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宋小飞 《学理论》2014,(7):151-152
以哈尔滨市湿地文化旅游为切入点,针对依托哈尔滨湿地文化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建议问题,运用民俗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进行研究,找出湿地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湿地生态博物馆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悦 《学理论》2012,(1):57-58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因其丰富的综合功能,被称之为"地球的肾"。因此,湿地也日益显示出了作为旅游资源的广阔开发潜力。哈尔滨因其松江湿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为打造冰城夏都的城市形象,提出以"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为依托,大力开发松花江湿地旅游资源,从而实现"以江丽城、以水兴游"的新目标。主要从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入手,在探讨其开发过程中取得的系列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为确保松江湿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促进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国飞 《瞭望》2020,(19):46-47
杭州西湖区以原生态为核心,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做好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四篇文章,找到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最佳平衡点,探索了一条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之路,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先后获得国际重要湿地、国家5A级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31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6)
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成长性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但也存在诸如体制机制等问题和不足。综合分析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和优势,提出以文化旅居生活综合体和泛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为主的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同时还指出了适宜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的五个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余安琦 《学理论》2013,(15):97-98
新疆地区区域辽阔,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和可能,是我国旅游业跨世纪大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而其中新疆喀纳斯风景区是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在喀纳斯景区开发的同时,还面临着生态保护的繁重任务,也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杨春玲 《学理论》2011,(28):80-81
目前,东北亚各国积极开发冰雪旅游资源,发展冰雪旅游。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最早开展冰雪旅游的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首先分析了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北亚国家冰雪旅游发展的现状;接着又从资源、产品、品牌、管理、环境、成长、创新等方面,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竞争力;最后又着眼于东北亚区域,提出提高哈尔滨冰雪旅游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步伐的加快,大力发展创意旅游成为众多旅游城市的新选择。近年来,在"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哈尔滨旅游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从"大旅游发展格局"的视角,梳理了哈尔滨发展创意旅游的条件和优势,为哈尔滨进一步发展创意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饮食文化资源丰富,中西合璧,南北兼容,民族风味突出。开发哈尔滨的饮食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旅游满意度、开拓新的旅游热点、促进旅游发展等有重要作用。开发哈尔滨的饮食文化旅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拍摄《舌尖上的哈尔滨》美食纪录片,二是编辑出版《哈尔滨美食手册》,三是举办美食节,四是开发"美食之旅"旅游产品,五是提升餐饮企业的竞争力,六是在宣传和营销上要协同用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筑形象关系着一个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魅力的重要表现。城市建筑形象的培育和形成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城市诸建设中的基本和重要建设。哈尔滨是中国北方的大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表现较突出的城市建筑形象特色是中西合璧、冰雪文化建筑特色鲜明、教堂建筑集中的城市建筑形象。保护和培育哈尔滨城市独有的建筑形象,要唤起大家对哈尔滨独有建筑形象的保护和认知、新建筑中要注意反映和配合哈尔滨建筑形象、建设好必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标志性景区、注意气候和冰雪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9,(12)
瑞士是一个山地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滑雪资源和条件,冰雪旅游产业发达,滑雪运动普及,堪称"冰雪王国",对于冰雪旅游重要城市哈尔滨而言,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近年来,哈尔滨以建设"国内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抓住北京冬奥会的机遇,发掘冰雪资源优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冰雪旅游蓬勃发展。结合瑞士滑雪旅游的发展经验,从政策支持、滑雪场建设、赛事培育、人才培养、品牌打造五个方面,提出了哈尔滨发展滑雪旅游、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市井人语     
《侨园》2018,(4)
正"景区带村"脱贫模式宜推而广之据4月13日《中国旅游报》报道,2016年,河北省野三坡景区管委会把计鹿村纳入"景区带村"扶贫中,不少村民发展起农家乐,还有一些村民在景区上班,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500元,实现整村脱贫。好一个"景区带村",带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气象,带出了乡村游,带出了农民发家致富,实现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的新格局。"景区带村"脱贫模式的应运而生,说明了在地方政府在统筹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同时,需要做到在建设旅游景区与发展乡村旅游上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考核。近年来,在不少地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开发普遍面临开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单一的旅游开发往往造成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恶化。通过引入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旅游开发中倡导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和谐地向前发展,才有望实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责任。  相似文献   

13.
段光达 《学理论》2010,(21):117-117
哈尔滨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的《2009-2010年哈尔滨旅游形势分析与发展预测》一书,是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研究员主持、省内诸位知名学者共同编写的一本对哈尔滨旅游产业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力作。该书以2009年哈尔滨市的旅游发展具体资料数据为依托,对哈尔滨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旅游发展战略等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景式分析,  相似文献   

14.
谢月华 《学理论》2014,(2):73-74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者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研究与塑造越来越受到关注。青秀山风景区应形势要求打造为国家5A级景区,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提升该景区的知名度,是该景区顺利升级的重要因素。青秀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的升级策略如下:注重文化建设;搞好特有生态资源建设;加强餐饮服务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旅游纪念品开发;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15.
费宇琼 《学理论》2014,(4):94-95
会展旅游因其开放度高、关联性强、综合效益大的特点而成为众多目的地城市旅游发展新的着力点和重点。近年来哈尔滨会展旅游发展迅速,但从整体水平上看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深入研究哈尔滨会展旅游,对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哈尔滨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产业统筹发展、强化品牌国际化战略、提高产业市场化程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旅游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前,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愈发严重,主要表现为景区名称商标频被抢注,旅游线路、旅游活动安排及旅游商品抄袭严重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又要提高旅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同时还需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崔伦强 《学理论》2014,(4):92-93
随着我国的旅游业和影视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产业融合的影视旅游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成为旅游业中的新热点,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哈尔滨的影视旅游具备了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较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这方面做一些研究探讨,以促进哈尔滨影视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汉中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整合汉中现有的红古绿旅游资源,对促进汉中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界定了红古绿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基本概念,指出了汉中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管理体制整合、规划整合、线路整合、推介整合、景区整合、人才整合等红古绿旅游资源整合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4)
<正>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表"。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可喜局面,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多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一、缘江而生,依江而荣,自然赋予松北区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松北区南滨松花江、东临呼兰河、北抵肇兰新河,区域内滩岛众多,湖泡棋布,沟渠纵横,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风光旖旎迷人。金河湾、阳明滩、一湖三岛、狗岛等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6,(49)
火车开通后,拉萨市的旅游人口增加了数倍。大量的客流、车流使城市和景区的环境保护压力增大。林芝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兰平和林芝县副县长张绍培说,今年前来考察旅游投资的商家很多,到林芝签订景区开发意向的有6家,总投资十多亿元。但如何使这些投资能够在促进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