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群书治要》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精华",于唐太宗时汇编而成,该书"博而要",撷取了中国唐朝以前经、史、子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华。习仲勋先生曾为该书题字"古镜今鉴",习近平总书记也熟读此书。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博士认为,"能够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群书治要》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当今世界各种争端的良方。"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群书治要·周易》认为,万事万物都在一个通往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互相联系,人  相似文献   

2.
杨树达先生曾推尊皮锡瑞云:"乡先辈善化皮鹿门先生,博闻强记,经学湛深,为吾湘二百年来所仅见",其今文《尚书》学为晚清学术之瑰宝,皮氏融合各种辑本,全面疏证《尚书大传》,明定条例,还原汉代《书》经。清代今文《尚书》学之研究,至皮氏达峰顶,为后人讨论两汉经学、思想发展,奠定了详审健全的资料库。然因晚清今文经学之主流在于阐发《春秋公羊》,皮氏于《书》又未能再发新义,加之其时学术出现新方法新材料,皮氏未能逮之,故其今文《书》学日渐式微,后继乏人。  相似文献   

3.
陈平原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关注近代以来的中国大学史和教育史,有《老北大的故事》、《中国大学十讲》、《大学何为》等多本相关著述出版。这些论著或纵论"大学何为"的学术文章,或是探寻大学传统薪火传承的历史追忆,而这本《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则与之前的著述有所不同,用陈平原自己的话说,他"很早就有一个企图,为大学生写本书,谈谈如何‘读书’;或者为研究生写本书,谈谈怎样‘做学问’"。如今,这本既谈"读书",又讲如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7,(9)
正有一种我非常反感的出版物,叫做"名著缩印本",据说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只保留故事框架和基本情节,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要知道一本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是因为它的主题,虽然可能流传最广的而只是它的主题,比如《简·爱》为什么会成为"女性的《圣经》"呢?因为它描写了男女平等。但是抱歉,写男女平等的书多了去了,生活中有  相似文献   

5.
监督者,监察、督促也。据《后汉书》载:"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而鲜过者也"。(《筍彧传》)由此可见,"监督"自古有之,目的很清楚:一为"尊严国命",二为"鲜过",即少犯错误、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期川籍儒者周洪谟"居显位,有文名,而又深于经术",其《春秋》学思想主要散见于所著《疑辨录》中。周氏对《春秋》"经文文本"、"周正时月"以及"训经之传"进行了辨疑,所论多出新意。他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常事不书"、"书以记异"等《春秋》书法观;另一方面也发挥了《春秋》"尊王"、"崇礼"、"奉天道为政"等经世大旨。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宽容?最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宽大容忍。传统版《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和追究。而《大英百科全书》的第26卷1052页这样写道:“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念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写了一本名为《宽容》的书,该书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在书中有这样三句话:这本书不是人类学手…  相似文献   

8.
孙皓晖颂"秦(始皇)"、尊"法"、批"儒"的"历史意识",并不满足于小说、电视的扩张,更要把它架设成"国家话语权"与"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化的方式塑造"民族新灵魂"。既已散布于"公共空间",就必须为之诘问辨析:孙氏的"文明史"主旨是否符合史实,有多少曲解与偏颇?他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建设与公民意识的培养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本"《祭秦论》批驳"专题系列主要是写给中学老师的,以史实辨证为主,引伸到历史观与史学方法论。因为孙氏之论的危害,涉及到治学方法与思想偏向。激进的"文革"思维幽灵仍在游荡,史学工作者有义务为不熟悉那段历史的青年教师与中学生做些力能所及的醒世提示。  相似文献   

9.
一道彩虹     
<正>有一种书,极具山的内蕴和海的深邃。《晴耕雨读》就是这样一种书。《晴耕雨读》(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呈现出叶双瑜先生写作的大致轨迹以及影响各个迹点生成的执着坚守和时代因素。故而,牵引我们目光的、烙在扉页的"不忘初心"四个字是作者前行和超越的路碑,是作者凝视时代、思考中国的关键词。可以说,也是深入解读《晴耕雨读》的关键词。全书收集的作品,高扬现实主义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坚持人民性,坚持"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有一  相似文献   

10.
沈伟东 《传承》2007,(9):46-47
出版家沈昌文评价这本书:"这样的书,让我这个当年的上海‘小瘪三’大开眼界",作家阿城说:"写老上海的书,这一本最好!"  相似文献   

11.
正王斐弘教授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西哲思之源文丛",由独立而有内在关联的六卷本著作组成,已出版前四卷,分别是《文明的源起——以"双宇宙"为主线》《儒宗正源》《治法与治道》和《治术与权谋——韩非子典正》。后两卷待出。"文丛"以原典深入研究了中国先秦诸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其传承,此乃中国哲思之源;同  相似文献   

12.
创新,在路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之一,主要是写"因读书而茅塞顿开的愉悦"。本期"特稿"《创新在路上》编者引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以诠释我市人大工作之所以"永葆生机与活力"源自"不断探索和创新",颇  相似文献   

13.
"新闻策划"、"做人"、"做事"、"微博",这一连串的词语几乎构筑了王平久全部的人生和生活。他坚称自己是做新闻、做策划的,"写歌词只是业余之业余",作为《北京欢迎你》的策划人、《国家》的词作者王平久,"圈外"的人却知之不多。  相似文献   

14.
《史记·天官书》是我国传世的最早的天文学百科全书,是世界上罕见的天文学史文献,也是司马迁著《史记》以"究天人之际"思想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对考察中国上古时代天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具有重要价值。《天官书》文字古奥,专业性强,号称"天书",今人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对历代《天官书》天文学和星占学方面的研究情况予以梳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年前,有人约稿,说是给青年学生推荐点文史类的经典,很多人写,然后凑成一本书。写什么好呢?约稿人说,你就拣历史方面自己觉得重要的书,随便写,字数在三千字左右,当然,最好通俗一点。我依命行事,临动笔,想了一下,在我心中,什么够得上“重要”二字?好像很多也很少,千挑万选,未必合适,为稳妥起见,还是写两本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书吧,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观堂集林》。但文章写成,没有下文(眼下,这类书倒是大为流行)。最近,承张鸣先生不弃,要我为《新东方》奉献小文,我素无积稿,翻箱倒柜,只有这点东西在。现在拿出来,真不好意思。书是很  相似文献   

16.
<正>80年前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稍念过点书的人大概都读过。先生谈了当时中国人的"送去主义",并主张和强调"拿来主义"。那么,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是否也注重"送去"和"拿来"呢?最近,读美国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史景迁的著作《改变中国》和《大汗之国》,对此颇有些感触。在笔者看来,《改变中国》体现的就是西人的"送去主义",而《大汗中国》论述的则是西人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17.
<正>前段时间里读到一本有趣的书——《无聊的哲学》,作者是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这是我第一次读挪威哲学家的著作。书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状  相似文献   

18.
曾晓霞 《人民论坛》2012,(14):138-139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易道之广大,儒家尊其为"群经之首",道家将其列为"三玄之一",后世视其为一切文化的"源头活水"。《易经》以卜筮解卦为内容,为卜筮之天书。《易经》虽晦涩难懂,但对日本思想政治文化却影响深远。该文着重对《易经》在日本社会的传播及对日本思想政治文化的影响进行梳理分析,以图对理解日本的文化现象和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自2016年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投入使用以来,教材逐年进行较大修订成为常态,内容的"新"与"变",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特色。要正确认识教材修订的内容之"变",就要深刻理解教材修订中的"不变",明确思政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根本宗旨,把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坚持教材与时俱进的一贯追求,在辩证把握"变"与"不变"的基础上,用好每年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相似文献   

20.
董书民草书     
《创造》2005,(9)
书法家董书民以草书见长,亦能写一手大气磅礴的榜书。他的书法总体风格是气势丰沛,笔力道劲,且笔笔有来历,令人观之,常有古意盎然之感。近年,书民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晚报》等诸多报刊。他虽非幼承庭训,然自学贯通,人至中年始临池挥毫,一经融汇,遂蔚为壮观。古人论书,尝以品德、襟怀、学识、勤奋等划分,其实并不尽然。先贤论书亦往往玄妙高深,如清人杨守敬《学书迩言.序论》中云:“……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此定论也。……而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