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免疫萤光技术,是根据免疫学上的抗原和抗体相遇时,发生特异性的反应这一现象,即将已知抗体(或抗某种传染病的血清)用一种萤光色素处理,使其互相结合,然后用这种含有萤光色素的抗体,对未知抗原(或病原材料)进行染色,染色后在紫外线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抗原和抗体之间存在有特异性,则显示有特异萤光,从而可以识别未知抗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多年来有关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方法所取得的进展予以回顾。 (一)荧光抗体组织切片试验(FATST) 1963年Scair等首次用FATST诊断猪瘟取得了可喜结果。后来许多研究者对其可靠性作了证实。采取猪瘟早期病猪的扁桃体和淋巴结或晚期病猪的脾脏和肾脏等组织,作冰冻切片或组织印片,丙酮固定后用猪瘟荧光体染色检查,感染猪组织细胞呈现特异性的胞浆荧光。用这种方法对病猪的检出率为90%以上,实验感染猪瘟病毒(HCV)后2天,即可查到病毒荧光。其优点是准确、简便、快速,一般在2小时内即可得出结果。但有人报道,猪接种猪瘟弱毒活疫苗后短时间内,苗毒荧光干扰对野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我们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三医院检验科利用日本检查人体疟原虫时应用的吖啶橙荧光技术,转而应用到病猪淋巴结等组织的猪弓形体原虫的快速检验,并与瑞氏染色普通镜检法以及荧光抗体法对阳性小白鼠腹腔液的虫体鉴定和检出率作了对比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用5种不同染色方法对病牛粪便涂片染色,藉助卵囊和标本背景染成不同的颜色进行形态观察与鉴别诊断。试验结果,抗酸和Giemsa染色方法较好;负染法可作为大量粪样检查时初筛标本使用。  相似文献   

5.
萤光抗体法作为一种保证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结果的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方法,目前已为大家所公认。 为了用免疫萤光法研究原虫,首先采用间接法来发现抗原。M.Ristic,W.R.Pritchard二氏(1959),P.A.Madden氏(1962)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在实践感染动物的血液涂片中查出边虫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寄生虫发淡黄——绿色的萤光,并很容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肺组织中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的定位诊断方法,制备了兔抗PRRSV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疑似PRRS病猪肺组织中的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和半定量检测.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制得的兔抗PRRSV IgG纯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原位检测病猪肺组织中PRRSV抗原的分布;Envision法的检测结果显示,PRRSV抗原的阳性表达产物主要出现在肺巨噬细胞胞浆内,其次为肺泡上皮细胞和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通过对5份经RT-PCR检测确认的PRRS病猪肺组织进行检测.均有较高的阳性细胞表达,平均阳性细胞率为46.5%.证明Envi-sion法具有高敏感、低背景、快速简便的特点,可用于肺组织中PRRSV抗原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病,是引起传染性淋巴肿的疾病之一。目前这种传染病严重地危害着许多国家的养鸡事业。它与同样发生淋巴肿症状的鸡白血病不同点是,由于病毒侵蚀末梢神经而引起脚、翼、颈的麻痹。对这些末梢神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这些组织中有多数淋巴球浸润。又在病鸡皮肤组织冻结切片标本上,用萤光标记抗体进行检查,观察到,在鸡羽毛毛根部上皮细胞处,集积有病毒抗原,并从这里分离出细胞游离病毒。由此说明,在有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T细胞具有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活性这一特征来鉴别T、B细胞。这种组化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不要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淋巴组织学与医学临床。但在马立克氏病(MD)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ANAE染色组化技术,结合与PAP免疫组化技术比较,对MD淋巴瘤进行分析,以探讨ANAE染色组化技术在MD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一例自然患病犬眼睑增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确定增生组织的病理学类型。对病犬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取手术切除增生组织标本,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试验,并利用NIS-Elements高清晰度彩色图文分析系统记录观察结果。结果显示,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白细胞浓度偏高;HE染色镜检,可在增生组织内见到明显的角化珠和细胞间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S-100蛋白均为阳性。结果表明,该眼睑增生组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相似文献   

10.
用一般方法生产的高免猪血清制造的萤光抗体液,经两次生产试验检定,能显示病猪和注射疫苗后发病猪淋巴结印片中含特异性抗原的免疫细胞,单检查腘淋巴结的检出率为89%,股前淋巴结为95%,综合判定这两个淋巴结的检查结果,检出率达到98%。检查非疫区健康猪则可能有24%枉检。检查高免猪全为阴性。这些结果表明,此种萤光抗体液有较大的效力和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离培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瞬时表达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JSRV)囊膜蛋白及其受体(Hyal2),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差速消化法纯化细胞。应用角蛋白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扩增enJSRVenv基因及其受体Hyal2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同时在Hela细胞中瞬时表达。结果显示,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呈明显的上皮样细胞形态,同时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占90%以上。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4-enJSRVenv及pcDNA4-Hyal2。Western-blot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在HeLa细胞中被成功表达。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高效、简便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方法,同时为进一步探究enJSRV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66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生了猪的水泡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口蹄疫诊断以及在实验室的血清学和病毒学研究结果,认为是由猪的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确定它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这是猪水泡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在世界上最早的报告。1970年以后,本病在香港及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发生,有流行可能的地区逐渐扩大。 1973年11月,在茨城、神奈川两县的两个养猪场的猪群中发生了疑似口蹄疫的水泡性疾病。病猪呈现显著的跛行,在蹄部观察到水泡和烂斑。把从病猪采取的水泡液和水泡上皮进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稳定、方便地获得较高纯度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方法,为后续的细胞转染和RNA干扰试验提供细胞学基础,采用组织块法培养滋养层细胞,消化差速法纯化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PCR技术鉴定细胞来源。结果显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形态,呈片状铺展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占90%以上,波形蛋白染色呈阴性;透射电镜可观察到滋养层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存活率超过95%,细胞活力良好。常规RT-PCR技术可扩增出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特有的干扰素蛋白-1基因片段。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得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为本实验室后续的体外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B细胞永生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如何维持B细胞体外连续传代增殖并表达抗体的特性,对于研制治疗和诊断用抗体类药物和制品具有重要的意义。B细胞永生化的方法包括杂交瘤技术,EB病毒或SV40感染永生化以及遗传修饰法。永生化B细胞能快速有效的产生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能克服异源抗体产生的免疫排斥,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理想来源,成为研制治疗性单抗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概述了B细胞永生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常用悬滴标本镜检法、暗视野标本镜检法及压滴检查法,来观察某些细菌的固有运动、直进和蛇形运动,但用这些方法只能看到细菌的运动,而看不清菌体的形态。作者多年来应用活菌染色法清晰地观察到某些细菌的运动和形态,认为此法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一)染色液的配制 取硷性复红7克、美蓝5克、结晶紫9克,三种色素分别加无水酒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活猪检验工作中,发现猪体被毛根部毛鞘颜色的变化与感染囊虫病有一定关系。为了探索出一种检出囊虫病猪的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而进行了“拔毛法”诊断猪囊虫病的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显色液:第一种为0.25%氢氧化钠溶液;第二种为三氯化铁溶液(2%液状FeCl_3或5%固状FeCl_3液)。 2.受检猪毛:从猪的肷部用钳口缠以胶布的钳子拔取数根毛,选择毛鞘完整的4~5  相似文献   

17.
本项研究应用McAb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以免疫复合物(IC)形式存在于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CA)。用3.5%聚乙二醇沉淀猪血清中的IC,再经沸水浴破坏IC中的抗体,可以明显提高CA的检出率。病猪血清CA阳性率为100%(113/113),与棘球蚴和细颈囊尾蚴感染的猪血清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8.
用兔抗山羊痘病毒IgG制备荧光抗体,检测了临床发病山羊皮肤痘疹切片和山羊痘病毒B、Y、LD和QL株感染的BHK-21细胞中的病毒抗原.结果,皮肤痘疹切片、感染细胞抹片及飞片均呈阳性,而正常山羊皮肤和细胞对照为阴性;荧光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32,且这种荧光可被山羊痘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表明,建立的山羊痘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能对临床发病山羊皮肤痘疹和感染细胞中的山羊痘病毒抗原进行定位检测,为临床诊断山羊痘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弓形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有染色试验(DT)、间接血凝试验(HA)、荧光抗体法(FAT)、免疫酶标记等十余种方法,这些方法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大多操作过程繁琐,技术性强,设备苛求,反应出现缓慢,观察比较困难。根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作者等谋求寻找一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容易观察结果、便于基层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的诊断方法。鉴于此,在实验条件下,探讨了炭凝集试验在诊断弓形体病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荧光抗体技术始子四十年代,在1969年和1970年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专门就荧光抗体技术在兽医上的应用召开过两次国际性会议。目前荧光抗体技术已广泛用于细菌、病毒、原虫的鉴定,传染病的快速诊断,肿瘤抗原的研究等。继荧光抗体之后,在六十年代,医学工作者即开始用酶代替荧光素标记抗体,作生物组织抗原的鉴定和定位,从而创造了酶标记抗体新技术。近年来,国内亦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应用猪瘟酶标抗体和荧光抗体诊断猪瘟作了对比试验,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