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千里为重,广大为庆。解读“重庆”二字的涵义,不难理解老祖宗的气魄。 然而,尽管身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的重庆,即便是在世界逐渐变平的今天,依然与“千里”、“广大”不那么相符。  相似文献   

2.
2007年,启动“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2008年,启动“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重庆求才若渴,急切吹响了招贤纳士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06,(9):68-68
全市公选千名党员当“村官”;农民工落户主城文化程度降为高中;重庆港口“三港合一”;重庆将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新建15个创业基地为民企创业“开路”;重庆打造11个创意产业载体;上半年居民收入增幅略高于全国;50年一遇特大旱灾考验重庆;全市换届工作会议提出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4.
刚刚成为直辖市时,重庆被称作“文化荒漠”。15年来,重庆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方兴未艾……重庆实现了从“文化沙漠”到“文化高地”的华美转身。  相似文献   

5.
艾新全  田姝 《当代党员》2009,(10):39-39
这一时期重庆的对外开放迎来了两次历史机遇,即1983年的计划单列和1992年的沿江开放城市。在对外关系上。重庆实施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在对内关系上.重庆提出了“长江一线、西南一片”战略,促进了重庆的大发展、大繁荣。总的看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的对外开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6.
招才引智,我市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去年实施的“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引进的人才与重庆强烈的人才需求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还不能有效缓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  相似文献   

7.
“自古西南镇,沿江日夜流”。重庆解放57年来,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的各项社会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硕果累累,成就辉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有曲折,但始终目标明确,奔腾向海。重庆,这艘满载3100万巴渝儿女的巨轮,正朝着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正确航道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8.
王洪章 《当代党员》2009,(11):57-57
11位武汉市普通老百姓,从武汉辗转到重庆,将一面“利剑出鞘国秦民安”的锦旗送进市公安局。千里送锦旗,让人感慨万千,也给人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9.
“人人重庆”是重庆的形象标志。那么,“人人重庆”的人文意蕴何在呢? 它彰显了重庆作为一座移民城市特有的人文基因。据《重庆通史》记载,秦灭巴蜀以后。迁“秦氏万家”入巴蜀,汉族民众陆续移居巴渝地区;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壮举被定格在修葺一新的湖广会馆;今日百万三峡大移民更以其“爱国、奉献、创业、协作”的精神彪炳史册。移民城市最显著的人文基因便是渴望交往,因此重庆成为世所瞩目的“桥梁之都”:渴望开放,因此重庆近百年来有开埠时期、战时首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三次大的开放;渴望学习,吸收他人之长以补已之短。兼收并蓄成为移民城市特有的秉赋。“人人重庆”之“兼收并蓄”的人文意蕴,昭示了重庆将以开放的姿态成就时代的伟业。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1,(3):14-17
“五个重庆”、“唱读讲传”、“打黑除恶”、“民生十条”、“户籍改革”、“房产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重庆热词,频频出现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上。阔步前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庆,正成为国内外媒体观察中国变革的重要窗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渝外媒体评述重庆热词》,汇聚各方意见,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决定实施“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2008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重庆;2009年,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来渝参加“重庆·台湾周”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分别会见了连战和吴伯雄.为渝台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10月,“重庆抗战历史文化参访团”访问台湾。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重庆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7天,比2000年开展空气质量日报以来增加100天,重庆摘掉了“雾都”和“全国10大重污染城市”的帽子。直辖10年来,重庆市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投资达500多亿元,100余家企业在“退二进三”的环保搬迁中“洗心革面”迎来发展的第二春。重庆的天蓝了,水绿了,主城区及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得到双向优化。重庆直辖10年的环保历程,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9,(4):37-37
一、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本期“特别报道”集中刊登了《薄熙来:重庆要增强信心、逆势而上》、《王鸿举:重庆今年GDP增长12%有把握》、《黄奇帆:重庆有望率先转“危”为“机”》等文章,各级党组织在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时,要认真学习这些文章。  相似文献   

14.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现象并存的区域,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重庆三大战略定位的核心和关键,是促进重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以“314”总体部署作为“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性纲领,在重庆城镇化进程现状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落实“314”总体部署并具体化到操作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数读5年来,重庆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不断提升,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人性化的步伐不断加快。2022年,重庆全市60万余国家工作人员参加了网上法治理论学习和考试,1.4万余市级领导干部参加了旁听庭审。2月17日,清晨8点,渝北区果塘湖农贸市场。“队长早!”“刚炸好的饼,来一个?”渝北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宝圣湖大队队长石大林与协管人员刘立兵,又准时出现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最近,能够拥有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时尚。这本名为《读点经典》的小册子,每月一辑,包含古今的经典语录、诗词佳作和散文精粹。重庆近6千名市管干部和两万余名各级干部几乎人手一册。这项原本为了教育各级干部勤政廉政的阅读活动,迅速延伸到普通市民,继而在全市引发了一场从“干部读书忙”到“满城书飘香”的读书热湖。(见《人民日报)2009年3月27日“一本书和一座城”一文)  相似文献   

17.
严婷 《当代党员》2008,(9):21-22
4年前的春天。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底特律,世界汽车工业之都刮起了一股重庆旋风。有汽车业“奥斯卡”之称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世界大会暨汽车零部件展览会(SAE),正在隆重召开。展览会开幕之际,200多名来自重庆汽配行业的企业家,按国际惯例——穿西装、打领带,列队进入会场。他们以“重庆造”的名义抱团来寻找感觉和机会。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遭遇一场财富奇遇……  相似文献   

18.
《思考与运用》2007,(8):49-56
非常高兴来到重庆。我来重庆这是第三次了,80年代来一次,97年直辖时是第二次,这次旧地重游,重庆变化很大,路变多了,楼变高了,还有轻轨,变化之大让我感觉很意外,我为重庆的崛起与发展感到非常的高兴。今天在这里,我讲“重庆文化与重庆美学”这个专题,有些不涉及到重庆,但通过举一反三我们可以从其他的一些城市文化建设的案例中,来思考我们重庆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整个城市现象。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如果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那么我今天的讲座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19.
刚直辖时,重庆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15年来,通过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等环境整治工程,重庆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成为全国目前唯一获得“生态中国城市奖”的省级城市。  相似文献   

20.
<正>秋日江畔,重庆市南岸区长嘉汇广场的游客熙熙攘攘,一栋形如草书“起”字的建筑在秋日的阳光中分外亮眼。这栋“起”字形状的建筑,是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新馆,寓意:奋起!重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以数字化引领开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局面。数字是解读重庆发展的密码,也是打开重庆未来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