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贵波在援越抗法斗争中(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秀龙 《党史文汇》2001,(10):14-17
新中国成立之初 ,应越共中央和胡志明主席请求 ,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在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对越南抗法斗争给予了大力援助。罗贵波是这一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他作为中共中央派往越共的联络员 ,第一个进驻越南 ,以后又担任中国援越顾问团总顾问、政治顾问团团长和中国驻越南第一任大使。在如何援越的问题上 ,他给中央提出过许多很好的建议 ,为中国援越工作和越南抗法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第一个驻外联络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 ,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于 1 1月 1 6日在北京召开了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2.
(一)罗贵波早在1926年就参加了革命,1928年担任安远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队长兼政委。1930年起先后担任红军35军政委、军长、军委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长期在山西工作,先后担任晋西北、吕梁、晋中等地区的区党委副书记、书记,晋绥第八地委书记,军区司令员、政委,新358旅和山西新军政委,太原警备司令员等重要职务。建国后,他担任中央军委办公厅第一任主任,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顾问团团长、首任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部党委副书记等。他最后的实际职务是山西省省长和中共山西省委第二书记。罗贯波同志在…  相似文献   

3.
<正>1950年,应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越南进行军事物资援助,同时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军组织边界战役。中国军事顾问团到达越南后,帮助越军确定了作战方针,承担了作战计划的制定,并全程参与了战役指挥,为越军赢得边界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周恩来、张学良等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世人皆知;但潘汉年作为中共方面的重要谈判代表,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的重大贡献,则鲜为人知.实际上,是他第一个受命同国民党代表谈判合作;他的陕北之行直接推动了中共对蒋介石方针的转变,为两党合作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又代表中共同南京国民党上层直接交涉,有力地配合了周恩来在西安的和平斡旋;他还受中共中央委派,在上海等地广泛联络各界知名人士,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程秀龙 《党史文汇》2001,(11):14-17
一切从越南的实际出发1 950年 1 1月 ,罗贵波再次回国汇报工作。汇报中 ,当说到越南向我国提出希望援助的计划时 ,毛泽东说 :“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 ,有义务帮助尚未获得解放的国家的人民 ,这是国际主义。越南正在进行抗法战争 ,孤立无援 ,困难很大 ,他们要求我们提供援助和帮助 ,我们有义务援助和帮助他们。中国向越南提供援助是无私的、无偿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 ,凡是越南抗战确实需要的 ,而中国又有的 ,可尽量提供。”刘少奇说 :“实际上 ,我们帮助越南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毛泽东接着说 :“法国殖民侵略者是越南人民的敌人 ,…  相似文献   

6.
正1950年2月,时任三野第十兵团政委、中共福州市委书记韦国清接到中共中央电令,要他速到北京接受新任务。在此前后,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代表印度支那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多次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请求。为支持越南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包围,中共中央作出援越抗法的重大决策,决定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人民军建军、作战。4月上旬,中共中央正式通知韦国清,决定由他出任援  相似文献   

7.
在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激烈阶段,胡志明决定派一批干部子弟到中国学习,为抗法战争和以后的国家建设培养人才。1953年夏天,胡志明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希望中国能在华南地区建立若干所越南学校,其中包括一所越南干部子弟学校。中共中央同意了越南的请求。同年7月9日,越南教育部长阮文萱签署了在中国江西建立“庐山越南少年学校”的决定。8月25日,第一批越南儿童抵达庐山。为了给越南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半年后校舍迁到广西桂林育才学校和南宁育才学校。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与"政治飞地、第三地带"的香港和"明朗的天空"下的解放区有所不同,上海仍然处于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高压统治和严密监控之下。所以,各界爱国民主人士拥护和响应"五一口号"不能采用公开声明,登报等方式,只能采取与香港秘密联络或者以实际行动帮助和支持中共地下组织开展反蒋斗争等方式进行,他们同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罗贵波1907年7月14日出生在江西省南康县(现为南康市)谭口镇古井龙塘村,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罗贵波先后组织领导了南康、安远、赣县农民武装暴动。他曾担任红22军第三纵队政委、红35军政委,参加了红军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战斗。长征途中,他率先遣部队抢渡金沙江,跟随毛主席和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八路军115师、120师和129师相继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罗贵波正是在这时奉命第一次踏上了山西这片土地。随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  相似文献   

10.
1935年冬,中共中央建立了中共中央联络局,又称西北联络局,由李克农担任局长。此局在周恩来、叶剑英的领导下,从事对国民党、特别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初期,在正面战场屡遭失利的情况下,国民党决定迁都重庆。重庆遂成为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中心。为坚持长期抗战,中共中央决定在重庆成立南方局,作为派驻国民党统治区的代表机关。南方局成立后,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和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坚持第二次国共合作,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戴镜元,龙岩市永定区岐岭乡人。1928年参加永定暴动,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戴镜元曾任中央军委二局代局长、中央后委委员等职。在特殊的战斗岗位上,他与战友们不辱使命,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参加洛川会谈和延安谈判为进一步加强同东北军的联系,1936年1月,中共中央派联络局局长李克农赴洛川,先后同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和张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出发,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给予正在反抗法国殖民征服战争的越南人民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的、无私的援助,为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27年7月到1928年1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没有电讯联系。这一段时间,联共(布)、共产国际与其驻华人员和机构的联络主要是靠信使传递信件,电报往来不多。据有人调查,查到的电报仅有10个左右,平均每月2个。主要是发给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牛曼.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国际联络部驻华代表阿尔布列赫特、诺罗夫,红色...  相似文献   

15.
1946年9月24日,与中共中央失去电台联络5年之后,孤岛奋战的琼崖纵队将士们终于听到了2000公里外来自革命心脏——延安的声音,他们与中共中央恢复了电台联络,得到中共中央关于琼崖武装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此举极大鼓舞了琼崖纵队将士们的斗志,对琼崖纵队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并不断发展壮大及海南的解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陈庆立,陈于彤二儿子。根据重庆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南方局党史资料·党的建设》、陈于彤在《回忆南方局》中《艰苦岁月的战斗》记载:陈于彤,南方局情报系统人员。1941-1945年及1946年秋-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安排,两度赴成都工作。与黎强联络开展情报工作是在1941-1945年间。陈于彤之前,是刘文哲与黎强联络,1945年陈于彤回南方局后,由蒲华辅与黎强联络。  相似文献   

17.
1928年10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各红色区域和各地党组织的领导和联系,决定筹建自己的电台并组建了中共中央特别行动科第四科,后改称无线电通讯科。中特四科在诸多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电台及最早的密码系统,培养了一批早期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加强了党中央与各根据地及外界的沟通、联络,不仅为当时而且为日后乃至于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党史博览     
《党的建设》2007,(3):49-49
·史海回眸·跨越国界的“红色电波”是如何恢复的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系曾经持续4年之久。1933年初,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由于没有大功率电台,只能通过上海中央局的电台与共产国际保持联络。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由于电台遭到损坏,同共产国际的直接联系中断。  相似文献   

19.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的七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代表大会,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席七大的正式代表有547人,候补代表有208人,合计755人,代表着当时全国121万党员。七大代表中,除个别人后来有变化外,都对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精英,是中华民族的楷模。在755名中共七大代表和候补代表中,江西籍代表有102人,几乎占了七分之一。未出席会议的饶漱石、曾山,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七届中共中央委员共44名)。这一…  相似文献   

20.
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至抗战前期,叶剑英先后以中共军队代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等军队及党内身份在国统区从事军事联络和统战工作。期间,他利用军事专长在国统区发表军事评论和演讲,鼓舞民众士气;与国民党军方进行军事互动,维护两党、两军合作抗战的大局;加强和爱国将领联系,开展军界上层统战工作;广泛交界各界朋友,向全社会宣扬中共军队抗战的事迹,为中共的敌后抗战争取广泛的民众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