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文章选取苏轼的咏物诗词进行比较研究。有深沉情感寓托的咏物词,是对比兴寄托类咏物诗的一种分流,并且与苏轼的贬谪生涯相同步;在分流的过程中,词与诗既有趋同性又有差异性,比兴手法更为深微是咏物词区别于咏物诗的根本所在;正是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苏轼的咏物词保留了词体幽微要眇的情感特质与隐性起兴的抒情方式,从而完成了对词体的革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思乡主题、伤老意识等为切入点,分别从生命不永的悲剧意识、价值不能实现的悲剧意识和情感失落的悲剧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苏轼词中悲剧意识的弱化及这种弱化同道家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苏轼贬谪黄州时期所创作的诗文和书迹作品为研究文人诗书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提供了范例.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情感是多元的,既有初到黄州时的惊恐和凄寂,又有感念君恩的戒慎与忠诚;既有对先贤忠烈的敬重和仰慕,又有对道释思想的借鉴与尊崇;既有对仕途功名的企求和期冀,又有对隐逸耕读的追慕与向往;既有自比梅花的清高和孤傲,又有笑对人生的超脱与旷达.多元的情感反映了苏轼思想的丰富和深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情感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被纳入人类学的学科视野,情感人类学正式成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然而,情感之于人类学的意义,绝不限于成为一个新的研究主题或了解文化的又一个切入点。作为一种具有认识潜力的方法,情感体验正在推动人类学方法论的反思与更新。而对于田野过程中人类学学者自身情感状态的呈现与反思,也成为深化人类学表述的实验民族志方向之一。这三种维度一道,构成了当今人类学与情感错综复杂的关系,极大地改变着人类学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5.
李厚琼  邓国军 《前沿》2010,(2):156-158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对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从学问气节、创新精神、艺术相通等方面做了全面继承。但黄庭坚毕竟是时代的骄子,因其所受哲学思想、所树人生理想与苏轼有所不同,所以对于书法艺术有着比苏轼更加深刻的识见和更加勤苦的研习,最终开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而无可辩驳地跻身"宋四家"之列。  相似文献   

6.
苏轼在其著作中对六朝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对六朝文学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六朝诗歌,苏轼的评论不多,不过他对鲍谢诗歌以及徐庾体的评价还是基本客观的。苏轼的六朝文学观除了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外,其独有的文学创作经历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波平 《前沿》2014,(23):190-191
读苏轼词作,自然有一种生命的感动,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苏轼词能勾勒人的心路历程和描摹人的心灵矛盾,给人一种无尽的审美感受。尤在情感方面,灵动而蕴藉,于友情,为"美丽的错误",甜蜜;于爱情,属"刹那的永恒",沉痛;于亲情,是"痛并快乐着",纯真;于"人"情,为"我思故我在",空灵;皆写出了人生中的某种感动和感发意志的激情。  相似文献   

8.
苏轼与秦观相知相契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显根 《求索》2010,(11):200-202
北宋文学大家苏轼与秦观从相识到相知,又到如此的相契,这是由于苏轼与秦观的家庭教育、人生经历、宗教态度、诗词创作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相似或相通之处。探讨苏秦相知相契之因,对理清苏轼与秦观的关系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开展主题教育,除了充分运用传统的教育手段,还应重视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情感进一步加强主题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冯维林 《求索》2008,(9):177-179
自孔子提出“辞达”说后,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在“辞达”说大厦的构建过程中,孔子奠其基石,苏轼扩其堂庑,而其后人增其陈设,各有建树,各有贡献。三者中,苏轼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其勾连前后、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是无人可以比肩和替代的。对于孔子,他的不甚“辞达”的“辞者达而已矣”的幽默,是一个极富启发意义的智者的幽默;对于苏轼,他是一个慧者,他竖起的“辞达”说里程碑,分明闪耀着慧者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苏轼对文艺的一个重要认识是 ,文艺是“外物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的产物 ,实际上说明了文艺作品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 ,这是苏轼从艺术生成论角度对文艺本质所作出的一个辩证的概括。苏轼对文艺本质的另外一个重要认识是 ,“文与道俱” ,道文并重 ,实际主张文艺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这是苏轼从艺术本体论角度对文艺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学术界对于苏轼及其作品,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优秀成果,这是值得欢迎的。但是,苏轼的两部重要著作——《易传》和《书传》,却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关于前者,虽然有些论述尚“明而未融”,但总算已经涉及了;而对于后者,则迄未看到有人为之评论,似乎将其列于可以置而不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点评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情感;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能领悟情感。这是人类的共性。所以倘有真情感,写出来,是一种畅快,读下去,则有一种感悟。像这篇《外公》,真情流淌,读起来十分流畅而感人。此外,人之所以为人,更在于人类共性中所保留和彰显的个性,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由此才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即使如“情感“,即使如“爱“这个永恒的主题,对于每  相似文献   

14.
张琰 《青年论坛》2004,(5):59-60
审美情感是满足人类审美需要与理想的道德化理性化的情感 ,它与道德情感在本质上是互相联系 ,互相转化的。深厚的道德情感对于艺术人才创造性与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然而作为新宰相的王安石似乎在苏轼参加制科考试“进策”时.就认为与其“学术素异”的苏轼一旦大用就会防碍变法。所以从苏轼还京伊始就没有丝毫争取他重用他的意思。相反地将这位有着制科三等并当过一任地方官光荣履历的苏轼。安置于直使馆判官告院闲职,并在后来屡次打消神宗起用苏轼的动议。从现有的史料来看.王、苏后来交恶、敌意首先发自王安石一方。可以说.王安石基于苏轼的资格声望和学术见解.为了自己的变法顺利进行而有意抑制苏轼在政治上的发展,按宋人钱世昭的说法,是忌“子赡为宰相耳”。倒是司马光在努力地为苏轼争回这份公道.在神宗面前多次推荐苏轼未果。相形之下.其秉性的公正显得更值得信赖。从另一个角度看司马光举荐苏轼未必出于拉拢之目的.王安石为自己制造政敌确是事实。  相似文献   

16.
阮忠 《新东方》2014,(5):70-75
苏辛词派,辛派词似苏词,固然表现在词风豪放及步苏词之韵而作,但更应看到的是,他们像苏轼一样,都有好庄子与陶渊明的趣味,从而其胸襟、性情与苏轼有一致的地方,自觉地将处世的通达与淡泊形于词,从而词风贴近苏轼,词的"苏味"自然而生。  相似文献   

17.
何晓苇 《求索》2013,(11):68-70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变革天下法度,旨在富国强兵。这与苏轼裕民的政治价值及其治国方略产生了尖锐冲突。苏轼认为,"裕民"理应成为变法之归旨,它是一个义蕴丰富而深广的概念范畴,与"富民"有别。"裕民"既涵盖了执政的举措在御民、抚民,于民以宽仁、宽缓,又统摄了治国"富民而措刑"的"民德归厚"之根本价值。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急於有功而贪富强",有病民、贫民之弊,乃至败坏天下之风俗。裕民作为苏轼政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贯串于熙宁前后苏轼的诸多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当中。裕民之道与富国之法也成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争论。  相似文献   

18.
谢卫平 《求索》2007,(6):179-181
韦应物为大历时期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诗风自然淡雅。韦集所存十九首悲情诗,上接潘岳、下启苏轼,延演于后世,诗人对爱妻的那份率真、挚爱之情倾吐于诗中,凸显了悲情诗“感今怀昔”的共同主题,彰显了妻子勤劳、贤惠、与诗人心灵默契的美德,构建了悲情诗的时空体系,丰富了我国古代悲情诗创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9,(4)
苏轼与李定之间存在着间接过节,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李定是一个不服母丧之人,投机取巧地投靠王安石变法之新党,并受到重用与提拨。李定的"匿丧事件"受到旧党群臣的猛烈抨击,被迫追服母丧。当他擢为御史中丞掌握大权时,便借宋神宗之力对反对新法呼声最大的苏轼发难,以报复苏轼"诗讥"之仇。  相似文献   

20.
赵丹琦 《前沿》2011,(12):142-145
苏轼漫游润州(今江苏镇江)金山及金山寺写下了十几首以金山为名的诗歌。苏轼金山诗连绵贯穿在其一生坎坷经历之中,诗中深切表达了与金山寺僧侣们的深厚情谊,着力描绘了金山佛寺内外幽静高妙的风景,抒发了深刻的禅理妙趣,成为后人综合研究苏轼丰富的禅宗思想及佛教文化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