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国,任何政府官员和公务员都需要接受各方的监督,而且不管职位高低,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和行政责任。在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中,即便不是直接责任人,相关官员也要由行政法院依法调查和追究行政责任。独特完备的行政司法体系法国的行政法学在西方国家中发展最早,内容比较丰富和充实,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备的法律体系。行政法对行政行为、行政组织、治安、公共事业、责任和行政诉讼等都有具体的规范,既规定了行政权力机关的职能、行政活动的方式,也规定了对行政活动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的责任。在行政责任中,须分清行政权力机关和公务员的责…  相似文献   

2.
问责制:责任政府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行政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责任体系。行政权力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在法律的边界内活动。政府在得到授权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公共官员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过失或不当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这是责任政府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3.
《前线》1984,(12)
法律责任是指人们对自己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制裁是指对违反国家法律者所采取的惩罚措施。法律责任根据违反不同性质的法规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由而产生的法律制裁包括: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  相似文献   

4.
行政责任由谁承担?行政责任实行单罚还是双罚制?违法抽象行政行为应否承担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如何?是行政责任领域长期令人困惑的几个问题.本文试就这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对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务员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违反行政机关内部纪律而采取的强制性制裁措施,是行政机关对内部人员作出的内部行政制裁行为。这种行为不涉及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只能向作出决定的机关及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申诉,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应受到惩罚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的行政制裁,由各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赋予…  相似文献   

6.
传统视域下,为实现行政人员责任总倾向于以“人性善“、“人性恶“作为逻辑思考起点,从而得出“制度论“和“道德论“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单一的理解维度并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使得行政责任所不可避免的逻辑困境和矛盾冲突不经意地被忽视了。行政责任的内在逻辑悖论和自相矛盾的行为选择,从根本上抑制了整齐划一的行政责任体系的形成,也限制了行政人员负责任的行为,增加了行政责任回归的难度。调整一下视角,以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作为分析的视角,从权利、组织、体制三维度审视,揭示行政人员责任实现的基本困境,顺着其内在理路和意蕴的领悟,找到实现行政人员责任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正确及时解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发生的行政争议,开拓了有效的法律渠道。与此同时,不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是行政机关以及人民法院,都不能忽视继续发挥行政复议的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某个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具体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诉,由接受申诉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  相似文献   

8.
加强行政责任伦理建设是降低行政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行政责任伦理与行政成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行政责任伦理的特征体现在政治性与社会性、权力与责任、个体责任伦理与群体责任伦理等三者的统一。从行政责任伦理角度探讨控制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主要方式是:加强公务员个体责任伦理建设,构建行政责任伦理制度伦理,构建责任型行政管理机制,加强行政责任伦理监督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行政责任的实现:行政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天然具有伦理的内蕴。而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学的核心 ,实现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最后提出了强化行政责任、建设我国行政伦理体系的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汪晓萍 《理论导报》2010,(10):31-32
<正>一、"同体问责"的现状"问责"即追究责任。所谓"同体问责",是指政府官员在发生了违法违纪的乱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政行为时,由上级政府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的一种机制。目前,对政府官员的问责主要是"上问下"的"同体问责"。由于这种问责是在政府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进行,缺乏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参与,从而导致人民群众即使不满意政府官员乱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也难以直接追究其法律责任。而人民群众对某些政府官员的不负责任行为的追责意愿,也只能依赖或者等待政府的上级部门对下级进行问责监管。  相似文献   

11.
行政准法律行为作为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当行政准法律行为影响到行政相对人时,会有怎样的行政准法律行为行政准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有行政证明,行政确认,行政登记;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是其法律效力;而行政准法律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解读行政许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认真学习贯彻这部法律,对于推进依法行政至关重要。一、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第一,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的行为。第二,行  相似文献   

13.
依法行政的制度基础包括依法行政的方法制度基础和依法行政的制约制度基础。尊重人性、宪法和市场经济规律,是依法行政的方法制度基础。行政权力制约、行政程序制约和行政责任制约,是依法行政的制约制度基础。依法行政的非制度基础包括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基础和依法行政的法律信仰基础。  相似文献   

14.
行政责任有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之分。就理论上而言,主客观责任会发生冲突,这些冲突主要有: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实证调查的结果也印证了前述观点,即无论是应然还是实然状态,行政人员都把对国家、制度、法律和对上级的客观责任摆在首位,使主观责任服从于客观责任。由于主客观责任是辩证统一的,要实现行政人员行政责任的统一,就应该结合外部和内部控制手段,对客观责任进行监督,对主观责任进行激发,唤醒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18):43-43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签署法律,对再次恢复入境权、被驱逐出境或行政驱逐的外国公民实行为期10年的入境限制。这里指的是对三年内在俄罗斯境内两次或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实行入境限制。该法律建议首次被判行政驱逐出境、驱逐出境的外国公民5年内禁止进入俄罗斯国境,  相似文献   

16.
杨艳 《探索》2012,(2):66-71
传统行政主体理论受"机关"或"组织"视角的局限,导致行政责任主体的相互错位。随着服务行政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生成,传统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愈发明显。服务行政的本质在于政府行政的伦理再造和道德重构,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必须把行政人员的道德化纳入制度设计之中。行政人员的道德化旨在促进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生成,其现实的建构过程是行政人员交互主体性之人本质的最终实现。独立人格的重构功能不仅体现在对行政主体内涵及范围的界定上,且将赋予行政人员一种全新的形象,保证行政行为和行政责任的实现不再停留于表面。  相似文献   

17.
刘鹤 《理论学刊》2005,(1):94-95
相对行为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受传统的行政法理论的影响 ,在行政法学研究中 ,学者们往往对行政主体和行政行为的研究较为关注 ,而对行政相对人和相对人行为却有所忽视 ,实际上 ,由于相对人行为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行政行为得以形成的前提 ,并构成实施行政法律规范的最根本动力 ,因此 ,深入研究相对人行为对于丰富行政法学理论 ,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准确执法也具有重要意义。一、相对行为的概念行为作为社会关系的中介受到不同社会规范的调整 ,受社会道德调整的行为是道德行为 ,受法律调整的行为则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又可根据其所受…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事实行为与相关行为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后,行政事实行为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才被真正认识。加强对行政事实行为与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是正确适用行政侵权责任法律规范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推动行政法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也是为将来在《行政诉讼法》修改时增加一种确认判决形式提供理论依据。行政事实行为是与行政法律行为相对应的概念,其与行政法律行为、违法行政行为、民事事实行为等相关行为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刘文忠  王绿瑛 《新视野》2005,3(1):52-54
行政相对人是指直接参与行政过程并且其实质利益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主体。在整个行政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角色, 整个现代行政过程中都充斥着行政相对人积极主动的法律行为,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影响着行政过程的启动、运行甚至结果,行政相对人不依附于行政主体而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人格,是行政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协作者,而不是行政行为的客体。  相似文献   

20.
《正气》2000,(8)
3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取代已实行了多年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新的司法解释扩大了“民告官”的受案范围 ,将行政确认行为、行政合同行为、行政事实行为纳入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确认行为是行政管理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法律事实 ,依法予以确定、登记、批准、鉴证和鉴定的行政法律行为。如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 ,土地使用权、所有权 ,专利权 ,商标专用权及行政合同的效力的确认等行为。公民对行政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