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民族。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瑶族村规民约的分析,指出六巷瑶族的村规民约受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深刻影响,在主要内容等方面明显体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痕迹,瑶族固有习惯法通过村规民约形式在当代瑶族地区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一起误砍林木赔偿纠纷案的调解中,人民调解员实用主义的对待和运用瑶族习惯法,有意识的运用瑶族历史上的石牌规范,考虑村规民约新的规定,在纠纷解决中顺应瑶族民众的习惯法观念进行说服、劝解,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当前,由于国家法律资源的稀缺,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农民规范行为、惩处违犯行为、解决纠纷等等,大多都依据村规民约,较少正面与法律打交道,因而与习惯法有紧密联系的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笔者就三个苗族村的村规民约考察入手,分析了"供全村吃一餐"的处罚规定所反映的苗族习惯法文化在当地乡村治理中的利弊,就反映习惯法文化的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问题作了一次微观的探讨。笔者认为,我们应看到"供全村吃一餐"这一传统苗族习惯法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避免产生消极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都柳江流域是中国侗族文化保留最好的主要聚居地方之一,洛香村位于这一流域侗族聚居地方的核心地带,当地的侗族习惯法主要是不成文的社会规范,通过具体案例可以归纳其内容。不受政府部门直接影响的寨规民约真实地反映了习惯法的内容,以国家法为基础的村规民约在反映习惯法内容的同时,体现了当代国家法的理性特征。当地的婚姻习惯法制度基本完整地保留到1990年代以前,近十几年发生了变迁。民间习惯法主要依靠当地的寨老组织、罗汉组织负责实施。  相似文献   

5.
瑶族法律文化研究——以广西金秀瑶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法律文化对构建我国多元法律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从"民族性"和"地方性知识"意义上来解读法律文化的含义是深入分析瑶族法律文化的理论前提。法律文化中所涵盖的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法律意识是分析瑶族法律文化的基本框架。通过这一基本框架可以比较完整地估计瑶族法律文化的内在含量。当前我国大一统的法律制度很难为瑶族法律文化提供唯一的发展范式。因此,需要考虑瑶族具体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大力发展民族法律教育、谋求国家制定法与瑶族习惯法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瑶族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台江县是全国最集中的苗族聚居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较好地保留了原始苗族习惯法文化。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桥崇拜规范、牯脏节规范、婚姻习惯法规范以及神判制度等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由于国家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很多苗族习惯法规范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表现出来。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调解委员会成员代替传统上的寨老对民间纠纷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两个民族村寨为调查对象,运用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滇东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与国家法关系进行比较性研究。在滇东南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习惯法对社会秩序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滇东南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应增强国家制定法的亲和力,加快国家法本土化步伐;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地方投入,增强国家制定法的控制力;以变通条例、村规民约为载体,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与对话。  相似文献   

8.
瑶族文化遗产既有人文景观的精华,也有这一少数民族文化特有的传统知识及其艺术表达。瑶族文化遗产的价值是通过瑶族人民的劳动实践创造的,是遗产本身所固有的,具体体现为存在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最早出现、历史最为悠久的法,习惯法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中华法系内容的丰富、对中华法系成果的传播、中华法系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有助于拓宽法学研究领域、解决目前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正确对待现代化发展中的固有法文化。  相似文献   

10.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二十七)】 村规民约,理应是村治实践中必须贯彻的一项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乡村自治,但“天高皇帝远”的政治辐射能力,宗法统治的社会结构基础等,都客观上决定了在那些国家政权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宗法自治或者乡村自治的存在。相应地,也留下了丰富的村规民约、家法族规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大瑶山团结公约》是建国初期金秀瑶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共同制定和实施的得到中央认可的新石牌,具有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的性质,是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立法的起点和成功典范。对完善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冲突表现为三种情形 :国家法律不禁止的行为 ,村规民约予以禁止 ;国家法律保障的权利 ,在村规民约里被剥夺 ;国家法律予以界定的行为 ,在村规民约中也有界定 ,但内容不一致。冲突的根源为 ,乡村同时存在法律所承载的国家权力和村规民约所承载的村庄治权。另外由于一些地方法律供给不足 ,村民更倾向求助村规民约。协调两者的冲突有三条路径 :界定之路、融通之路和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3.
乡规民约的法治功用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乡村组织存在之日起,乡规民约便产生和不断衍生发展,并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不能忽视乡规民约的价值和作用.回顾乡规民约产生的历史,揭示乡规民约的伦理性特点和法治功用,提出乡规民约的当代价值,旨在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自治的新途径,期望在健全和完善乡规民约的建设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界定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前景。符合条件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 ;人民调解协议的生效、无效和被撤销应适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人民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但也有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以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迅猛发展,作为非政府组织,它们开始积极参与村民自治,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而作为村民自治制度基础的村委会民主选举更是成了它们表达自身政治要求的重要舞台,农村经济组织作为草根政治的代表在村委会民主选举中扮演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转型中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基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社会治安维稳工作经验,以及转型时期库区社会治安维稳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及问题症结,需逐步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探索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构建"防、控、打"管控一体化体系,以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典型表现为八种类型法律地位,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等原因,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工作存在缺乏统一立法、登记注册难、税收规定有待完善、工作人员权利义务缺乏明确规定等困难,我国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管理亟待加强立法工作。立法过程中应该遵循在法律价值层面明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制定统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法》;明确非政府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明确税收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话语群理论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文章利用话语群理论,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利用立法自治权制定系列森林保护法规后的话语群反应和各个话语单位间的互动效应的考察与分析,全面解读民族自治地方的森林保护立法的社会各层反应.  相似文献   

19.
"栽岩"是比较原始的一种习惯法形式。这种民族法文化特征在黔湘桂交界的侗族、苗族、壮族、瑶族、水族社会中形成了过去盛行并延续到今的"栽岩文化圈"。从功能上分类,需要"栽岩"的情形大概有:划界类栽岩、裁判类栽岩、改革类栽岩、防御类栽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