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杰 《学习与实践》2009,(1):166-168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深蔓延的形势下,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江岸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项目建设、真心服务企业等积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和就业的影响,帮助困难企业稳定用工岗位,稳定就业局势,去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明确提出“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大》2010,(6):58-59
2009年以来,宁夏各级财政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先后出台了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等相应措施,切实创新财政扶持企业发展投入方式,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海南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如何?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近期开展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对海南近九成中小型工业企业产生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来料加工类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然而可喜的是九成以上企业在危机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困境中奋力前行,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到危机中不裁员。但金融危机也造成企业产品市场需求不旺、销售渠道变窄、产品价格下降、订单减少、资金短缺等困境。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台商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河南台商也不例外。然而,以王广亚、王任生、王永庆为代表的台商却带领企业在危机中逆流而上,积极应对,化危机为机遇,实现了金融危机中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我们姑且把这三位王姓台商在河南发展壮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王赛文  黄伟 《当代广西》2009,(13):28-28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力保企业发展,容县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结合“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党组织服务年”活动,推行以领导抓协调、组建专业队伍、建立效能档案为主要措施的“保姆式”跟踪服务制度,积极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不少企业陷于困境甚至倒闭破产。但是也有不少地区部分外资企业的生产出口出现逆势飘红的现象。以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地区惠阳为例,对逆势飘红现象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到四点启示:加快外资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自主生存能力,是应对危机的治本之策;坚决落实企业减负政策,提高政府行政绩效,是应对危机的有效途径;狠抓招商引资,力推新上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危机的信心支撑;积极化解用工难、贷款难问题,为企业提供要素资源保障,是应对危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群众》2009,(4):F0003-F0003
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是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总资产600亿元.下辖37个全资和控股企业。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的挑战,努力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在机遇中寻找胜机。按照“好中求快、变大为强”的战略方向,坚持“三大主业”——科学发展能源基础产业、创新完善现代金融业、积极推进不动产业;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1,(5):38-39
4月初,大陆国台办在广尔东莞召开“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经验交流会”,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涉台官员皆与会,针对协助台资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及辅导转型升级等交换意见。国台办采取具体行动积极推动大陆台商转型升级,凸显出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正面临与日俱增的问题与困难,如何加强协助大陆台商化危机为转机,实为两岸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伟来灯饰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室外灯具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在董事长高宇洲的领导下,积极应对,力争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1.
近几个月来,江西省各级统战部门充分发挥统战优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帮助非公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努力保持非公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给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带来的挑战确实严峻。特别是我省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外向度高,加之非公企业自身经济综合实力不是很强,所面临的形势就更加严峻。对此,福建省政府、各级工商联、广大企业家紧紧扭住发展,树立信心,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徐士元 《理论月刊》2004,(8):156-157
危机管理就是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的目的。资源型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必要性。资源型企业主要存在寿命危机、战略危机、安全危机和环境危机等。要通过创新实现集约式持续发展、多角化经营、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储备、资源型企业与资源型城市协同发展等模式,开展资源型企业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日渐散尽的背景下,探讨如何深入推进企业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襄樊市作为一个中部内陆城市,自2007年以来,率先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教育活动,积极推动企业公民诚信道德理念在襄樊的传播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中央文明办和湖北省文明委等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泉州开发区在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方面建设“三个基地”。一是建设非公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基地。一方面引导非公企业开展理论研究探索,举办了“改革开放30周年非公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国际金融危机下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等活动20多场次,拓宽了非公经济人士的经营思路。另一方面积极鼓励非公企业设立理论研究机构,牵线搭桥使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6.
“在危机中接受考验、在危机中发挥作用”,面对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企业效益回落、出口形势严峻、资金紧张等许多新问题,奉贤区金汇镇党委迅速作出部署,及时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帮助企业破解生产经营难题,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17.
王平 《群众》2012,(1):73-74
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种种迹象显示,温州已成为实体经济“空心化”和民间金融“高利贷化”的重灾区。为防止危机蔓延带来巨大负效应,江苏应从自身的视角对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的最大推手、深层原因和防范危机的对策等进行多维度的透视。  相似文献   

18.
杨栩  ;黄亮华 《求索》2008,(9):32-34
企业管理团队集体离职是企业危机管理中的热点问题,集体离职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安全、员工士气、企业形象等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本文依据社会学和行为学研究领域中的集体行动成因相关理论,探究了集体离职危机的形成机理,并结合集体离职的共同意识形成和离职动员结构,提出了企业管理团队集体离职危机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10,(1):35-36
2009年,钟祥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着力培植壮大磷化下、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等三大支柱产业。初步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6亿元,同比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0%;规模企业267家,净增61家;财政总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为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动力,近日,沁阳市政协领导班子及各委室主任先后深入所联系的企业,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大走访大调研,调研组建议:进一步利用好中央、省、市出台的扩大内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二是积极制定自救措施,挖潜增效,在危机中找商机;三是积极调整优化结构,科学规划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