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学者谈巴西外交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7月,巴西利亚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法律系主任瓦米伦·夏贡·德阿布克尔应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的邀请来华访问,期间于7月1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作了题为“与其他拉美国家关系相比,巴西在拉美及南大西洋地缘政治中的作用”的报告,主要论述了巴西在南美洲地缘政治中的作用、巴西与美国和欧盟在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上的矛盾、巴西与中国的关系等问题,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德阿布克尔教授首先阐述了巴西在南美洲政治经济中的作用。他认为巴西的政治和经济空间在南美洲而不是整个拉美。其原因在于:南美洲…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传入巴西及遗存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化远在16世纪末已传到巴西,至今在巴西仍可找到诸多中国文化遗存以及巴西人生活习俗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影响。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与巴西之间因澳门作中介而得以沟通。中国文化传入巴西以有形文化即以实物为载体的文化为主。中国无形文化传入巴西与有形文化传入巴西并非同时起步,这种情况与中学西渐欧洲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文化对早期巴西社会的强势影响未能长久延续,这与巴西社会自19世纪中叶起开始明显西化和中国自1840年起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回顾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 ,分别处在东半球和西半球 ,相距十分遥远。但自 1 9世纪初起双方一直存在着友好往来 ,交往的历史悠久。早在 1 81 0年 ,就有几百名湖北省茶农从澳门前往里约热内卢从事茶树种植。 1 880年 8月 1日 ,中国清朝政府与巴西政府在天津签订了《中国—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条约》,并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互派使节。1 90 9年 ,中国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和公使前往里约热内卢 ,受到巴西总统的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巴关系得到了继续和快速发展。双边关系是从民间往来、首先是从经贸和文化往来开始的。 1 95 3年和 …  相似文献   

4.
秘鲁市场     
秘鲁市场张凡一、概况秘鲁共和国(REPUBLICADELPERU)位于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壤,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毗连,南与智利交界,西濒太平洋。国上面积为128.5215万平方公里,为南美洲第三大国。人口为2600万,主要是印第安人和...  相似文献   

5.
秘鲁共和国     
秘鲁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它的北部和东北部与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毗邻,东部和南部与巴西、玻利维亚、智利接壤,西南濒临太平洋。面积一百二十八万五千二百一十五平方公里,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为南美第三大国。人口一千八百万(1981年)。其中印第安人占40%,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5月2 5日北京大学巴西文化中心( Nucleo de Cultura Brasileira na Univercidade deBeijing)成立。巴西总统卢拉借访问中国之机为其揭牌并发表演讲。巴西舆论认为,这是在亚洲最重要的一所大学成立的巴西文化中心。北大是中国较早与巴西建立校际关系的学校,双方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为使中巴文化交流得到更快发展,北大领导对中心的成立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指导,巴西驻中国大使馆对此也做了大量工作。巴西桑多斯银行给予慷慨资助,使中心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巴西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厚、文化多样…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关系及其新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巴西出口额居世界出口贸易排名第23位,进口额居世界进口贸易排名第24位,对外投资位列世界第12大投资国,利用外资在世界位居第19大投资目标国.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也是中国从拉美地区进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于2005年超过德国并连续3年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国,并于2008年成为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美国,是巴西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但是,中巴之间的贸易摩擦与贸易壁垒、投资壁垒和投资环境问题影响中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反驳"中国经济威胁论",塑造良好的经贸环境,充分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构建中巴经贸合作的平台,高度重视互补性经贸合作,服务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玻利维亚共和国(REPUBLICA DE BOLIVIA)是南美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部和东部与巴西接壤,南部与巴拉圭和阿根廷为邻,西部与智利和秘鲁相连。国土面积109.8581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1991年),其中印第安人占54%。主要宗教为天主教。国  相似文献   

9.
巴西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如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巴西学者弗朗西斯科·韦福特认为:“五十年代以前,巴西资本主义只不过是出口型农业的一种补充”,而“最近二十年则是巴西资本主义得以巩固的二十年”。他的这种看法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同。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地处南美洲东部的巴西联邦共和国,领  相似文献   

10.
巴西作为距离中国遥远的国度,随着近年来与中国的经济互动以及两国对世界体系转型的共同诉求而与中国联系在一起。本文从身份与认同的视角剖析巴西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以揭示巴西对中国的认知、态度及其变迁。本文以巴西最有影响力的主流报纸《圣保罗页报》及《环球报》为分析对象,对其在1998—2012年期间的涉华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巴西在经过与中国的互动发展后,审视中国的视角发生了转变,其中经济利益发挥着主导影响;同时巴西媒体也显示了对"矛盾中国"的认同趋向以及整体较为积极的认同态度。本文还分析了在世界体系变动影响下巴西媒体认同中国的世界框架以及影响巴西认同的主体因素。最终结论认为两国互动改变了相互的身份以及巴西对中国的认同,但互动的深入会使认同进一步复杂化;两国对世界体系转型的共同诉求赋予两国集体身份的色彩,但体系转型的渐变也增加了认同的复杂性。目前两国正在迈向基于权力结构、制度和社会学习的共同体发展阶段,仍需要长期的良性互信实践来构建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思想史和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审视巴西和拉丁美洲的关系。学界曾普遍认为"拉丁美洲"概念最先是由法国人提出的,但事实上,为了强调共同拥有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一些旅居巴黎的西属美洲作家和知识分子早就已经开始使用"拉丁美洲"这种说法了。在取得独立后的1个多世纪里,无论是西属美洲学界还是各共和国政府,都没有将巴西看作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而同一时期,巴西政府与学界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欧洲并从1889年以后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美国。冷战期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逐渐将巴西纳入"拉丁美洲"概念,但巴西学界和政府仍不认为巴西是该地区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美国与巴西间维持了一种特殊的同盟关系,但二战以后,美国既没有帮助巴西获得其所期盼的政治地位,也没有继续向它提供特殊的经济援助。深感失望的巴西政府开始推行旨在增进与南美洲各邻国关系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国考古文化编年,中华文明应始于公元前3000多年,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但传统的文学史观中华文明史只是从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算起,考古学的物证也是把距今4000年前的文化作为文明的起点。那么,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考古物证究竟在哪里呢?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都在苦苦地探索着。一个理想、一个信念始终支撑着他们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里程,终于在1980年代,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与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撩开了红山文化的面纱,发现了中华文明的源头,追寻到了中华民族的根。  相似文献   

13.
巴西纪行     
一由秘鲁的利马到巴西的圣保罗,空中飞行时间四个半小时,圣保罗与北京的时差为11小时。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濒大西洋,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居民大部分生活在东南沿海各州,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圣保罗市建于1554年,是巴西也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面积1493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人,列为世界第三大城市。我们到圣保罗市当天即拜访了巴西侨报社,参观了报社并座谈。这是一家最受华侨欢迎的中文报纸,由于广东老乡比较多,加上广东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所以专门设了“广东新闻专版”,很受欢迎。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是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两国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相似的。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政治互信逐步加深,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高层交往和对话日益频繁,彼此在国际事务中保持沟通和协调。在中资企业走进巴西方面,当地华商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可以为中国企业走进其它拉美国家提供重要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5月6-7日,由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主办、澳门亚太拉美交流促进会协办的"金砖国家组织机制化与澳门平台角色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澳门举行。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美国、英国、葡萄牙、中国内地和澳门的近30位专家、学者与会,就"金砖组织机制化研究"、"金砖组织机制化与合作"、"国家视角下的金砖组织机制化合作"、"澳门在金砖组织机制化中发挥的角色与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02-108,114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和巴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航天领域开展了较为密切的合作。美国积极寻求与巴西的航天合作不仅出于维护太空安全以及占据世界航天技术制高点的需要,还希望借此加强与巴西的关系以维持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对巴西而言,与美国的合作是提升本国航天实力的现实需求,是发展本国经济、凸显巴西拉美大国地位的必然选择。巴美两国在航天实力上的优势互补也推动了两国的航天合作。两国在国际空间站建设以及阿尔坎塔拉基地的使用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合作,并通过双边合作机构及相关对话机制来加强合作。美巴航天合作客观上促进了双方的科技进步,但也使得巴西更加依赖于美国的航天技术,对巴西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美国与巴西的航天合作为中国与巴西的航天合作提供了一些启示,即中巴两国不仅要扩大航天合作领域,加强航天机制建设,还要促进科技合作与经贸合作的有机结合,增强两国航天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两国航天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不对称问题,巴西政府及部分学者表示严重忧虑,担心中巴贸易会使巴西经济重新回到单纯依靠大宗商品出口的时代,中国向巴西出口廉价工业品会冲击巴西的工业竞争力。显然,这种担忧是没有充分理由的。中巴贸易发展不仅不会损及巴西利益,反而更加有利于巴西的经济发展。中巴两国应努力消除在双边贸易不对称问题上的争议和干扰,不断促进双边贸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与南美洲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IIRSA)在多方面存在理念契合。秘鲁和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各重点领域合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两国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自贸协定。秘鲁政府提出将陆路基础设施的战略连接列入"一体化倡议"的优先项目,旨在成为南美连接亚太的枢纽,同时促进南美洲特别是与巴西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一带一路"倡议与南美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合作潜力巨大,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难题。以秘鲁为例,存在地缘利益的考量、量化项目收益、社会环境影响评估、投资规模对财政结构的影响等障碍,目前尚不具备条件来推动项目的实施。从长远考虑,深入开展以秘鲁为枢纽的跨太平洋海上直航和海底光缆建设以及扩大空中连接的可行性研究,将为秘中关系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秘鲁应明确自己的目标,开放政府部门与商界、学界的对话渠道,研究最佳战略和措施,以秘鲁为切入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延伸到整个南美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年来努力深化与巴西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坚持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在石油领域的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得到再升级.中巴石油合作现已取得多元化、多层次的长足进展,但未来仍存在诸多应予重视的障碍与挑战.中巴石油合作与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具有坚实而持久的合作基础.展望未来,中巴两国石油合作应更加注重合作的良性发展,深入挖掘合作潜力,进一步夯实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