主体问题,国际社会正在进行一场法律斗争,这场斗争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际恐怖主义与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健军 《法学论坛》2000,15(3):93-100
恐怖主义行为是目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之一,它严重危害了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控制国际恐怖主义需要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使各国承担不得庇护恐怖主义分子的义务.然而各国所追求的政治利益并不相同,对恐怖主义采取的措施也不一致.现在国际法中虽然尚未形成将恐怖主义完全排除在政治罪的概念之外的习惯法规则,但是无论国家是否承担了条约义务,其庇护恐怖主义分子的权利都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问题,国际社会在对全面反恐公约草案的讨论审议中有过激烈的冲突和对抗.目前,关于该问题的争议实际上只剩下一个难题,即国家行为和民族解放运动应不应当被排除在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之外.从恐怖主义犯罪实际情况看,不乏国家和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支持、资助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甚至直接参与、实施恐怖活动的情况.总之,不论行为者是谁,在任何情况下针对平民的攻击都应视为恐怖主义罪行.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际法律文件,只有在一国违背的国际义务是对整个国际社会所承担的义务,而该义务属于国际强行法规范所规定的义务,国际法才可能将该行为规定为国际犯罪。国家犯罪概念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界定国际犯罪与国家行为。国家犯罪是以国家作为犯罪主体的国际犯罪;国际犯罪是危害国际社会,为国际刑事规范所禁止,且应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行为。因此,国家犯罪是一种国家行为,只有国家行为所违背的义务对保护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至关重要,并被国际法明确规定违背该项义务的行为是犯罪时,才构成国家犯罪。  相似文献   

5.
当前,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对人类和平与发展影响日益严重的毒瘤,国际社会一直关注着其发展动向,学界对恐怖主义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深入,其中恐怖主义定义的界定是众多学者争执不下的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围绕恐怖主义定义所产生的争议,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恐怖主义所表现的特征,以期能对反恐实践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 1”事件已经过去近二年了 ,但它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带来的冲击却是全方位的 ,影响是深刻的。“9·1 1”事件在国际法上的性质、针对恐怖主义行使“自卫权”的问题、“非国家行动者”的行为与国家责任的问题和对恐怖分子的刑事责任的追究问题等都需要认真地研究。  相似文献   

7.
董箫 《中国律师》2008,(2):75-77
国家责任指国家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国际法律责任。凡违反国际法所赋予该当事国义务的行为都是国际不法行为,违法国必须为此承担法律上的后果,即法律责任。国家责任是现代国际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保证各国及其他国际法主体遵守国际法规范的必要法律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否定国家责任将毁灭国际法,因为否定就实施不法行为所应负的责任,也就取消了各国按照国际法行事的义务。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8.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以及国际反恐实践的局限使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界定颇为必要。我国界定国际恐怖主义应以描述加列举的方式给出立法定义、以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否定为价值评判、以非法组织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实施主体、以普通平民为主要恐怖暴力对象、以秘密和极端为暴力的行为方式,以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意识形态为行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 ,像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本土上重要政府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物以及使上千无辜生命丧生的“9·1 1”等令世人震惊的恐怖主义事件不断发生。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稳定、国家间正常关系和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以后,反对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均通过加入国际公约、完善国内法来打击恐怖主义,有关恐怖主义的一些热点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如何完善国际法律制度,如何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如何协调各国对恐怖主义活动的认定及惩治方面的分歧等问题仍然值得学者们进一步反思与研究。本期热点笔谈组织了有关反对恐怖主义专题,希望通过学者们对反对恐怖主义、全球法制建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为学界提供研究反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不同视角,也希望对我国反对恐怖主义决策的选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以后,反对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均通过加入国际公约、完善国内法来打击恐怖主义,有关恐怖主义的一些热点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如何完善国际法律制度,如何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如何协调各国对恐怖主义活动的认定及惩治方面的分歧等问题仍然值得学者们进一步反思与研究。本期热点笔谈组织了有关反对恐怖主义专题,希望通过学者们对反对恐怖主义、全球法制建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为学界提供研究反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不同视角,也希望对我国反对恐怖主义决策的选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以后,反对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均通过加入国际公约、完善国内法来打击恐怖主义,有关恐怖主义的一些热点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如何完善国际法律制度,如何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如何协调各国对恐怖主义活动的认定及惩治方面的分歧等问题仍然值得学者们进一步反思与研究。本期热点笔谈组织了有关反对恐怖主义专题,希望通过学者们对反对恐怖主义、全球法制建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为学界提供研究反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不同视角,也希望对我国反对恐怖主义决策的选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以后,反对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均通过加入国际公约、完善国内法来打击恐怖主义,有关恐怖主义的一些热点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如何完善国际法律制度,如何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如何协调各国对恐怖主义活动的认定及惩治方面的分歧等问题仍然值得学者们进一步反思与研究。本期热点笔谈组织了有关反对恐怖主义专题,希望通过学者们对反对恐怖主义、全球法制建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为学界提供研究反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不同视角,也希望对我国反对恐怖主义决策的选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强  沈洁明 《政法学刊》2004,21(3):17-19
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成为影响地区与世界安全局势的顽疾。恐怖主义的核心特性是追求政治目的与利益并实施或威胁使用暴力。恐怖主义常假借宗教名义,或以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意识形态为其思想基础。现代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萌生与发展极具影响,为恐怖主义提供存在的客观环境。反恐怖主义必须着眼于事前预防恐怖主义行为的萌生和事后侦查打击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两大方面,确立反恐怖主义的原则与机制,构建反恐怖情报网络,强化反恐怖侦破工作,加强反恐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任俊 《法制与社会》2010,(22):255-256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恐怖主义获得了国际上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暴力活动方式随着人类政治生活产生而随之变化,以国家为主体的恐怖主义犯罪成为国际反恐进程中的棘手难题。由于国家是抽象主体,导致在国家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很多围绕国家主体的问题。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刑事责任视角出发对国家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要件进行一个重构。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以后,反对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均通过加入国际公约、完善国内法来打击恐怖主义,有关恐怖主义的一些熟点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如何完善国际法律制度,如何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如何协调各国对恐怖主义活动的认定及惩治方面的分歧等问题仍然值得学者们进一步反思与研究。本期热点笔谈组织了有关反对恐怖主义专题,希望通过学者们对反对恐怖主义、全球法制建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为学界提供研究反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不同视角,也希望对我国反对恐怖主义决策的选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反恐怖主义:国际法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否 (或如何 )对恐怖主义一词作出权威界定并使该罪行“非政治化” ,是国际法在反恐怖主义领域所面临的两大难题 ,它们凸现了国际法在该领域的发展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朱樱 《法制与社会》2014,(2):143-143,150
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反恐战争成为国际焦点,特别是布什政府抛出所谓的"预防性先发制人"战略,在反恐道路上推行单边霸权主义的作法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成为国际法领域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对国际法主体的界定标准及其内容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国际法学界在论及国际法主体问题时,众多学者都有一个一致的认识,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是国际法的主体,个人不是国际法的主体。而支持这一认识的对国际法主体的界定标准通常也从下列三方面加以规定:第一,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关  相似文献   

20.
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法上的使用武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回击往往是使用武力。《联合国宪章》第 2条确立了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但按照现行国际法 ,国家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 :一是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 ;二是国家行使自卫权。本文以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为例 ,论述了国家使用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法基础 ,以及在使用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时在国际法上受到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