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吴海山  巴特那生 《前沿》2011,(21):41-43
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在20世纪经历过两次嬗变。第一次发生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转向强调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之后,凯恩斯主义被新自由主义所替代。自由主义的两次嬗变,对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傅艳蕾 《前沿》2014,(23):58-59
从"需求"视角展开意识形态批判,是马克思与吉登斯的共性。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侧重"物质需求"阐释意识形态内容的来源,而吉登斯侧重"心理需求"阐释意识形态形成的方式。根据这一理论分析和比较,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坚持意识形态内容和形式"两手抓",不仅要关注意识形态内容本身的建设,而且还应关注意识形态形成的方式方法及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具有意识形态的一贯性、现实生活的变动性和施教育人的指向性相统一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的了解途径、关注方式和感受特点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摸清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状况,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的重要依据。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新自由主义以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倡导国家积极干预、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为特征,从19世纪末至今,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潮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当代西方诸多国家制定政策和实施政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郭燕来 《前沿》2013,(9):20-24
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政治伦理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在现代社会当中,这二者共同营造着现代民主政治社会的合法性诉求。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社会意志和国家的统一,政治伦理构成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史少博 《长江论坛》2010,(6):4-6,12
拜金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经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并且资本主义阶段"拜金主义"到了疯狂的程度。拜金主义是随着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念,是资本职能及其运动目的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疯狂"拜金主义",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会有效遏制疯狂"拜金主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对学校教育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西方社会各国不断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教育重建,以引进市场要素为核心,对教育路线、教育原则、学校运作模式、政府评估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打破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固有模式和体制。但是应该警惕的是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实质是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  相似文献   

8.
民进党意识形态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核心理念,民进党的意识形态基本上可归结为台独分离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大形态。通过解读民进党的党纲、文献及其言与行,重点分析民进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理论基础,揭示其某些理论基础的合理成分,但更多地揭批了其谬误之处。指出由于民进党台独意识形态挂帅,并妄图以现代自由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包装和掩饰台独分离主义言行,不但不能实现台独,还会扭曲其现代自由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与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因理论基础不同而引发的发展价值取向、发展道路、发展手段和发展理想的不同。科学发展观与新自由主义发展观也有相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关注的主题相同、都是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发展观、都面临现代性困境。文章通过比较得出启示: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必须警惕意识形态问题,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必须回到本真的马克思寻求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彭月英  孙海林 《求索》2010,(8):244-246
毛泽东中央苏区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是毛泽东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和重要内容,且具有这个时期浓厚的战时性、革命性的鲜明特点,表现为:坚持文化教育为"工农武装割据"服务、"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教育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和坚持抵制"左"右倾机会主义对教育事业的干扰等。  相似文献   

11.
杨淑珍  王艳华 《湖湘论坛》2006,19(5):44-45,51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是发达国家的竞争战略和西方大国推行国家霸权主义的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新自由主义的双重标准本身就是自相矛盾;新自由主义的人性论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自由主义的社会论有悖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自由主义的市场论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思政"教育观构建的"大思政"教育模式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比较,"大思政"教育模式在人员上具有全员参与性、在时空上具有广延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以及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具有"现实平台"与"虚拟平台"的互补性等四种特性,其构建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者首先受教育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和受教育者互动的理念以及"知、信"相统一且落实于"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主流价值观的建设,缺少阵地宣传的正确方法,任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缺乏治党的科学思维。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嬗变导致了前苏联瓦解和国家分裂。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给我们的历史启示主要有:形成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互动共振机制,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唤醒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时代认知。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俄罗斯在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越来越趋向于实用主义。俄罗斯的对外政策逐渐抛弃了前苏联时代的意识形态及原则,也比前苏联解体初期取得更惹人注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解体十余年来,这场历史变革带来的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喜悦,经验与教训广为世人关注。随着曾在前苏联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共青团的瓦解,俄罗斯的青年工作经历了一个新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共和党的保守主义思想传统可追溯至美国建国初期推崇分权政府的托马斯·杰斐逊,这一传统奉行经济自由主义和社会保守主义,但并不完全排斥自由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在美国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党制度的演进促成了共和党与新保守主义的结合。新保守主义归根究底保守的是美国自由主义的传统,它在理论形态建构过程中吸收了古典自由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而形成新思想。在美国两党制发展史上,民主  相似文献   

17.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真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才是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良方。新自由主义不过是经济自由主义教条、国际金融垄断集团政治纲领与意识形态工具的混合体,而凯恩斯主义则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主义变异与消费主义母体的双重意识形态外壳。只有坚决排除西方主流经济思潮的干扰,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徐继耀 《人民论坛》2010,(4):222-223
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和先锋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商业意识形态的影响,思想意识中呈现出经济实用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多元化价值。为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胡若雨 《求索》2013,(8):84-87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建设也是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意识形态范畴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政治实践性,使得它与政治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入研究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和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与互动机制及其意识形态实践,这将有利于辨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实现意识形态的知识与价值、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