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北宣传》2009,(3):29-30
关于对“中国模式”特别关注的原因 一是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沦”.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而中国自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还能保持比较稳定和快速发展。使得这些言论不攻自破,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乃至于美国和欧洲最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都被认为是在学习中国。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狂轰滥炸的野蛮暴行,充分表现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本质,表现了美国实施新炮舰政策,弱肉强食,称霸全球的狼子野心。同时,血淋淋的事实也完全撕破了西方主流媒体所谓“新闻自由”的遮羞布。1791年,“新闻自由”被载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起码要保证人们享有的知晓新闻、传递消息、发表意见的自由。新闻自由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享受这些权利。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有采访报道、传播…  相似文献   

3.
(一)本世纪20年代左右,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在西欧一些国家不能发生或未获成功,其原因并不在于这些国家没有出现经济危机、阶级分化等客观条件,而是作为革命主体的阶级在心理素质上——在主体意识上并不成熟,革命缺乏一种持久和内在  相似文献   

4.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方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它对于自然法思想的发展有哪些具体影响至今仍为国内学界所忽视。本文以基督新教的因信称义论和禁欲伦理为研究对象,以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为突破点,概括出宗教改革运动对自然法思想发展的下述作用:因信称义论构成了对阿奎那式自然法思想的根本驳斥,终结了古代自然法学说;自然法在加尔文教派的禁欲伦理中被视为自然的规律或可等同于神圣法;基督徒的精神自由反对世俗王国权力的干预,为思想自由成为一种权利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美国梦是一个分裂世界的梦,一个为美国自己谋幸福的梦人民论坛记者:有专家指出,当前西方国家的危机已由经济领域蔓延到政治、社会治理领域,实际上破除了以美国梦为代表的西方发展模式神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海岸乱象丛生原因何在1、东方兴起与西方衰落引起全球失衡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再到欧债危机,西方国家似乎难以走出危机的阴云,虽然宣称危机已经过去,但经济低迷的状态始终无法散去——美国工人失业率居高不下,英国缩减财政开支甚至连本次奥运会的预算都受到极大干扰,希腊政府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7.
美国信息产业革命与宏观经济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1年算起至1998年底,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了近93个月。可以说,在美国经济中 该升的指标都升了,该降的指标都降了,尤其是美国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即经济增长、物价 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几乎同时实现。这在美国经济中是绝无仅有的,也是西方经 济发展史上所罕见的。本文着重从美国信息革命和四大目标的关系,分析了美国经济良性 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同时,针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美国经济中 出现的这些新现象称之为“新经济”这一问题,作了颇有见地的分析,并得出“美国‘新经济’ 与信息技术革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新经济’是美国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的结 论。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10)
自1840年开始以来的百年中国近代史上,无数爱国先贤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掀起了若干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革命。这些政治革命中的大多数都发端于中国南方。革命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中国南方社会危机和社会矛盾已经激化到现有体制所无法抚平的程度,因此才会上演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9.
从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开始,迅速席卷越南、老挝、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日本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中国香港和大陆也未免受到危机的冲击,危机的影响甚至遍及全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唯恐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得不亲自出面干预危机。危机的影响至今还在继续,此次危机涉及国家之多、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人们所意料不到的。危机引起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股市暴跌、货币贬值、许多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进出口和旅游业萎缩、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5,(20)
<正>造成欧洲难民问题空前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西亚北非局势的蛮横干涉。难民潮引发欧洲经济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危机,而且成为一些国家难以承受的重压,考验着欧盟内部的团结和应对能力。有评论称,造成欧洲难民问题空前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西亚北非局势的蛮横干涉。正是这种干涉,导致这些地区的局势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本关于宪法权利的书,这些权利影响到美国政府为回应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而采取的一些国家安全保护措施。因此,它讨论的是这些权利的边际调整,是满脑务实想法的法官,在支撑这些权利的价值(诸如个人自由和私隐的价值)与同等重要的价值(例如公共安全)之间的冲突因国家紧急状态的启动而突然放大之际,对权利作出的调整。和任何易碎品一样,《美国宪法》若不能弯曲,就会折断。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下半年,进入经济衰退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今年第一季度瑞典和芬兰两国的经济也进入了衰退。这些国家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GDP 的50%左右。它们的衰退、海湾危机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家遇到的困难,导致今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相似文献   

13.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动了外交、经济和军事等一系列围堵,俄罗斯也针锋相对地采取了诸多反制措施。然而,囿于实力不逮等因素,俄反制成效有限。未来俄需要尽可能缓解与西方的紧张关系,打破现有政治经济体制对国家发展的禁锢,才能突破西方的战略围堵。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空前高涨,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爆发了反帝反封的革命斗争。事实上形成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反帝革命战线。帝国主义为了挽救自己的危机在积极筹划建立“国际联盟”。早已破产了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国际上和中国外交大事多,要事频,让入目不暇接。国际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继续发展,欧盟通过了1300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希腊债务危机暂告缓解;美国等西方国家,意在叙利亚复制“利比亚模式”,由于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安理会的决议未获通过;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引发亚洲地区严重的安全担忧……中国外交方面,2月,  相似文献   

16.
丛日云  马涛 《探索与争鸣》2023,(10):55-80+178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迈向后民族主义社会。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是现代个人在萌发和成长的早期超越天然的血缘、地缘等小共同体的束缚而将情感归属与政治忠诚投向更大的共同体的结果。具有权利、尊严与平等意识的现代个人的出现,带来了现代个人主义的价值革命,也推动了以族裔、文化和政治认同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而日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更多自由选择、自我表现和自我解放的后现代个人的产生,掀起了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后现代主义者颠覆了现代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将民族或民族国家视为束缚和压迫的力量。后现代主义政治和知识精英们以多元文化主义解构现代民族主体文化,以身份政治和超国家政治解构民族国家族裔属性,同时后民族主义者积极构想后民族国家建制,试图建构抽空了族裔和文化内涵的政治共同体作为后现代人的家园,推动了西方的后民族主义转向。这导致后现代主义的西方个人归属感丧失,国家凝聚力下降,国家族裔和文化根基被蛀空,自由民主活力枯竭,国家面临衰败和解体的风险。在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中,其竞争力也受到削弱。重新审视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内涵和价值,认识西方后民族主义的困境,有助于辨清西方文明演变的趋...  相似文献   

17.
阅读提示:希腊、爱尔兰等多个西方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美国版的债务危机险些上演,号称绅士之国的英国爆发骚乱,近两年的西方并不太平。47%的受调查者认为西方衰落征兆已现西方发展模式的弊端在危机中日益显现,西方已处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关于西方动荡对  相似文献   

18.
杨麟慧 《传承》2013,(11):88-89
与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始终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来研究“权利”。作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势必要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对于权利体系的构建亦是如此。虽然权利思想最早是源于西方社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照搬西方的权利制度。中国必须在马克思权利观的指导下,结合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与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始终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来研究“权利”。作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势必要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对于权利体系的构建亦是如此。虽然权利思想最早是源于西方社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照搬西方的权利制度。中国必须在马克思权利观的指导下,结合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2003年开始,一场波涛汹涌的“颜色革命”席卷了独联体的一些国家。动荡、骚乱,伴随着抗议的人浪、军警的人墙、燃烧的汽车,重新成为世人街谈巷议的一个热得发烫的话题。人们不禁要问,苏东剧变后的中亚上空。为何风云突变?从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到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再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柠檬革命”,各国反对派借众“逼宫”,然而,这背后我们似乎都能隐约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