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忱生于1966年,持续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这场革命的一个内容是摧毁一切封、资、修的东西,传统中国文化被归入封建主义,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绘画连同那些活着和死去的画家都被当作封建残余遭到革命。而这一年出生的陈忱,却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记录者和挖掘者。他记录的重点是画家和中国的绘画艺术,包括三部分:一是美术史上具有开宗立派地位的已故名家,比如以画虾著称的齐白石,以画马著称的徐悲鸿等;二是当代久负盛名的书画名家;三是当今最具实力的画坛后起之秀。这好像是一种轮回,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陈浩 《创造》2010,(2):104-105
把绘画创作称为写,是中国文人画的独特语汇。顾虎头云“传神写影,都在阿堵中”,说的还是描绘的意思;倪痴自谓“聊写胸中逸气可”,讲的便有抒发情感的意味了。个中变化,正是古人对绘画认知的进步。人之为画,最早是见景生情,描摹传形,以物传物,必为物役,画多了,总觉得没有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画出来,于是乎认识到绘画的真正目的,是表达人的认知、思想和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3.
小人儿书     
小人儿书,也就是连环画,因为书里画的都是“小人儿”,所以北京人管它叫小人儿书,而上海人直接把它叫“图画书”. 当然,北京人叫小人儿书,还有另外的意思,即书是给小人儿看的.小人儿就是小孩儿.正因为如此,广东和广西人干脆把它叫作“公仔书”,仔,就是小孩儿;湖北人则叫它“伢伢书”,伢,也是小孩儿.显然这种认同感是一致的.浙江人看重它的普及性,戏称它是“菩萨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现代艺术论战”,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徐复观和刘国松对现代艺术的态度、艺术的本质及艺术创新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术在绘画中的地位,绘画的功能,庄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及中国画现代化的路向等方面实有着诸多的精神共鸣,对这两个世代在社会转型期的美学选择和价值取向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中国画的现代化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一词,最初是由两个字组成:“文”有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意思。化作“变化”解,人受教而变化为“化”,故本义作“教行”解(见《说文解字注》)。凡以道业诲人为教,人能接受此道业而变易其气质以远过迁善,即足以证明善教得行;人接受教诲则在各方面必起若干变革,此变革谓之“化”。所以文化二字合用,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即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之气质,  相似文献   

6.
初识画家范琛,首先被他的个头惊呆,一米九四的个头,站在他那些伙伴中间如“鹤立鸡群”,人们戏称他是国内国画界的“第一高”。他一身休闲打扮,使人很难把他和他的军旅生涯联系在一起,殊不知他还是解放军总装备部的职业画家。还有,就是他是正经科班出身的博士,师从中央民族学院“国家杰出贡献美术理论家”陈兆复先生。  相似文献   

7.
礼教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而这个道理,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我们每个入的自觉,“为仁由己”。“仁”就是一个人具有同情之心、恻隐之心。但是“仁”更重要的含义是对自己的约束。孔子主张通过“礼”的教化,培养一种“仁”的品德。  相似文献   

8.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08,(15):14-15
我只会一项操作,那就是开机关机。我是个“纸人”,而不是个“电子人”。 ——世界新首富墨西哥电信业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说自己不会去学电脑。  相似文献   

9.
有一家商铺开张,前来恭贺的画家刘忠信送来了一幅写意花鸟画.画的是枝头上缀满了鲜红的荔枝。这幅画的含义是“一本万利”:一根枝条象征“一本”,荔枝的“荔”与利益的“利”同音,密密麻麻的荔枝象征着“万利”。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08,(2):104-105
最近两年有一种说法,叫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其最早的发端是04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重写中国哲学史学术讨论会”,这个讨论会的副标题就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有些人的观点是这样的——中国哲学是无概念化、无规定性、无确定性的幼稚、浅薄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哲学不是自足的系统,不是自行规定的理论体系。五四以来我们研究中国哲学,都是用西方哲学的概念来分析、剪裁和归类中国哲学。所以中国哲学是不合法的,不管你是搞中哲还是西哲,其实都是在搞西哲,所谓的“中国哲学”其实是“西方哲学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困难面前决不低头 张汝京在大陆发展IC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到上海来投资引起岛内一些人的不满,经常有人散布谣言中伤。用他的话来说,“平均每6个月就搞一次”。据说这是对手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扼制“中芯”的发展,不希望大陆强大起来。刚建厂时,  相似文献   

12.
5月29日,苏贞昌在接任民进党主席周年前夕,说出“台湾是主权国家,现在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独立”。苏贞昌说,作为民进党主席,他的“中国政策”立场就是民进党全代会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至于策略上怎样做,就是‘中国事务委员会”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13.
“吃粮”     
成语“钩心斗角”(“钩”亦作“勾”)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贬义词,人们经常用其来比喻用心机、互相排挤倾轧的行为。其实,“钩心斗角”最初不是指这种不好的行为,也不是一个成语。“钩心”和“斗角”是两个古代建筑学术语的并列拼合。“钩心”是一种建筑形式,“钩”是钩挂、钩住的意思,指屋顶建筑构件之间相互牵引或连接;“心”是指宫室房屋建筑的中心部位。“斗角”是另一种建筑形式,“斗”是碰撞、接触的意思,“角”指建筑物的檐角。当某一建筑群既有“钩心”又有“斗角”的时候,便称为“钩心斗角”了。  相似文献   

14.
“‘皇’和‘王’古为辉煌、光明之意。”《诗·小雅·渐渐之石笺》“皇,王也”。分开来说,“‘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这是《古辞辨》中的第一条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有3条解释:1.盛大。2.君主。3.姓。《康熙字典》古体“皇”字有5种写法,如果我们不看皇字的原形,对这5个字根本就不认识。而甲骨文目前还没有发现“皇”字。周,毛公鼎、颂鼎上的“皇”字,上部像甲骨文的“日”,有三竖,下部是一个“土”字。从字形上看,像太阳的光芒照耀大地,这也许就是王凤阳先生说的“‘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的来由。  相似文献   

15.
智慧的歪用     
有章说,现在小学中的班干——也就是那些小小的“学生官”,已开始学会了对“权力”的追逐。有的利用的是父母的“官帽”,有的采用的是给老师送礼的方式,有的则通过请同学吃饭拉选票。在如愿以偿地当上班干以后,他们也就获得了“腐败”的资格和权力。一位母亲这样描述道:她的11岁的女儿,当上了只管10个人的“小组长”后变得神气多了,  相似文献   

16.
初“识”祥根老师,是友人将《中国自然环境》一书推介给我。不久,在友人的热心安排下,我们很快便见了面。——两个人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从相识到相知,一见面,我们就环保、生态、人类生存等一系列热门话题敞开心扉。祥根老师很谦虚,他戏称自己不是什么专家、学者,也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的,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你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相似文献   

18.
守“正”     
从字义上讲:“正”是不偏斜,是合乎法则的、合乎道理的意思。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就是要遵守“正”的法则去做事。这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渴求,也是人们不得不为的守则。其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9.
蛮娘     
江南人背地里习惯贬称继母为“蛮娘”,“蛮”就是凶蛮,蛮横,意思是后妈对继子女一般来说是不良不善的。被告人赵茂良说,他当面从不叫继母方彩妹“妈”或者“娘”,背地里叫她“蛮娘”,叫了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20.
杨仪 《群众》2011,(10):96-96
何谓“健康”?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多余,因为许多人对于常挂口头的“健康”一词的含义并没有完全搞明白。 “健”、“康”二字,各有所指。“健”指人体器官健全、功能正常,是“体质好”的意思,一般不难理解。问题在于“康”含何意?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有注:“康,安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