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3,(36)
多模态的构建有很多种途径,教师可以应用PPT多模态教学软件、选用新闻听力材料、利用影视资源,甚至将音乐介入到课堂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及多模态交际能力。但教师在选择时也要视文化与主题的内容而定,不可以过多,也不可以过少。要秉着适量的原则、实用的目的进行合理安排,才能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会地道的英语语言及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2.
刘海丹 《学理论》2013,(24):311-312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厌学等问题。从多模态理论出发,分析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进行多模态教学的可行性,重点探讨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多模态来调整学生情绪、进行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交际多模态化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师认识到多模态的重要性,并将多模态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中。大学英语课堂不再局限于单一模态的语言教学,而是应用多种模态,包括音频、视频、PPT、互联网、模拟实验室等,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氛围,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田花 《学理论》2013,(29):285-286,357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阅读训练是英语教学的主体部分和重点所在。在英语阅读训练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MAP(Multimodal APPLE PIE,或称"多模态苹果派")是借鉴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成果,根据教学设计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原则研发出的一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建构的原则模型。实证研究证明,在MAP教学设计原则指导下组织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能够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学生对英语课的喜欢程度和接受度都有提升。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PPT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晶 《学理论》2013,(18):272-273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学方法的采用。适当加入音频、视频,启发提问,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又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就应该认真思考,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可以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制作出PPT课件,让学生体会到更直观的教学。PPT课件可以将文字、图形、简易动画、图像等信息融为一体,连贯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教师可以配以音乐、声音,渲染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6)
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顺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探讨了多媒体、多模态环境下高校英语课堂动态教学的新模式,旨在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在英语课堂上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6)
随着科技的发展,话语呈现多模态化,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社会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介绍了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由Kress&van Leeuwen建立的视觉语法,并以此对一则商业广告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多模态分析,验证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程云 《学理论》2013,(18):276-277
高校英语教师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多种模态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从主客观角度两方面入手,构建大学英语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收看、收听英语音频和视频,浏览外文网站,查阅语言资料。组织各种语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演讲比赛。收集具有外国文化特色、历史、风土人情的图片,通过播放电影、幻灯、录像等手段利用多种模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0)
新兴的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课堂目标由外在知识的获取转向内化的思维和能力,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变成素质的训练者,将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独立自主的素质养成者,因此可以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张季萌 《学理论》2010,(3):162-163
本文首先介绍互动教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结合作者在云南财经大学06、07级大学英语教改实践及效果,着重陈述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论证现代技术背景下的互动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8,(11)
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外语听、说、读、写各课程中的灵活应用,本文重点研究该理论在高等院校双语课堂的应用与实践。在多模态的双语学习环境下,学生摆脱传统单一模态教学方式的束缚,进行开放性的、灵活自主的外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多模态话语理论和双语教学的有效结合,本文旨在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推动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0)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课堂互动是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而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师生的对话中。但笔者发现目前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理解存在误区,且没有意识到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重要性。本文基于支架理论尝试转变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错误观念,使其重视课堂提问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支架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大山 《学理论》2011,(16):236-237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最大特点是突出以实用为主的听说能力培养和教学,然而高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却是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源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将学习任务分解为搭建支架、情境教学、独立探索等教学环节。各环节共同构建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地运用到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中去,以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把英语公共演讲内容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是帮助学生获取英语语言技能的有效途径。论证了以英语演讲课堂为平台,将英语公共演讲教学模式与英语语言操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意识和逻辑思辨能力等都能得到循序渐进提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1)
文章介绍了基于慕课理念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的关键因素。慕课理念与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提升翻转课堂教学质量,推进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交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翻转课堂的校本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樊柯 《学理论》2013,(17):275-276
国内文学概论课程在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双语教学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也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对此,提出解决途径:一是解决师资力量问题;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革新双语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9)
"CAV教学模式"是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要求进一步细化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使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符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本研究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础上,将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评价指标提炼为"三维度"英语应用能力评价指标,突出学生的听力、口语和阅读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2)
通过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对一篇《华盛顿邮报》(网络版)新闻报道的语境,做不同角度的分析,然后将Matin的评价理论作为具体分析工具对词汇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最后根据积极话语分析多模态的特点,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为依托,重点解读新闻语篇的图文搭配和互动意义。从而让读者更加高效,深刻的理解新闻语篇,最终达到提高和指导学生评价性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仍以传统型教学活动为主.要改善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而且要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采用多媒体等不同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更要在互动上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模式,从师生互动过渡到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其他能力素质都能得到锻炼和加强,从根本上提升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