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墨菲  羊宇 《现代领导》2004,(8):45-45
自我控制是人类与纯粹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不能进行自我控制,就不会有真正的人。如果一个人任由冲动和激情支配,那么,从那一刻起,他也就完全放弃了他的道德自由。他就会随波逐流,成为追赴时代的潮流的强烈欲望的奴隶。  相似文献   

2.
资讯·短讯     
《当代广西》2008,(21):61-61
如果一个人得到更多的货币,那么他的处境将变好;但如果每个人都获得更多的货币。那么整个社会就通货膨胀。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话。  相似文献   

3.
快乐     
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绝少美妙事。如果你认为高职、巨款、出国旅游才是快乐,那么你不会有很多快乐;如果你认为快乐来自一顿丰盛的早餐,田野的新鲜空气,一杯酒或是一晌小睡,那么快乐就随时伴在你身边。快乐...  相似文献   

4.
孟子认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意思是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却不能强迫天把天下给他;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却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却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给人。那么天子之位、诸侯之位、大夫之位应该由谁给呢?孟子认为,应当由“天”说了算,天喜欢谁就给谁,天意不可违。天虽然不说话,但天会“以行与事示之”,会告诉你应当用谁。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如果把自己一生辛苦经营的三分之二财富用于社会救助,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呼和浩特市回族老人铁兆义做到了! 他经营的是一个牛羊肉铺小店,施行的却是至深至爱的社会大德。 了解他的人都说,以德行商是他经营的理念,乐施好善是他人生的信条。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诗人曾经写道:“愿你对逝去的岁月永不感到负疚”。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如果真能够这样走完,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是完美的。读完《俞秀松评传》后,相信您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俞秀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俞秀松的事迹,今天的青年可能知之不多。虽然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团创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并且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他早在1939年2月就蒙冤辞世,所以在后来的40余年中很少有人介绍其生平和事迹。尽管这些事发生在本世纪的20至30年代,可是这本书的内容能够发人深省。这是因为作者不是单纯叙述俞秀松的生平和功绩…  相似文献   

7.
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相似文献   

8.
叶小文 《时事报告》2012,(10):50-51
中国人向来对美国如何竞选总统没什么兴趣,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对竞选中为争选票而往往面红耳赤口无遮拦、信口开河攻讦伤人,更是嗤之以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可这回,米歇尔夫人,不仅美国人,也有中国人,真的在赞赏你的演讲了。美国人评论说,细看米歇尔的演讲,其实并无太多惊人之语,讲的多是家庭故事。然而可能就是这些平凡的家庭故事,让每个听众都感同身受。比如讲到学生时代的助学贷款时,米歇尔说:“那时我们那么年轻,那么相爱,那么负债累累。”我们赞赏什么?赞赏你演讲中的家国情怀。当讲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相同的机会,无论身份、无论家乡、无论种族、无论信仰和情感,相信当每一个人努力奋斗,出人头地,在通过机遇的大门之后,不会自私地关上大11],而会转身伸出援手,给予人们共同的机会一起成功!”我们也为之鼓掌。当讲到“他仍是那样一个人,当我们的女儿刚出生的时候,隔不了几分钟就急匆匆地查看摇篮,确认她们仍在好好呼吸,并骄傲地向我们认识的每个人展示自己的宝贝女儿……”我们也为之动情。当讲到“我们面对的挑战似乎艰巨得难以克服,请别忘记开创不可能的奇迹,正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美国人就是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的父母先辈可以为了我们而艰苦奋斗,如果他们可以建起摩天大楼,把人类送上月球,如果他们可以用一个按钮就把世界连接,那么当然,我们也可以自我牺牲,为我们的子女和孙辈建设世界。”我们也为之激动。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忧愁和烦恼无动于衷,如果他不能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那么这种人的纪律性也好、勤劳也好,都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因而他的上述优点就显得微不足道。”在某种程度上,人际交往中对人漠不关心是一种心理缺憾。视障生由于视觉功能缺陷,入学前大多受父母亲人的溺爱比较多,很少单独与同龄伙伴玩耍,加之家庭成员不鼓励,不要求他与别的伙伴交往,也不要求他关心别人,致使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自己有被抚爱和关心的需要,不知他人也有被抚爱和关心的需要。所以,当他们进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与交流》2004,(3):42-42
在公司的初创阶段,老板最关心的大多是资金、员工和客户,很少有人认识到品牌才是最重要的。而实际上,品牌意味着公司的信誉,如果一个企业的品牌很糟糕,那么即便有很好的点子,也难以找到足够的资金,因为投资人不愿意与这样的企业做生意。因此许多品牌(商标)创意很差的公司,在真正的大订单到来之前就关门大吉了。  相似文献   

11.
劝说     
灵焚 《福建乡土》2008,(2):28-28
一个男人如果连女人都不爱的话,那么他就可怜得只剩下他自己了;而一个男人如果见了女人都爱,那他就可悲得连自己都没了。 你走之后,满屋子留下的只有灯光的泪眼滴着夜色。  相似文献   

12.
兄弟     
治与郅同姓王,治比郅大一个月,同事们管他俩一个叫大治,一个叫小郅。他们同一天进入保安公司,同在一个单位上班,同住一个宿舍。治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虽然有那么一点小心眼儿,治自打第一眼见到郅的那天起就不太喜欢他,慢慢地甚至有点恨他。治恨他的工作比自己出色;恨他总能得到领导的“偏爱”;恨他有一副好嗓子,总有那么多同事和女孩子成天围着他转,就连自己的女朋友也夸他:“小郅歌唱的真好,而且人长得又那么帅,哎!哪个女孩要是嫁给他……”于是,治就越发的嫉妒了。“既生瑜,何生亮”。治常常这样感叹。想想自己工作并…  相似文献   

13.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领导干部感到压力大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否则的话,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上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么他的压力又从何而来呢?因此,要认识到没有压力才不是好事情。  相似文献   

14.
正司马光曾按德才差别将人分为四类:"才德全尽(完美无缺)谓之'圣人',才德兼亡(都没有)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他认为,用人时要想办法得到圣人和君子;如果得不到圣人和君子的话,那么"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司马光强调有才无德者断不可用。那么,为什么有才无德者就不能用呢?古人有以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15.
“蓝图设计”建筑工人可能对所建房屋的通盘设计一无所知,无论如何,他不会心中老记挂着设计图样。一般人很少想到自己一生的整体路程和特性。一个人要让自己的事业具有价值,就需要不时地将注意力转向一生的“蓝图”,也就是一张具有设计概要的小草图。当然,要这么做,他必须运用“认识自已”的格言;他必须对了解自己的方法有若干进展;他必须知道最为关键的目标是什么,他最想拥有的快乐是什么。还有,在那之后,什么在他思想中占据着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他必须找出,就整体来说,真正的使命是什么,他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跟世界的一般关系如何。控制想像想像要加以控制,同时也要求我们不去回想过去不幸的事情,诸如所遭遇的不公正或伤害。我们所蒙受的损失,我们所经历的侮辱、轻视和困扰,都足以构成一幅漆黑的图画,我们不要去描绘它。要是那么做,就会弄醒那些沉睡已久的可恨的情绪——那些扰乱和破坏我们天性的愤怒和憎恨,让它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在一篇绝妙的寓言中,新柏拉图主义者普洛克鲁斯指出,在每一个市镇,哪有贱民跟富贵人士比邻而居?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他如何高尚和尊贵,在他的天性的深处,存在有一大伙低贱而庸俗的意欲,足以使他构成野兽。我们不能让这  相似文献   

16.
学会妥协     
一位首长在干部集训班上,语重心长地讲了这样一番话:“一个干部不怕他有缺点,最怕的是他没有责任心;如果一个干部没有责任心,那么,这个干部也就没有培养的价值,成就不了什么事业。”这话的确耐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遇到的障碍和干扰,致使他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挫折,是在否定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状况下产生,即由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引起。挫折传递给人的是不良的情绪体验。它使人烦恼、痛苦,甚至绝望。但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可以扭转“乾坤”。如果一个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悲观绝望,那么挫折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相反一个人能正确地面对挫折,那么挫折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是一笔财富。初中生挫折感强,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弱,容易被挫折“弄晕”,使自己陷入悲观绝望中。…  相似文献   

18.
春望     
时光如水流逝,天地不断转换着容颜。飘零的雪花还未走远,转眼间春节又至,繁花似锦的春天又要到来。或许人的骨血里本就流淌着对生机勃勃的向往,可人总免不了失意。如果一旦失意就陷入消沉不能自拔,那么人生就会因此变得暗淡无光。而对抗消沉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内心燃起新的希望。我们一路走来,对往昔也许有千种委屈、万般不舍,但终究要向远方进发。回望一年走过的道路,想起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悲伤,我们心底应该充满感恩。人必得经历挫折才会成熟,虽然有的人遭遇会更加曲折一些,可每一个人,必有他的希望、梦想深藏心间,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教育、科学、文化,而且包括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关系等等。如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呢?就工作方法而言,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抓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有重点才有突破,才有倾斜,才能带动一般。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建设,二是理想建设,三是道德建设。如果把社会主义比作一座大厦,那么思想建设、理想建设和道德建设就是支撑这座大厦的三根支柱。…  相似文献   

20.
唐朝“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与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唐太宗用人思想的高明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非常重视用人,他把进用善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不渝的三件大事之一。他说:“朕今勤行三事,……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自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他认为只有依靠大批有才干的官吏,才能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也已明察到能否得才、用人乃李唐王朝的安危所系。因而,他反复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非用其人,必难致治”。唐太宗把“为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