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波平 《前沿》2014,(23):190-191
读苏轼词作,自然有一种生命的感动,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苏轼词能勾勒人的心路历程和描摹人的心灵矛盾,给人一种无尽的审美感受。尤在情感方面,灵动而蕴藉,于友情,为"美丽的错误",甜蜜;于爱情,属"刹那的永恒",沉痛;于亲情,是"痛并快乐着",纯真;于"人"情,为"我思故我在",空灵;皆写出了人生中的某种感动和感发意志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李厚琼  邓国军 《前沿》2010,(2):156-158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对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从学问气节、创新精神、艺术相通等方面做了全面继承。但黄庭坚毕竟是时代的骄子,因其所受哲学思想、所树人生理想与苏轼有所不同,所以对于书法艺术有着比苏轼更加深刻的识见和更加勤苦的研习,最终开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而无可辩驳地跻身"宋四家"之列。  相似文献   

3.
何晓苇 《求索》2013,(11):68-70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变革天下法度,旨在富国强兵。这与苏轼裕民的政治价值及其治国方略产生了尖锐冲突。苏轼认为,"裕民"理应成为变法之归旨,它是一个义蕴丰富而深广的概念范畴,与"富民"有别。"裕民"既涵盖了执政的举措在御民、抚民,于民以宽仁、宽缓,又统摄了治国"富民而措刑"的"民德归厚"之根本价值。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急於有功而贪富强",有病民、贫民之弊,乃至败坏天下之风俗。裕民作为苏轼政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贯串于熙宁前后苏轼的诸多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当中。裕民之道与富国之法也成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争论。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情感极为复杂与丰富。在其饮酒诗中,苏轼对于理趣的追求,对于情感的抒发,对于人生的整体态度都通过与酒相关的不同主题表现出来。而透过这些主题,反映的是苏轼性格中的积极与旷达。  相似文献   

5.
老虎是一种凶猛的猫科动物,爪牙厉害,难以对付。《水浒传》里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之后,酒助人胆,明知景阳冈有虎,偏向虎山行,愣是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为当地百姓除去一大害,被传为佳话。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老虎"成了一个政治性名词,指代反动派、敌人、不法奸商、贪官污吏等。  相似文献   

6.
文豪的旷达     
中国历代文人中,首席形象代言人,当推苏轼。苏轼(1037-1101年),北宋人,诗文书画卓绝,佛儒道皆修,官员兼建筑工程师、新锐美食家、初级酿酒师、瑜伽爱好者、草药达人、炼丹术研究员。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却每遇坎坷而诗文境界愈高,粉丝遍布天下,人人都爱他才高貌美人品好,而且还够倒霉。时至今日,在这样一个流行路人扑倒圣人的年代里,苏轼仍被人深深仰慕着,即便有"暗恋堂妹"这一小小隐疾,人们也因为深爱苏轼而闪烁其词:你说什么说什么我听不到啊。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12,(9):33-34
四川沱牌舍得酒业位于"观音故里,诗酒之乡"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沱牌镇,地处北纬30.9°——世界最佳酿酒核心地带,是"中国名酒"企业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拥有"沱牌"、"舍得"两块"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8.
“圣人门前一支笔”──徐寿嶂先生及其书法艺术丰绪钦近些年,"孔府家酒"在华夏大地上不知晓的人恐怕不多。然而对书写那清新洒脱,风格别致的"孔府家酒"四个大字的作者却鲜为人知,他就是山东曲阜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曲阜市委主委、市文联主席"孔子故里书画院"...  相似文献   

9.
生命在呼唤     
生命在呼唤陈玉岭许久了,总觉得有鲠在喉,不吐不快。可是,和谁去诉说?"酒途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一种生命的原本意义上的生存和呼唤,终于引发了我对人生饱经沧桑的解读和咏叹。从事文学创作已经10多个年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何况做文乎?其间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0.
于浩 《中国人大》2010,(15):29-31
"我家人过生日,买什么酒比较好?"在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一大型超市的酒类柜台,面对着不下五十多种的各品牌白酒、红酒、保健酒,市民刘义顿时感到懵了,不得不向售货员求助。  相似文献   

11.
米芾和石趣     
米芾和石趣沈季林米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师,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朝四大书法家"。他一生酷爱书法,从七、八岁开始临池学书,几十年手不辍笔,勤学苦练。他儿子米友仁说他"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米芾也常说自己"一日不...  相似文献   

12.
绍兴老酒醇又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时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因为是名篇,老师要求人人熟读成诵,所以印象极深,只是对其中的“三味”一直未能领会得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教课书中是这样解释“书中三味”的,但我一直不以为然。后来有人将此“三味”解释为“酒中三味”,即黄酒味、书卷味、江南味,我倒觉得颇有道理。因为古越文明传承千年,绍兴人人崇尚老酒。酒就像一把打开绍兴古越堡的金钥匙,有了它,你就能踏着石板路,登上乌篷船,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就能领略到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情。"酒是一部千年史书"绍…  相似文献   

13.
话说心态     
舒展  方成 《同舟共进》2009,(6):71-71
苏轼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九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中国人。《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成为两岸的流行歌曲,成为中秋联欢晚会的必唱曲目。《渔隐丛话》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相似文献   

14.
刘文学 《中国人大》2010,(13):32-33
一瓶500毫升白酒,标价1680元,因为"紫檀木"的包装盒里还有一条"水晶龙"。北京市民徐爱国在自己家附近的超市里看到这条装着酒的水晶龙已经不下20次了。特别是在端午、年关等中国传统佳节的时候,它被摆在超市的促销台上,显得更加醒目。  相似文献   

15.
酒·诗·广告     
如果在现代社会中寻找最能包涵深厚的文化传统又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商品,恐怕只能是酒了。 酒与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渊源。自古以来,它就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品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酒的历史是一种文化——它积淀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展现着酒文化的深远韵味;饮酒的心境是一种文化——它流露着饮者的个性、特征、感悟和体验,涂抹着人生绚丽的色彩;酒的故事是一种文化——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酒为题,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相似文献   

16.
北宋中期,儒学得以复兴,出现了洛、蜀、朔等诸家学派争鸣的情况。其中苏轼是蜀学的代表人物。苏轼会通佛老、杂糅纵横之学,用儒学来统御诸家,以实现其用世的目的,因而成为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的组成部分。苏轼杂糅百家,他在著作《东坡易传》中提出一种"大全之道",即一种兼容异见、不以一己为是,宽大弘通的学术主张和思想态度,并以此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潘凯 《黄埔》2013,(1):95-96
一位学者在论说文人书画的关系时说:画者,书之余。颇类有人认为词为"诗人之余事"。文人画恰以书家苏轼为权舆,发轫于遣兴自娱。刘铁平先生以真草隶篆皆擅而独步书坛,偶为遣兴抒怀之丹青,亦不亚于书法之笔墨。他在无锡市书画院从事专业书法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对朱耷、金农、潘天寿、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07,(1):F0004-F0004
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活在世上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舍得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酒,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正是因为在“舍得”与酒之间都能找到属于炎黄子孙所特有的东西.才有了今天“舍得酒”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苏轼的咏物诗词进行比较研究。有深沉情感寓托的咏物词,是对比兴寄托类咏物诗的一种分流,并且与苏轼的贬谪生涯相同步;在分流的过程中,词与诗既有趋同性又有差异性,比兴手法更为深微是咏物词区别于咏物诗的根本所在;正是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苏轼的咏物词保留了词体幽微要眇的情感特质与隐性起兴的抒情方式,从而完成了对词体的革新。  相似文献   

20.
"兔归蟾宫蛟龙出,追梦不觉岁已促。何曾因难轻言弃,高朋庆酒催行路。"岁末年初,朱永新写下了这样一首赠予友人的小诗。这首兼具回眸与展望的抒情诗,很好地诠释了教育追梦人——朱永新,在不知疲倦的教育思索和实践征程上,不断地倾情付出,对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