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多部门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食品安全究竟以哪一种方式进行监管最为合适,这一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研究发现,"单部门"监管模式在中国不可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沿革和行政生态决定了我国应采取"多部门"监管的模式,它适合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客观需要,总体上利大于弊,存在正效益。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的法治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在我国法律层面已经得到确立,但在实践层面仍存在协同程度低、过程监管欠缺、信息共享不足、披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应以确立主体多元、信息共享、分工协作、手段多样、责任严格理念为导向,以分配和落实食品监管职责为关键,以健全食品安全法治为保障。具体而言,应进一步增强社会共治观念,重视制度正向激励机制效用;强化社会共治主体相互协同,加强政府体系能力建设,畅通公众参与监督渠道,创新智慧监管技术手段;重视监管绩效评价,严格落实监管法律责任,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面临严重挑战,存在协调差、部门利益化、监管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丹麦和美国两个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框架。本文认为:为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顺应国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监管体制需要走合并重组之路,最终由一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事关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有毒、有害食品的出现不但让消费者饱受其害,也严重侵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从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规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采用“两段式”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政府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毒豆芽"事件到"工业明胶"事件,食品小作坊已经成为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认真研究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关系重大,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能为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提供保障。但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运用时间较短,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应在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异体问责,规范问责程序和问责后的官员复出程序,以更好地发挥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9,(2):119-119,121,123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这一食品安全监管“预防在先”的理念,转变了只注重“事先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进行处罚”的传统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困境二者存在着内生关联性.处于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堪忧,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府管制主导型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着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偏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设置的不合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效力的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监管评估的欠缺等问题.因此,未来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应从面临的困境出发,在批判反思现有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多元协同治理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食以安为先     
王天辉 《人民政坛》2009,(12):22-2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每个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的警示尤为深刻,食品安全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专题调研并听取了省政府的专项工作汇报。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涉及民生的大问题,文章从案例分析入手,归纳出政府存在监管主体滥用职权,多头监管导致监管空白,行政主管部门不作为,追惩结果不透明,监管部门推诿扯皮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指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的完善应从加强信息公开、严惩政府不作为、明确监管职能、完善相关立法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几乎都与监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员的渎职行为有关。其渎职监管方式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乱作为、"马后炮"式监管、"养鱼执法"式监管等。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既有现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亦有监督立法不足和法律监督不力的因素,但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公共权力失去社会力量制衡。因此,有效遏止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必须正本清源,消除腐败;密织法网,严惩重罚违法犯罪分子;建立职责边界明晰和高效率的监管体制,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创建多样化的社会力量监督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的形势日益复杂,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分析高校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从过程监管、员工培训、风险识别、管理咨询四个方面探究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模式在高校学生食堂管理中的应用,可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路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共筑防线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22):22-24
构筑预防机制 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每次食品安全危机爆发后,执法部门总是忙于围追堵截,但这种事后整肃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因而普遍的共识是,食品安全监管必须由“救火”转向“防火”,将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中。正因此,食品安全法修法的一大基调是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修法草案为此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安全标准等基础性制度,增设了风险分级管理等重点机制。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伟 《中国发展》2011,11(1):39-46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对保证食品安全作出了贡献,但现有体制尚不完善,实施力有待加强。该文探讨了如何对原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创新性设计,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范海玉  申静 《人民论坛》2013,(23):40-41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在农村地区面临着困境,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一种有益尝试。通过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提升公众参与能力,拓宽参与渠道;培育食品行业协会,实现参与组织化等方式,可以有效弥补现有监管体制的不足,从而构建新型政府与公众合作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阐述食品安全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从监管体系上提出保证食品安全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4,(16):3-3
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草案提出,对食品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追溯制度。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加重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问责。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增设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要求,并建立有奖举报和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已远远超越人们对维持生命基本物质需要这样的简单层次,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需要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推动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此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对有效保障公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权实现的立法规定明显不足.创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举报范围和受理、举报方式、特别法律保护与奖励、无偿获取信息和接受公众意见和建议等制度机制,是保障公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权有效实现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已经见多不怪,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2009年6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但新法的实施并没有杜绝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法律体系不健全。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其实这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我们的监管体系出了问题。由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才造成不断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