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民法制度特别是民事主体制度。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由民法的特点尤其是民事主体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决定的。发展南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市场法律机制市场经济并非独立的经济形态,而仅仅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机制模式。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商品经济,是多元化平等主体自由经营,以市场为基本的资源配置手段调节商品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都带有商品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国或者福利国是近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二战之后各国竞相将其纳入宪法之中并成为现当代世界宪法发展的趋势。宪法中的社会国透过对人人享有人性尊严的生活得以保障来追求社会正义,社会国要求国家在人民的同意之下,针对全体民众而非仅仅弱势群体进行积极的作为。社会国原则是一项纲领性的宪法规范,也是一项客观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3.
执行难透视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寻求法律保护,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那神圣法律条文上所给予的种种“承诺”,而是更强烈地要求将生效的法律文书予以兑现。可是,一些在诉讼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讨得“说法”的人们,当他们手捧判决书,感天谢地,一番欣喜之后,他们得到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魏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确立和建设过程中,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是我们迈向"法制完备、社会进步"目标的一项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法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律师的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实际上是经济法制化的过程,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治国方略,更是为经济法制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诚信等属性,必然在客观上要求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律师这一职业的出现正适应了这一要求,律师对市场经济沟通和监督职能作用的履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促进和保障。在诉讼活动中,律师的参与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律师作为熟悉法律、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国家认可的专业人员,在其职业…  相似文献   

6.
司法案件分为一般案件和疑难案件,一般案件就是直接适用法律规则就能得出可接受性结论的案件,绝大部分案件都是一般案件,都不会进入大众的视野,不会成为社会的焦点,不会聚光为舆论的中心。但是疑难案件不然,疑难案件超出了一般案件的职业性之外,它提出了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的普适性问题,而非仅仅是一个法律专业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甄增水 《法人》2004,(11):110-112
法律要解决的应该是如何使MBO的收购价格公允,在国有股(包括其他中小股东股份)受到控股股东侵害时,如何提供救济,而非在市场经济话剧舞台上,描眉画脸,夹演政治“京剧”。  相似文献   

8.
从“宝延风波”看企业兼并行为刘学灵"宝延风波"倘若被置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便不再仅仅是一个股市的炒作题材,或证券理论上的收购行为规范化的问题,而实际上是已进入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之间的企业兼并现象。转入市场经济之前,企业兼并行为在我国已有若干年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自主性要求法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制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谓法制经济,就是经济关系广泛法制化的经济,它意味着法律成为规范和调整经济生活的常规手段。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大举措。法制建设,在市场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经济运行方式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离不开法制建设。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系统,是由众多的企业、个人和其他相关组织构成的庞大、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提到项目和项目管理人们对它并不陌生。早期的项目管理、项目决策和管理主要是考虑项目的成本和进度,而往往缺乏对项目过程的有效监测和控制。致使许多项目不是成本超出计划预期,就是延误了工期,或是仅仅部分达到要求,甚至出现许多项目失败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信力建 《政府法制》2011,(29):41-41
民主不是一个绝对好的制度,仅仅是一个不那么坏的制度,所以民主有时并不是理想者的首选。 民主制度下推动社会发展的,是通过主体间的讨论和争辩获得的改良方案和政策。这一过程要求人们充分展开论据,并使政策尽可能明晰、清楚。为使这一过程较好地发挥作用,人们必须维系批判性的制度,保持个人自由并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正处在历史变革的关头,朝市场经济奔去。在这新旧体制交替之际,政府扮演何种角色至关重要。由于与西方国家步入市场经济的出发点截然不同,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不是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是政府干预过多,即在培育市场之始政府起主导作用,体制的转轨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的前提下的计划经济(而非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轨的启动力量来自国家,它不可能伴随以彻底的私有化为目的的所有权运动,而这一切将使得政府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行政权力来推行市场经济,从而加重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而一旦行政权力失控或在市场中被…  相似文献   

13.
不容忽视的关系网陈建平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始阶段,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是,政法部门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时常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受到“关系网”的种种干扰,严格执法的外部环境不佳。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法制经济,严格执法是对政法部门的基本要求,要...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江仁宝一、加强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同时,把“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能转变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方世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政府机关目前进入了转变职能、改变旧的行为模式的过程。本文试就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粗浅的见解,以期引起重视。一、政府职能转变将是长期且"痛苦"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重新找...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市场经济的运行,不但要求经济体制本身的构造要素完善,而且要求有充分的法律保障。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尤其是经济法制建设。没有同步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有序地运转。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制定各种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这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吴宏伟 《法学家》2001,(2):36-4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根本措施是要建立与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因此,在国家的经济立法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与实现国家经济职能要求完善已有的和创制新型的经济法律制度,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军队非军职人员罪案管辖权刍议崔明秀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重大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我军的编制员额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役军人和在编职工员额大大减少,而非军职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多。这些编制结构的变化和近几年军事司法实践的结果表明,现行...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法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法立法概念经济法立法是有关主体依据法定权限经过必要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修改、废止经济法的活动。从上述经济法立法概念中不难看出,经济法立法概念的核心是经济法,有什么样的经济法概念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法立法概念,要认识经济法立法概念关键是认识经济法概念。笔者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具有盲目性垄断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①很显然,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只是市场经济关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所谓的经济法立法也只是对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具有盲目性垄断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与行政司法制度的建设和改革西南政法大学文正邦,薛佐文,王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及其所引起纠纷的增多,对行政机关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程度和范围都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为此,就必须注意加强和完善行政法制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