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警察权行使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是社会文明秩序的护卫,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警察权的状态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标志。在现代国家中,警察权是与公民联系最密切的公共权力之一,它以限制公民的自由为主要特征。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成反比例关系,即警察权的扩大意味着公民权的缩小,警察权的滥用必将严重损害公民的权利。因此,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法律的规制。警察权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权的行使直接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和切身利益。为了防止警察权被滥用,规范警察行政,必须加强对警察权的全方位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
政府行为是依法行使的一种国家行政权力行为,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严格地按照规范的工作程序进行,特别是政府的重大行为、原则行为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尤其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事,在国家法律许可和保障的条件下运行,这样才能确保政府行为实现调控社会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3.
宋瑜  宋轩 《法制与社会》2010,(24):47-48
行政赔偿法律制度是民主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健全和社会主义民主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与民主有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因为它表明国家和政府同人民一样有守法的义务,在违法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政府的权力应受到限制,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政府侵犯必须得到救济,意味着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中对政府进行法律限制,在被统治者的权利和自由与政府的有效运作间谋求微妙的平衡;意味着国家与公民处于平等缔约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以法治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切行政权力必须授之法,施之于法,控之以法 公务员特别是高级公务员的行政权的行使,必须有法律授权,并有法定依据,一旦违法就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法律授予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政权.实际上就是赐予义务与责任,它与公民的权利是不同的,公民的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而行政权必须依法行使,不能放弃,否则就是失职,就是不履行义务,就应该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对于被赋予行政权的公务员特别是高级公务员而言,他自身的自由权利相对于一般公民来说,也应该有必要的限制,也就是说,若无法律根…  相似文献   

5.
在多种行政管理方式中,行政强制作为行政权力行使的最后手段和最激烈方式,代表着行政管理领域最基本的问题:如何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执法公信力的缺失正是意味着这个平衡点的失衡。探寻执法公信力缺失背后的根本原因,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执法运行体制,对于提高我国依法治国整体水平,建设法治政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中关于行政行为的一个重要分类,尤其是授益行政行为,它的撤销不仅意味着公民的某项权益被剥夺,而且关系到公民对政府的信赖利益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今社会形势下,国家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政府职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行政相对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其权益保护也更加受到重视。因此,撤销授益行政行为要更加慎重,应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黄宇骁 《法学家》2020,(1):47-63,192
所谓立法与行政的权限分配即是理顺法的制定与执行之间的上下游关系,本质是权力等级序列问题,它与权力分立语境下机关之间的监督与制约关系并非一回事。所有的立法与行政权限分配方式都可以总结为分离型与下降型两种模型,其中分离型又可以细分为双重分离型、立法与行政分离型和立法分离型。"分离"意味着要么是限制下游,要么是限制上游。对学说、实务、规范三者进行彻底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立法与行政的权限分配应当是一种立法分离型结构。立法权自身分离给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但这种分离是限制下游式,受到制约的是行政立法而不是法律;相反,行政权则是立法权的下降,既不应当存在自主行政行为,也不应当限制立法作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明确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必须遵循五个原则。划定中央专属立法权限必须遵循最低限度原则,即以维护国家和国内市场的统一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所必须绝对统一的事项为限。授权立法是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的一种方式,是行政机关获得立法权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是法定的执法主体; 依法行政,是规范政府管理行为的一个根本举措; 依法行政,就是政府作为行政执法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行政事务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权限。执法监督是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能之  相似文献   

10.
行政立法应当以保障和不侵犯人权来证成自己道义上的正当性。为了保障人权,必须对行政立法的权限和目标进行控制。行政立法不得限制基本人权,对非基本人权的限制也要程度适当。行政立法限制公民的权利、增加公民的义务必须有法律的授权。行政立法必须制约行政权力、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上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劳动教养制度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11.
孟德斯鸠曾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作为支配社会和组织的权力,一旦失去有效的监控与制约,就会像一头失控的狮子,非常可怕,非常危险。而合法行政原则正是实现高校行政权力制约的有效途径,换句话,合法行政原则就是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实施行政管理要严格依法进行,其实施的管理行为是由法律或学校规章(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事先设定好的,行政机关只能按规定的权限去办事,而不能随意超越法律或规章规定。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政府长期以来单方面征强制行使征税权力,通过约柬政府的征税权来实现对统治权的控制则是宪政出现之后。”在公民社会中,任何人的行为和权力都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尤其是政府行为——征税权。而国家税收的源泉就是公民的财产权,基于税收的国家公权力则是公民财产权的保障,国家征税权与公民财产权分别作为国家的基本权力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具体的体现就在税费的征缴上,但是国家征税权的对公民财产无偿剥夺的强制性权力,常常造成二者在直接表象上显示为直接冲突。国家征税权与公民财产权是否契合的关键就是能否实现用税收法定原则来控制国家征税权这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公法学的视角检讨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这一法律实践,论证如下命题: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的会议是公民参与国家权力行使过程的一项权利.限制或者否定公民旁听权是实质意义的行政行为.应当为公民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以法定的程序,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其核心就是要用法律规范来约束行政权力的行使,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守法。依法行政原则是为了保障行政权力的行使规范化、合理化、公正化、公开化、经常化,避免主观性和任意性,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依法行政在实行依法治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行政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又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学者们对行政垄断概念的界定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行政垄断的主体的概括不够准确,或过于狭窄或过于宽泛;二是或未能反映出行政垄断的违法本质或将滥用行政权力与违法行使行政权力混为一谈。行政垄断的主体是且只能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根据行政法学理论,可将之既简明又完整地表述为行政主体。行政垄断不仅仅是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更是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行政垄断的概念可界定为: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违法行使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政府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仍然保留着 ,而且新增加了许多行政审批制度与项目。有些是必要的 ,不少的则是官僚主义或权力腐败的产物 ,变成行政“创收”手段 ,造成审批泛滥 ,民不堪负 ,限制了公民和社会主体的行为自由与权利 ,干扰了市场经济健康、高效地发展。现在立法机关正在草拟行政许可法 ,加以规限。这是十分重要的举措。立法中也遇到一些理论和操作上有争议的问题 ,有待研讨。这里就其中几个问题略述浅见。一、行政许可的性质法律上的“许可”从广义上说 ,是指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 ,事先必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行政执法行为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行政主体为维护经济与社会生活秩序、实现行政目标,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权因其强制性、单方性、主动性、范围的广泛性、手段的灵活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产生重大影响及对社会公共利益强烈干预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权力滥用的危险。尽管各级党政部门、  相似文献   

18.
单个的人为什么会组成社会,政府是怎样产生的,政府的行政行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社会意味着规则的存在、秩序的形成,更意味着,个人和组织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其行为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恰当的价值取向。趋利避害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的成长而长成,这就是人的起点和归宿,也是社会和政府存在的意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朱伟  陈党 《中国律师》2006,(9):89-90
现代行政法的重要特点是,行政职能的社会化、行政方式的多样化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在行政主体上,世界各国均有从国家行政到公共行政转变的趋势。律师协会作为一种职业团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与一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一样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必须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它又与政府机构一样处于行政主体地位,行使部分公共管理权力,对律师和律师执业机构进行行业管理。正如管欧在谈到公共团体的法律地位时所指出的,“其在行政法上,恒有双重之地位,一方面服从国家统治权之支配,处于行政客体之地位,此与一般人民之地位相同;一方面则在法令赋予之职权范围内,处于行政主体之地位,对于构成团体之分子,即其所属之人民,以行使其公权。”  相似文献   

20.
政府强制统一更换商铺招牌,作为一种典型的行政决策行为应依法进行.政府强制更换商铺招牌必须在法律授予的权限内行使,遵循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专家参与,符合行政决策的实质合法性要求,特别是应符合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