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王敬 《瞭望》1984,(3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延安文萃》,是从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的大量文章中选编出来的。全书分《整风篇》、《奋斗篇》、《文苑篇》、《随感篇》、《英雄篇》五部分。有人说这是一部史诗般的文集,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否如此,读者自有公断。这里要介绍的,是此书编选过程中,一些健在的革命前辈在校阅文稿时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学风。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客观过程的记录。它不能任意涂抹或修改。尊重历史,也就是尊重客观实际。革命前辈在校阅自己的文稿时,以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坛上,许杰先生应该说是一位“耆宿”了。 今年八十二岁的许杰是硕果仅存的“文学研究会”会员之一,也是当年与鲁迅先生交往较多的一位前辈文学家。早在一九二四年,他就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短篇小说。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曾称道许杰的《惨雾》,说它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近几年来,他创作是不弄了,主要写点理论研究文章。他的散文选集、小说选集已经出版,今年陕西人民出版社还将出版《许杰文艺论文集》。他说得很风趣:“大概人老了,朋友们就要考虑帮他办后  相似文献   

3.
张静  姚运标 《学理论》2013,(3):173-174
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将他的教育观荟萃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其中谈到了爱的教育思想,爱的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在爱的教育中他将亲子之爱与性爱做了区分,以及提出了爱的教育思想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爱的异议。同时他倡导爱的教育要尊重儿童,不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家庭中要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宏一 《党政论坛》2008,(16):30-31
最近听友人许君说起,有一位前辈,在回忆往事的文章里,提到小时候有一次去买桔子,出门前,母亲教他如何挑选好的桔子,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母亲最后说的一句话:“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那位前辈感叹地说,他母亲虽然不识字,但这句话,便够他受用一辈子。  相似文献   

5.
画家黄永玉常常妙语隽人,有一次他说:“母鸡下了蛋一定要翘起尾巴得意地叫唤几声。可是老何做了工作从不爱吭声。”笑话毕竟是笑话,但他对老画家何海霞的褒扬之意溢于言表。不久前,海霞老人的画展在中国画研究院陈列室举行。看了《松涛半似雨》、《日照群峰生紫烟》等一幅幅厚重坚劲,气息清新的佳作,无不为他深厚的功力和孜孜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古代有不少关于孝敬父母的理论论述。我国最早一部论述家庭伦理道德的专著《孝经》中,说:“孝者,德之本。”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不爱,还能期望他去爱社会上其他的人,去为社会奉献自己吗?过去说“忠臣出于孝悌之家”,并非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7.
学一点爱抚管理学“爱你的职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这是欧美发达国家许多企业家提出的一项管理新原则,名曰“爱抚管理学”。厂长管理企业不仅要抓物质生产,而且要抓思想工作,要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抓人的素质的提高,为此,提倡厂长、经理学一点“爱抚管...  相似文献   

8.
自从黄济人同他的两部文学作品——《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和《崩溃》连在一起之后,人们不由对他作着种种推测。有人说,“黄济人”很象个民主人士的名字。有人说,顾名思人,黄济人当是老态龙钟的国民党内幕知情人。于是,有人尊称他为“老先生”。然而,推测失实。见了他面的人难免要惊讶他竟如此年轻:今年才三十七岁。以他的年龄和阅历,何以能写出《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和《崩溃》这类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Siri是什么     
在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人工智能》中,小男孩“大卫”是一个智能机器人,由于人类打开了他的“情感开关”,他懂得了如何去“爱”。然而,拥有“爱”的机器人无法被机器人和人类接受,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把握《宣言》的基本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李兴耕《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到,《共产党宣言》是他的“入门老师”。他说,“学马列要精,学管用的。”《宣言》就是每一位共产党人必读的“精...  相似文献   

11.
爱晚亭记     
正 在美国洛杉矶探亲的符梦麟先生 ,从《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看到“李双双”和她的儿女亲家、退休教师顾毓青创办爱晚亭敬老院的报道 ,心想 ,我回上海以后 ,一个人在家里住 ,难免冷清寂寞 ,何不去找“李双双”呢?他显然是看过张瑞芳主演的电影《李双双》并留下难忘印象的。于是 ,他就叫上海的朋友去爱晚亭敬老院预订个位子。符老回到上海 ,来到爱晚亭敬老院 ,一看就很满意 ,尤其为张瑞芳年过八旬 ,还这样热心为老年人服务而感动。他对顾毓青院长说 ,你为了办这敬老院 ,把自家的房子都卖掉了 ,就在敬老院一间最差房间里住 ,实在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2.
谈起捷克斯洛伐克,人们自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不朽著作《绞刑架下的报告》及其作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尤利乌斯·伏契克。“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呀!”这是伏契克所著《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的结语,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箴言。它充分表明伏契克对人民深沉的爱和对敌人刻骨的仇恨。为使年轻一代铭记伏契克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操,以鼓舞他们很好  相似文献   

13.
在党中央不断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今天,读一读《周恩来选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我们倍感亲切。一九五六年一月,周恩来同志就指出:“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他还说:“我们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除了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劳动以外,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积极劳动”,“革命需要吸收知识分子,建设尤其需要吸收知识分子。”当  相似文献   

14.
谢云 《瞭望》1988,(44)
近年来,刘甲同志竭力倡言“新基调杂文”并出版了《新基调杂文创作谈》。何谓“新基调杂文”?从他一篇文章的题目:《要警惕和克服鲁迅式杂文基调的“积习”》,大致可以窥见其实质。“鲁迅式杂文基调”的“积习”,尚且要“警惕和克服”,可见这“新基调”与“鲁迅式杂文基调”对立之深,简直如冰炭之不相容。兹事体大,其中是非,非本文所能说清,姑置不论,只说他所强调的作为“新基调杂文”论重要基石的“官民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把一切为了人民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始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湖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杨泰波邓小平同志曾在为英国一家出版社出版他的文集而作的序言中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习他的著作,回顾...  相似文献   

16.
李兴濂 《各界》2013,(5):32-32
刘阿斗从父亲手上接受了江山社稷,没有管好,所以最后垮了台,亡了国。因此后人说他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但历史究竟是不是这样?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一开头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说明建国大计连一半也没有完成。又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说明刘阿斗从他父亲手中接下的绝不是金窝银窝,而是烂摊子。因而他一直爱惜民力,从不大肆折腾。  相似文献   

17.
警惕﹃艺术性﹄汇报安徽公常侃“汇报也是一门艺术。”这个“妙论”的专利权当属一名“胡乡长”,他是小小说《汇报》中的主人公。且看他的“汇报艺术”:“语调不紧不慢,语气不轻不重,还露出一副自然大方的表情”;“一边说,一边半开眼皮不时地偷视路县长的神情”;笔...  相似文献   

18.
“在已经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另外还有一些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中央农办秘书局副局长罗丹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深度贫困集中的西南、西北和中部10余省份调研发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提出了一道“加试题”。一些贫困人口收人减少、生活成本增加,困难程度加深,需要加大兜底力度、提高补助水平。  相似文献   

19.
魏天样 《理论视野》2008,(12):50-51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撰稿人卢梭,以其说真话和卓越的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而著称于世。他曾坦言:“只有对伟大,对真实,对美好的热爱才能激发起我的才情。”他在撰写《忏悔录》时说,他要“以一种没有先例的真实性来使这本回忆录成为一部无出其右的作品”。该书末尾第—句是“我说的都是真话。”为此,卢梭赢得了世人的称誉。  相似文献   

20.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