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洪志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抛出所谓的“历史循环论”,胡诌人类迄今经历了81次以上从繁衍到毁灭的循环,现在又到了接近毁灭的“末劫时期”。“历史循环论”不仅表现出对历史常识的无知,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公然挑战。人类社会决不是象李洪志所宣称的那样从繁衍到毁灭的简单循环,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矛盾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一、“历史循环论”是历史唯心主义李洪志认为“真、善、忍”是宇宙的根本特性,“任何物质都有佛性——真善忍。那就是构成宇宙的东西”。这样,李洪志就把世界本源归结为某种精神实体,把“…  相似文献   

2.
“颜色革命”在经过了四五年的狂热之后终现原形,“变色国家”的老百姓在走过了“从失望到激动,从激动到希望,从希望到等待,从等待到忍耐,从忍耐再到失望”的全过程后,也得出了一个心酸的结论——“颜色革命”并不能创造神话。  相似文献   

3.
刘吉 《党政论坛》2012,(12):1-1
和是中华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人文理念。从哲学的“和谐”指导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到个人形象要“和气待人”、“和蔼可亲”,到家庭团结“家和万事兴”,处世准则“君子和而不同”,到商务活动“和气生财”,到治国理念“和为贵”,一直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追求“世界大同”……和的理念无所不在,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对“文明”概念的运用伴随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想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建设成为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到新时代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从文明救国、文明建国、文明治国到文明强国的叙事话语变迁。中国共产党文明话语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显示器,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其演进呈现出话语意识愈发自觉、思维渐为开阔、布局逐步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专门机构从无到有到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从创建到运行到不断完善,相关工作从起步到展开到不断深入,应急队伍从建立到发展到不断壮大,逐步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应急”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一部中国书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篆、隶、草、行、楷的字体嬗变,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风格流变,从隶书“蚕头燕尾”到米芾“八面出锋”的笔法,从“横成行、纵成列”到郑板桥“乱石铺街”的章法,无不蕴含着创新的追求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颜良成 《学理论》2009,(3):77-81
要说2008年什么词汇最红最火最流行?莫过于“山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直到岁末年初的“山寨春晚”,“山寨”红遍网络,形成了当前的“山寨文化”。  相似文献   

8.
樊金山 《党政论坛》2010,(15):33-35
从广东省领导邀网民“灌水”“拍砖”,到地方领导开博听民意;从湖南“全球寻策计划”到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问计网友;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倾听民意,到温家宝总理两次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问政于民;从两会期间的网络互动平台,到“网络问政”被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9.
即将出台的《深圳市干部学习促进办法(试行)》,对干部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与解题思路至少有三大转变:一是概念,从培训到学习,从单一培训到全面学习;二是方法,从考核到促进,从一般考核到评价促进;三是成效,从学习到工作,从促进学习到促进工作,即从促进干部学习到服务科学发展。而贯穿其中的“一根统计红线”,就是干部学习指数“晴雨表”。本文拟就干部学习指数的重要意义、基本涵义、构建原则以及指标体系构成,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题,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称作“主旨”、“意”、“主脑”等。这一概念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日语从德语Thema音译),原系音乐术语,指音乐中的“主旋律”,后来被植入到文章写作中,成为现代文论中表示“核心”意义的专门术语。长时间里,人们对主题的普遍认识基本趋同,反应到  相似文献   

11.
执政理念是执政主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并用以规范和指导执政实践的基本观点和基础理论。它集中反映了执政主体的价值取向、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大民主”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发展是硬道理”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执政理念不断演进,逐步南经验层面的模糊、  相似文献   

12.
“要致富,少生孩子多养畜”,这句口号是说人口要计划生育,牲畜则不需计划,繁殖越多越好。这种生育的一少一多,就是辩证法。 然而,如今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牲畜也要搞“计划生育”,超计划养畜要具备前提条件:只有增加草地,才能增加牲畜,反之则不准超计划阵“畜”。这是改“向草原要经济效益”为“向草原要生态效益”的变革,这种“草”“畜”平衡,也符合辩证法。 的确,辩证法无处不在:从消灭麻雀到宽容麻雀,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从毁林种粮到退耕还林,从开采地下水到爱惜地下水,它们中都有辩证法。这也是我们受到虫害、洪…  相似文献   

13.
王韧 《党政论坛》2010,(5):38-39
近年来,从“华南虎”到“躲猫猫”,从周久耕到“执法倒钩”事件等,都引起社会媒体高度关注,让政府强烈地感受到了媒体的威力,感受到传统社会治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传媒时代和信息社会,不论你是否喜欢,媒体和舆论已经必须被高度重视。如果对媒体及其特点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很可能你就把怨气撒在记者身上,对工作不利。如何成功、妥善、有效地引导和掌控舆论,已经成为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徐培华 《民主》2013,(6):13-14
中共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中共十八大报告“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再到“中国梦”发展定位,诠释的都是一个共同主题——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祝彦 《理论视野》2009,(6):43-46
陈独秀的思想和他的政治命运一样“坎坷”、“曲折”。从一个科举制度下的秀才,成为对封建主义进行猛烈抨击的民主斗士,崇拜西方的“法兰西文明”及其资产阶级民主;不久又因认识到西方民主的虚伪,而予以否定,转而追求社会主义制度及无产阶级民主;到了晚年,从超阶级、超历史的民主观出发,以“斯大林现象”为案例,又觉得资产阶级民主比无产阶级民主更加“具体”、“优越”,他的思想似乎又回到了“五四”时期对“德谟克拉西”的赞颂与肯定。从而也就形成了陈独秀“之”字形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6.
马玉忠 《党政论坛》2009,(24):25-25
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两,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外来生物“入侵者”制造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风暴”此起彼伏,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的实践,但由于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起步较晚,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制度上都处于发展阶段。党政领导干部亟需从“非规范化”向“规范化”深化,从“弹性问责”向“程序问责”转变,从“同体单一问责”向“异体多元问责”发展和从“过错问责”向“绩效问责延伸”等四方面进行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庚欣 《党政论坛》2010,(24):45-45
近来,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在中日钓鱼岛风波中的过激言谈连连见诸报端。从渔船相撞后的“歇斯底里”论,到否认“搁置”说;从日美会谈发表内容有出入,到中日会谈曲解误会影响高层会晤,让人大跌眼镜,日本国内对其批评不断。这位“60后”的日本新生政治家,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系,是日本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高坂正尧的高足。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理”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我们在分析社会发展变革问题时不可忽视的理论视阈。从马克思对“日常意识”的思考,到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概念的提出,再到列宁晚年对俄国民众“文化心理”的关注,无不体现着他们对社会心理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刻见解。今天,重温无产阶级理论家的社会心理理论,挖掘其深层的时代价值,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健雄 《党政论坛》2008,(24):31-31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新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新的变化。一是在地域上从美国延伸到欧洲,在内容上从“军事威胁”扩大到“经济威胁”和“模式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