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人自主权。实践中,企业行使用人自主权,常常限制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因此,应加强相关的立法,以真正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而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却相当落后,相当不健全。因此,要解决就业歧视应当加强反就业歧视立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积极消除就业领域中或明或暗的任何歧视,保障每一个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平等,这不仅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实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不正当的区别对待。就业歧视行为不仅限制或剥夺了平等就业权,而且直接侵害了劳动者人权而成为现代法规制的对象,所以反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在就业领域贯彻平等原则并实现社会正义。《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推进了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进程,但现有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规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已全面进入二孩时代,这项政策有效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难题,但同时也扩大了女性劳动者就业困难的局面。从我国关于就业平等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目前只有原则性规定,在法律责任、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还没有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女性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不同程度上还得不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救济,维权艰难。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和实施奖惩机制,合理分配仲裁与诉讼过程中劳资双方的举证责任,将就业性别歧视纳入法定案由,加强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有效解决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劳动者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平等就业权重构的必然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统筹城乡就业的背景下,平等就业权正全面进入决策层与立法者的视野.然而,平等就业权的后进理论与存在问题不仅使平等就业权本身陷入"系统性缺陷"的困境,也使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难以逾越权利的"鸿沟".重构平等就业权是实现我国平等就业权利法治的必由之路,任何简单地强化反就业歧视而忽视平等就业权利构建的做法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改革风险和严重后果.重构平等就业权,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其积极的理论价值和迫切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6.
"歧视"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和排斥性的特征的常见社会现象.就业歧视是指在就业领域对劳动者的不公平对待.我国当前由于用人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之间的矛盾,反就业歧视立法不足,反就业歧视执法不力等原因,致使就业领域中歧视泛滥.对此,应制定全国统一适用的<反就业歧视法>,消除就业歧视,改善我国公民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7.
近代市民社会的独立为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是把劳动关系视为纯私(民)法的调整对象的结果。对劳动者"平等"保护是自由主义正义观,在古典自然法正义观和功利主义法学和早期分析法学正义观看来,对劳动者"平等"保护,就是符合正义的。而马克思主义既肯定了劳动者"平等"保护的正义性——历史进步性,又批判其非正义性——历史局限性,这些主要集中在对近代自由主义正义的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的抽象性的揭露上。  相似文献   

8.
就业促进立法是近期我国劳动与社会立法领域的一件大事,在该法的立法起草和论证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几个焦点问题,在就业平等与反歧视方面,用人单位、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分别承担何种程度与范围的义务与责任,劳动就业灵活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建立与完善用人单位、中介组织、政府和劳动者等各就业关系主体的诚信约束机制,涉外就业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退休人员成为劳动力市场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现行法律制度只是针对法定年龄内就业的劳动者,缺乏保护退休人员就业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使退休人员就业权受到侵害。因此,我国应构建保护退休人员就业权的法律制度,使其在公正平等的前提下参与就业竞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劳工标准和国际人权法对移民工人的保护以国民待遇为基本原则。而我国现行立法限制了外籍劳动者在华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对其他劳动权利的保护应当实行平等保护。目前以限制和管理为中心的规范方式难以充分保障外籍劳动者权利的实现,我们应当建构出一套规范和保护在华外国人就业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休闲是人类生存的本质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普遍增加。但是,社会发展的不平等导致了休闲权利的不平等。劳动者在就业压力下,休闲权利不断遭到侵犯。本文探讨了休闲学的产生及其内容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休闲的目标及对我国建设新型休闲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是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稳定转移。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村劳动者在获取就业机会和其他非货币性的社会福利方面并未获得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待遇.这违背了经济法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统筹城乡就业的经济法分析,提出相关的完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管窥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歧视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危害也是有目共睹,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法治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侵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探究我国法律在对大学生平等就业权保护方面的不足,进而对其进行相关法律规制的完善,消除就业歧视,给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以切实保护,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窘境,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就是劳动者和劳动岗位的结合.就业对于劳动者而言,不仅有直接的功利意义,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意义.而女性作为劳动者在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根据宪法规定,就业权是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之一.宪法规定:“妇女在经济生活中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自由.”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企业招用工人,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种,应当招用女工.”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也强调:“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1992年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更加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作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可见,国家非常重视妇女的就业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务员"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原则使得公务员录用的公正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近年来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歧视现象因为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法规的缺失是就业歧视产生的重要原因,应从制定和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科学设置合理的招录条件和建立法律救济与公民监督的渠道等方面加强对平等就业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妇女的平等就业权是妇女劳动权的首要权利,是一项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当前对妇女就业的歧视现象相当严重,这已经成为阻碍妇女发展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妇女就业中的歧视现象,依照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依据,提出了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相当普遍,已经侵害了广大劳动者平等的劳动就业权,也对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学者们对就业歧视的定义入手,对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思考探讨我国既有规范在禁止就业歧视方面的规定存在的缺陷,建议借鉴国际公约的内容及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抓紧制定我国的《反就业歧视法》,该法应对就业歧视的概念、种类、适用范围、就业歧视行为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规定对就业歧视受害者的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就业权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是实现劳动权的基础。农民工应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但事实上农民工没有资格成为城镇国有企事业和行政单位的正式职工,许多城市在劳动就业方面对农民工设置了许多制度性门槛,城市农民工有限的劳动就业权亦受到诸多侵害。应从实现平等机会权、同工同酬权、工资支付保障权等几个方面着手实现农民工劳动就业权。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劳动保障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就业渠道拓宽、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提出了新世纪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对我们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全会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几个新问题谈一点体会。一、关于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和发展弹性就业形式问题“阶段性就业”是相对于“终生就业”而言的 ,是指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涯中 ,自愿退出社会劳动一段时间之后 ,再次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阶段性就业不同于失业 ,对劳动者而言 ,失业是非自愿…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200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制度,全方位支持创业者创业.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创业在实现劳动者自身就业的同时,可以吸纳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增加.为进一步推进河北省会的创业工作,加快省会创业型城市的建设步伐,本课题组2010年7月深入到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及就业服务局等相关部门,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就如何做好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实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