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把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正确结合起来的一个创造,最好地体现了各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是解决民族中国问题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保障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自治制度,践行这样的地方自治制度有助于促进民族和谐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自治都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特殊地区的特殊情况而进行的政治制度创新,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又有着许多不同,尤其表现在立法权的性质、权限以及范围等诸多权力划分问题上,在理论上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共治"是现代民族理论学界出现的一个新观点。该观点认为:在中国,民族共治与民族自治是同时存在的,它存在"双向两层面"的共治,是现代多民族国家政治建设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当前,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实践证明了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民族共治"是否真的可以取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主旋律以及在中国的现实土壤中有多少实现的可能性将是文章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思想,主张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表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其统一战线思想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与创新,并由此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各国为解决民族、种族、文化集团问题提出的思路与建立的机制中,与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多元文化主义等政治思路与机制相对应的,是文化思路与机制,即"民族文化自治"的思路与机制.但该思路与机制自提出之日起,就遭到种种质疑和抵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历史命运才出现了转机.文章对此种转机出现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自治的价值蕴含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此外,对中国是否能以及怎样引进民族文化自治提出作者个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自治历史命运的转折与引进设想(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各国为解决民族、种族、文化集团问题提出的思路与建立的机制中,与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多元文化主义等政治思路与机制相对应的,是文化思路与机制,即"民族文化自治"的思路与机制.但该思路与机制自提出之日起,就遭到种种质疑和抵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历史命运才出现了转机.文章对此种转机出现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自治的价值蕴含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此外,对中国是否能以及怎样引进民族文化自治提出作者个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宪政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西部开发战略中民族区域自治问题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而且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以西部开发为契机 ,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 ,包括必须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有深切的认识 ,努力健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 ,并解决好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形成了习近平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基础上的制度选择;二是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可以休矣;三是坚持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着重坚持"两个结合"、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确立的基本依据,确立了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路径,从而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统一了全党、全社会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求"解",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课题。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代抉择,是把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制度与法律、民主与集中、自然权利与国家权利因素有机结合,成功开拓出一条被实践证实、广泛为世界关注的经验之路。这是一则浩大的社会"方程",惟国家性质、历史背景、政策导向、及至厚重的文化根植推定这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仍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政治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党和国家政权是维持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力量之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和成功实践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由于主客观原因,新疆被迫"自立",从此走上"地方自治"的探索道路。其间经历了专制的"自治"、借鉴的"民主自治"、联合省政府等阶段。这种从自发到自觉的地方政权治理模式与"地方自治"理论中的各要素具有高度近似性,最终基本达到"本省人治理本省"的高级形态,为新中国建立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全国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自治紧密结合起来 ,具有强大的政治生命力。为此 ,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并不断完善。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我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抉择、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地方自治在清末即已初现端倪。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颁布地方自治的有关宪制性文件,但地方自治实行效果有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符合国情、各具特色的复合型地方制度,分别适用于一般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随着社会的进步,地方制度的发展或将更加体现地方民主和地方利益,但地方制度的发展乃至地方自治的确立要符合宪政原理和渐进性原则,达成维护中央权威与地方自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逐步释放治理空间,民族区域自治实践过程的日趋复杂化,人们对民族区域自治及其主体的认识也必将深化。从法的维度、价值维度、权利/权力维度、公民治理维度这四个维度对民族区域自治主体进行分析,阐释民族区域自治主体由以政治主体为主逐步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主体等多中心自治主体的演变过程,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民族区域自治主体的认识。尤其是在国家主导下,充分发挥各民族公民、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等多层次主体的作用,以治理的理念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自治条例,自治条例一般由总则、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权、民族关系及附则等部分组成;自治权一般包括人事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自治权等内容。自治条例在实施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自治权理念不足、认识存在误区、缺少科学制度的配合、自治条例存在本身缺陷等问题,因此应树立正确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理念,正确处理好几类重大关系,完善自治条例的具体制度和自治条例的结构,编制立法规划与计划,加强自治条例内容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建设,改善自治条例实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成功政策。而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曾经提出并使用过“民族自决”的民族政策。考察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发展变迁,可以使我们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民族问题,以及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治理方略大体经历了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源远流长的羁糜土司制度;另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政治逻辑"优位于"法理逻辑",致使其本身的制度化品格及其"效应"没能充分彰显出来。基于此,为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潜在优越性发挥出来,有必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回归和重申其"法理逻辑",构建"法律"主导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千百十个"思维模式,即"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治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管理—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健全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驾驭好统一与自治的关系,协调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配置好中央与民族地区的权力,做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结合工作,帮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自治是注册"中国"品牌商标的民族政策法律制度,既是依法治国的特殊性治国措施,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法治创新,还是法治治理国家的重点性突破,将成为重要的国家治理新体制机制,将开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自觉蕴涵若干法治内涵:国家构建法治主体内涵,统一追逐法治目标内涵,整体构筑"国家"法治内涵,自治成为法治核心内涵,自律主导法治动力内涵,法治汇集宏观总体法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