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觉得最有承受力的是女人。女人面对疾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她们想到更多的是,我的父母、家庭、孩子怎么办,我还能为他们再做些什么,我是不是还有能力做得更好,——这就是女人。但我想既然是女人,就无法选择逃避,女人该有的东西有是正常的,包括疾病。这样的话,你会更坦荡。” ——贾翠霞  相似文献   

2.
像我这样“坐办公室的”,平时忙的尽是些案头活。有空的时候,除了看报、写点东西外,就喜欢收拾自己办公桌上的玻璃台板了,一年四季总有意或无意间往台板里面塞些什么东西,也不管那些东西挤在一起是否真的好看。 有时稍稍注意一下周围同事们的台板,情况大体上差不多,或花花绿绿,或素素净净,或整齐雅致,或零乱不堪。反正,只要你有心去体味它,“看头”总有不少。 譬如说,那些在办公桌前由青春少女而渐渐老矣的女同事们,她们台板下压的东西,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有所不同。最初,或许是明星剧照,或许是自己的玉照,巩俐们、濮…  相似文献   

3.
钱这东西     
钱这东西翟永太钱是什么东西?钱是好东西,拿着钱,可以到商店买到你所需要的东西。钱又是坏东西。假若一看到钱,你眼睛就发亮,不该你点的钱,你也瞎点,不该你挣的你胡挣,超过了一定极限,它会送你到你不想去但必须去的地方去。到了那时,吃不了也得兜着走,后悔晚矣...  相似文献   

4.
苏州底女子     
《小康》2005,(5):78-78
事实上,萨义德既喝啤酒也看橄榄球;只是我无法想像,只穿着背心裤衩,悠哉悠哉的萨义德会是一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5.
今天谈女人已不属犯忌,尤其是谈公众型的女人。依现今的情形看,你过一阵不提起她们,她们甚至会找你,会娇嗔地对你说怎么把她们忘了。这些女人你不能忘,不是她们怕你把她们忘了,而是她们怕公众看不见她们,她们找你是想利用传媒。我这是听朋友说的。朋友说,那些公众型的女人在利用传媒上很有一套,把有些娱记玩于股掌,需要你了请你吃饭喝咖啡,将一些个人的小秘密或是绯闻透露给你,让你可以制造独家的花边新闻,在老总跟前露一把脸。但她们也常常颐指气使,不高兴起来照样会给你脸子看。为什么有时候记者会戳这些女人的疼处而闹得自己官司缠身,就…  相似文献   

6.
我的履历一直只有一行字——1982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到《民族工作》杂志社工作至今。一些多年不见的熟人到杂志社来,见到我时一脸的惊异:你还在这里﹖我说不清楚在这个让人极不安分的年代我为什么还会坚守这份工作,我也无法想像不编这本杂志的我会是什么样子。18个春秋,我的生活被这本刊物填得很满,让我无法顾及《民族工作》之外的世界,也来不及梦想别的什么。初进杂志社时的多数细节已经成为记忆中的空白,200多个月编编写写中的酸甜苦辣也已淡忘,但我却永远记住了曾经给予我敦敦教诲的老师:沈其荣、尹宜公、黄国益、黄佐秀、王慕如…  相似文献   

7.
现在回头想想,几乎都记不清当年是为了些什么和父母吵架,想来也不过是挨批评了觉得委屈,想要什么东西没有要来,或者其他鸡毛蒜皮的事。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总有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却被我们看得比天还大,小小的身体里也会因此迅速爆发出惊人的怒气。  相似文献   

8.
生活需要点缀,人生需要点缀——点缀得体,会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效果。然而,对于“点缀”一词,我总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隆冬走在大街上,一位好友拉住我说:“你也应该去添些金项链、金戒指什么的,好好打扮一下自己了。人到中年,富有和高贵也是一种吸引人的东西呐!”我笑而不答。说实话,这些贵重的东西我  相似文献   

9.
王艳群 《今日广西》2007,(16):30-32
要说单身的“三Z女人”平时干些什么?因为独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有大把的个人时间、也有着许多方式可以打发时间,夜生活、搜街购物、玩股票、养宠物、健身美体、社交旅游、学习进修都是她们很好的办法。但对婚姻的看法,许多人都褒贬不一,无法给自己得出完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社工平时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我被询问过许多次,相信同为社工的你也一定被问起过。网上关于社工的定义是准确而全面的,但在面对身边亲友的疑问时却无法照本宣科。为了使自己的回复简洁明了,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出过许多不同的答案——社工是帮助弱势群体的、是带老人玩的、是写稿子的、是做策划的、是办活动的……有朋友打趣说,工作时候的你成了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我想了想,虽然社工不能"拔毛成兵",但说"七十二变"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1.
农民的信念     
乡愁其实是种情愫,演变成一种关注,最后落脚为回报。它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让人们在回望、回味的时候,想想自己能改变些什么、能对家乡回报些什么。因为乡愁不仅仅是思想里的东西,而应变成实际的行动。留住家乡的青山碧水、留住老乡的质朴执着,这样乡愁就变成了一种美好的东西。我们留住了故乡,也就有了能够安放乡愁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朋友最近买了一辆100多万元的好车,只要有活动,哪怕只有三四百米远,也要开着它。朋友是苦中出身,现在做了老板,开了豪车,本想多听些他人的赞美。说也怪,别人似乎并没有将他的新车当回事,即使他有意识引导,别人也常常转移话题。我问朋友:“你想知道原因吗?”朋友说:“想知道。”我告诉他:“当你将好车开到那些老板们中间,人家可能出于好奇问一问性能、价格;当你将好车开到穷人中间,人家只会认为你是在炫耀,穷人是无钱买车的人,他们的生活跟你不在同一种水平线,你喜欢的东西他们未必喜欢,你追求的东西他们未必会去追求。”朋友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3.
记得     
琳子 《公民导刊》2007,(9):52-52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忘记,也有很多记得。对于老师的记得,是烙印在我们成长记忆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或许会在老师的节日里寄去一份问候,你或许会在某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老师写一封信,你或许什么也没做,但我们谁也无法否认对老师的那份记得。可能是一堂课。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种表情、一个手式、一声不经意的叹息……  相似文献   

14.
张涛 《北京观察》2023,(3):72-75
<正>在担任政协委员的日子里,王剑男始终在想,作为政协委员,还能再做些什么,才能让这座城市更好一点?这是一个谁也无法帮到他的问题,但我始终相信凭着他的坚持与执着,一定会有一个令人期待的答案。作为国家话剧院的一名导演,北京市政协委员王剑男这些年不是在排练,就是去排练的路上,每逢重大历史节点的纪念庆典,他经常会接到创作任务,参与一些大型活动的导演工作,  相似文献   

15.
被别人批评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不愉快的经验。遭受批评时,挫折、沮丧、愤怒等情绪会接踵而至,甚至因此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心。但如果能换个角度思考,将批评转化为激励个人成长的一种正面工具,一方面可从中获益,不失为积极进取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人际关系。一、坦然面对批评。面对他人批评,不要过于防卫,别人批评你并不表示一定是在攻击你,他可能只是在表达不同的意见而已,丢下你的武器,控制你的脾气,深呼吸放松自己,可以让你心平气和地听听对方在说些什么。如果批评一再重复出现,你需要静下心来检讨一下自己,说不定…  相似文献   

16.
197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乎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所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把这位科学家的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认为终身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培养他具有了良好的习惯。这位科学家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两头受气一个初犯的盗贼在得手几天以后到警察局自首归案了,审讯中警察不解地问道:“在你偷窃的店铺中到处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你为什么只拿了些不值钱的货物?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贼气急败坏地说:“我简直吃不消了!就因为这个,我老婆一直在数落我,我实在烦透了,才决定自首在牢里清净清净,没想到您一来又提这个碴。”没有带纸一个富翁的仆人因有事离开了他,富翁准备再雇一个仆人,他先后雇了几个女仆人,却都因为这些人去完洗手间后不洗手,富翁就辞掉了她们。后来雇到了一位妇女,她每次从洗手间出来后都洗手,富翁很是满意。有一次,富翁发现女…  相似文献   

18.
檀国柱 《台声》2013,(7):46-48
“假如拥有三天的光明,会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眼睛?当然,在我设想这一点的时候,你不妨也随着思考一下,假如你也仅剩三天光明,你最渴望用眼睛看些什么?什么是最能够吸引你眼球的东西呢?”这是盲人志愿者董丽娜在第五届海峡论坛·两岸公益论坛闭幕晚宴上朗诵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一刻200多人的宴会厅一下子陷入了沉寂,仿佛每一个人都在沉思这个简单而又深邃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女儿10岁了,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的面前来,和我聊起了“钱”这个话题——“爸爸,妈妈说钱并不是什么都能买到的,对吗?”“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非常正确,你觉得有些东西无法买到,是因为没有人卖这个东西,没有人卖,自然也就谈不上买。例如你想买一个太阳,可是因为没有人卖太阳啊,你又怎么能买到昵?  相似文献   

20.
前两天拿到一本杂志,浏览一下目录,发现一篇有关古代官场速信的文章,还真没有读过此类东西,很快翻到,此文写得真好,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作者对古代官场衙门的各种速信现象作了全面系统的批判性介绍。比如,很多衙门里都暗设有供奉精怪的大仙楼,有各种辟邪护衙的灵物,有因风水形成的吉屋与凶室,新官上任时选择什么样的时日,走什么路线,取什么方向,也有吉凶之分,进了官衙之后,还有一整套烧香路线,依次为社稷神、门神和灶神等。读了这些古代官场速信现象,你会感到很好笑,但因之史料丰富,你又会觉得很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