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常春 《理论导刊》2012,(1):98-100
通过对宋代宫廷女性、宦门女性、民间女性以及名妓书法文化方方面面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发现宋代女性日常生活中"以书为用"、"以书为乐"、"以书为学"的书法文化现象,其不仅彰显出中国古代女性书法具有丰富多彩的可言说性,而且说明古代女性书法与以男性为主导的古代书法艺术一同建构起了中国璀璨的书法文化星空。  相似文献   

2.
"父母在,不远游"曾是中国人的信条,几千年来,尽孝作为人伦的基石,经由道德共识的规范,固化了中国人的行为模式.然而,近百多年来的历史突变,帝国主义列强踏着鸦片的"通道",滥施海盗行径,撞开了中土国门,幽闭的雍塞一下子凿通,中国有了睁眼看世界的人. 林则徐算得上是拔头筹的一位.当时,他在广东主持禁烟,一方面力抵外邪的入侵,另一方面又先睹了西方文明的丰采.或是出于一种公正判断的衡定原则,他编了《四洲志》一书,带头主张和提倡要对外部世界加强了解.随后是战争的失败,摆惯了上国架子的天朝臣民,饱尝了技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中国的智库建设方兴未艾,种种"智库"不断涌现。但当今中国的智库主要是政府智库、研究机构(全国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西方则主要是民间智库,或与政府和军方有密切利益合作关系的民间智库。中国的民间智库总体较弱,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如何形成中国特色的民间智库,如何形成中国特色的以"混合所有制"方式运作的社会化专业化智库,我认为是中国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胡晓地  池蕾 《求知》2020,(5):57-5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论语》中孔子有关"六艺"的论述,意图"寓治于教、以教促治",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本土文化资源。据现有史料记载,"六艺"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孔子看来,"六艺"是君子养成所不可缺少的六种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种拥有独特精神意志的社会有机体,它会受到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生成不同的属性。当代中国的民间资本,在极其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下,不仅能够保持资本的共性,而且也必然生成一些独特的个性。其中,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对民间资本的精神特质及其行为逻辑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以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为前提,而中国的民间资本则生存于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中,由此导致它生成了与其他资本不同的一些社会属性。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传统的特殊性,正确把握民间资本的个性,才能推进马克思资本理论中国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社会问题,流浪儿童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治理和制度建设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解决流浪儿童问题要突破传统管控思维和手段,从实现儿童权利出发来创新制度和治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叙述分析方法,以抗逆力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类家庭"对流浪儿童抗逆力获得的影响和作用,解释类家庭流浪儿童抗逆力养成的内在机制,以及对儿童权利实现的意义,以为创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和服务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楹联,俗称对子。一般来说,就其句式、句法,可上溯秦汉乃至殷商;就其首联的出现,多说后蜀;而就其早期的运用,则皆云宋元。尽管这些看法在学术界仍有争议,但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历史悠久,在民间已是根深蒂固了。介绍、研究中国楹联的书很多,近10年来,国内出版的约有150种,令人感到美中不足的就是,涉及海外的楹联如凤毛麟角。其实海外的华侨华人也十分喜爱楹联,我们不妨以客属社团为例加以说明。客属社团,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前,我就知晓作者虽年近古稀,但仍壮志未酬,潜心为打造中国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尽心尽力。最近陆续坚持读完了作者送来的《广义政治论》一书之后,心中总是留有一种喜悦和兴奋。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眼光,用"广义政治"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揭示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规律,探讨实行"走向社会政治"的  相似文献   

9.
王舸 《学理论》2015,(2):29-30
《韩非子》一书是韩非最重要的理论书作,其承载了韩非主要的治国理论。韩非以"性利"论的观点来分析批判臣子和民众的行为,通过简单而深刻的寓言故事说明人们"好利恶害"、"趋利避害"的天性,以此说服、帮助君主运用"法术势"来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所谓的"国进民退",即政府对市场、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一种结构性替代。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就开始一路走低。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的同时,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稳定,但主要靠的是房地产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6,(9)
正"大家小书"写春秋,好书相伴添书香2016年的世界读书日,在全民阅读气氛日渐浓郁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一套8点黄金档播出的"2015年度中国好书"颁奖典礼晚会上,顾颉刚、童书业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的《国史讲话:春秋》一书,在总计28种各类好书中,名列人文社科类6种好书之一。本书是顾颉刚先生以小说笔法正说历史的通俗读物。大师出品、小说笔法、正说历史,这是十足的"大家小书"。时间往前推到2015年8月,当时这部书出版时有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7,(Z2)
正放风筝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爱好,尤其是农历二三月间,是放风筝的最佳季节。那么,谁发明了风筝呢?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世界科技》一书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明确记载:"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这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风筝的国家。国外多以"飞唐"、"飞龙"誉之。风筝,是一种以线牵拉,借助风力升空的玩具,中国北方称为"纸鸢",南方称为"鹞子"。后来不断改进,在纸鸢头上装有竹笛或琴弦,微风一吹,  相似文献   

13.
"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潮干扰的能力。新时代要以新思想为科学指引,而新思想是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建构的精神过程。思想引领力的伦理精神建构是"自觉"的建构。思想引领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是理性的,这种理性的基础在于生活经验和道德的"自觉"。思想引领力根植于文化的"他觉"。把思想引领力设定于"他觉"的努力,使得思想引领力具有深厚的世俗基础及在社会生活方面神圣的性质。思想引领力"究竟"的逻辑可以成为理性社会的价值源头和伦理性的根源,具有智慧力、人文力、干预力、导向力四个方面的表现。增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文化自信的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思想理念和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14.
《理论导刊》2008,(2):128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脊梁,六书是讲解汉字原理的古传理论.然而,自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首次运用六书分析汉字迄今,中国文字学界一直对六书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尤其是其中的"转注"一书,两千年来都是众说纷纭的千古之谜.因此,六书的整体原理也一直是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5.
王寅 《慈善》2021,(1):26-30
重提20世纪初的科玄论战世人都认为《黄帝内经》是一本中医书,只有学中医的人才会去读,更有人认为《黄帝内经》是一本天书,有一个中文系的博士生就说过,"我什么类的书都看过,就是不敢看《黄帝内经》,这本书的书名就已经让我望而怯步了"。问题就来了,如果《黄帝内经》仅仅是一部专业医书,又何必用"黄帝"来命名呢?中国历史上以帝王名...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杰出的漫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也是"子恺漫画"开创者.他的漫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往往具有将西方绘画的"写实"、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和民间美术的"趣"三者有机融合的特点.本文试从丰子恺漫画的造型、题材、审美情趣等来分析他的漫画受到民间美术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深入认识丰子恺漫画的独特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4)
城隍神信仰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信仰传承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和价值。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探索城隍信仰在当代民众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此说明尽管法律等"硬控制"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城隍神等民间信仰的"软控制"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加强社会管理中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考察,中国民间思想库的兴起既是公民社会成长的必然结果,提升国家能力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思想库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题中应有之义。民间思想库是一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政策研究组织,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和志愿性,属于社会的第三部门。民间思想库的主要功能包括政策咨询、政策宣传、政策评估和人才聚集等,但是,中国民间思想库的功能发挥有其现实限度。中国民间思想库的功能发挥和发展路径有赖于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包括资金捐赠制度、人才交流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但是,更在于坚持其民间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以德为先,以和为贵,以中庸为至德,注重的是臣民的意识,而不是公民的培养。它希望每个人注重自己的德行,形成一个君子社会。但事实是,文明的养成固然需要道德力,更需要制度力;需要"君子社会",更需要法制社会。在中国这样有几千年文明积淀的国家,传统的"伦理文明"当然应该传承发扬,但一种能将人带入更理性、更符合人性的"制度文明"更应该花大力气建设。还有,它讲求"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又重视恻隐与慎独。意思是不管别人看不看得见,都不能  相似文献   

20.
尹忠华 《侨园》2020,(2):38-39
歘(chuā)嘎拉哈是锡伯族的一种传统游戏。嘎拉哈,是锡伯族语"嘎尔出哈"的汉译谐音,"嘎拉哈"汉意为拐子,学名为"髌骨",即羊、猪等动物后腿的踝骨中间活动的骨头。实际上,早在北魏时期,鲜卑人(锡伯族的先人)已将"嘎拉哈"用于民间游戏、军事战术模拟演习或作殉葬品。当时,鲜卑已统治中国黄河以北,"嘎拉哈"成为北方各民族的一种游戏器具。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汉族等都把"嘎拉哈"作为民间游戏的器具,其玩者多为儿童和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