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徐迅雷 《政府法制》2012,(13):49-49
浙江湖州人邵明跃并不喜欢河南夏邑,却不得不在这里长住了4年,只为要回被诈骗的110多万元货款。你跟人家做生意,吃亏上当被骗,这大抵算是常见的事,可是,如果办案的机关向你索要巨额的“办案费”,那就不是什么正常的事了。介入协调该案的夏邑县政法委,被指索要扣取15万元“办案经费”,而此前该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已收取“办案经费”7.5万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也加速实现了“六个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在新时代未检一体化履职格局下,基层未检工作需要更新工作理念,规范司法办案,主动融入其他“五大保护”,强化队伍建设,健全社会支持体系,才能护航创新驱动,保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秦雨 《方圆》2023,(2):72-73
<正>“心手相连,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者”“用心播撒法治阳光,用爱守护健康成长”;“青春有你,成长有我”;播撒“晴雨”、传递温情”……这些暖心又细腻的言语,是我院秦雨工作室检察官对未检工作的一种别样感触。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未成年人的未来;在未检工作中的不断探索,也可能会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自2012年9月成立秦雨工作室以来,我院未检工作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到不断关注预防青少年犯罪,通过一步步向外延伸,努力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徐杰瑛 《检察风云》2023,(16):26-27
<正>攀岩运动,是极限运动中一个常见的项目,有很强的技巧性和冒险性。然而,由于攀岩具有高危险性,如若操作不当,极可能造成身体伤害。“我们终于收到了学校和攀岩公司的赔偿款,孩子的身体经过治疗也在慢慢恢复,非常感谢检察机关这段时间的关心和帮助!”近期,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金山区检察院”)“金港湾”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办理了一起民事支持起诉案,  相似文献   

5.
孙芹 《方圆》2023,(4):72-73
<正>在江苏省射阳县检察院三楼的档案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类案件的卷宗,其中一本尘封了近10年的卷宗,对我们未检团队来说有着一份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本厚厚的卷宗里,完好地保存着一枚手工折叠的蓝纸鹤。这是一名曾经受到侵害的智力残疾小女孩亲手叠好送给我们的。虽然她无法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她把对我们的爱意都深藏在了这枚蓝纸鹤里,成了我们射阳未检人共同的记忆,而“蓝纸鹤”也由此成为射阳县检察院的检察文化品牌。十年守望,我们在办理未检案件时,逐步由单纯办案到推进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不断提升着“蓝纸鹤”的辨识度、覆盖面和感染力,同时也让爱氤氲在盐阜大地上。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的专门化和独立化只是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业务一体化的前提,未检职能的一体化,即未检业务的承办以实行同一办案组(或承办人)全程负责的“一站式”处理为原则,以特殊未检案件的“小分站式”处理为例外,才是未检业务一体化的核心和未检制度改革的关键。而由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原则所决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工作,实行由检察机关启动、委托司法局下设的社会矫正机构具体实施的方式,不仅合法,而且更为科学合理。而未检运行目标的社会化,则应当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体系重构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简称“青浦区院”)紧密围绕上级要求,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为抓手,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立足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四合一”办案模式,创新能动履职,主动探索建设上海市首个未成年人检察保护中心,积极以检察履职融入辖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  相似文献   

8.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五周年之际,杨浦区检察院未检科在观护基地——“未成年人成长之家”举行了一场主题为“飞扬青春一青年月”的模拟法庭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和平区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以下简称“未检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使未检工作职能不断向社区拓展、日益向社会延伸……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检察统一集中办案模式的确立,将未成年人检察职能范围从刑事领域扩大到“四大检察”。未检业务覆盖社会各方面。未检力量的有限性与工作辐射的广泛性之间的矛盾,亟待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赋能予以缓解,而数字化发展为法律监督奠定了技术基础。当前未成年人检察法律监督数字化改革还存在大数据分析能力欠缺、配套智能化监督辅助系统缺失、数据通道尚未打通等困境。需要进行结构化重铸,建立刑事诉讼全流程数字化监督模式与符合未检特点的民事、行政诉讼数字化监督模式,搭建全方位公益诉讼监督发现平台。  相似文献   

11.
谢芳 《政府法制》2008,(11):49-49
我刚到美国时,朋友就告诉我:“对不起”(sorry)这个词,在纽约不能随便说。你遇到麻烦时,首先要分清责任,如果责任在你,你可以说“对不起”;如果责任不在你,你却说了“对不起”,就意味着你承认自己有责任。如果你遇到了涉及经济赔偿的绊纷(如车祸等),你的一句“对不起”很可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证明你有“错”并使你破财。  相似文献   

12.
盛婷玉 《方圆》2024,(5):74-75
<正>从长达2个小时的执法录像中捕捉到仅有5秒的制假工具镜头;从上下游入手,全链条查处侵权犯罪行为,为知识产权“筑墙”“织网”……在探索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道路上,“知岸检行”检察文化品牌给予了我们更加专业的力量。“知岸检行”办案团队是我院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等综合性保护于一体的专业化团队。他们在知识产权守护之路上走过十五载,在摸爬滚打中逐步成长。摸索出独特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也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提供了“湖北样本”。  相似文献   

13.
钟心宇 《方圆》2024,(6):32-35
<正>1月17日,河北省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简称武安市职教中心)的同学们来到武安市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加由该院“检爱·扬帆”未检团队举办的普法活动。虽然这是武安市教育体育局将“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纳入该校教学课程安排后的一次常规活动,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来访的同学们遇到了三位特殊的“法治引导员”。  相似文献   

14.
一个崭新的视界,一片灿烂的阳光,扫除青少年心灵的阴霾,护航蓝天下的童真与纯洁。2006年5月4日,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网站(www.cqddk.jcy.gov.cn)的“未检之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栏目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5.
卢劲杉 《检察风云》2011,(11):16-19
1986年,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在起诉科内设立了全国首个少年起诉组,自此,上海。市检察机关踏上了探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少年维权路。历经25个寒暑,经过初创、发展、深化,上海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门(下简称“未检”)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特色、检察特征和未成年人特点的工怍机制,  相似文献   

16.
徐军 《中国审判》2015,(3):56-57
法院工作,办案是重点;法官办案,质量是重点;案件增效,基层是重点。针对箍城市少数基层法院向临“三多一低”(案件多、信访多、改发多,司法公信相对较低)的实际状况,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旗帜鲜明地提出“法院胺职办案为上”的理念,狠抓办案、狠抓基层,通过全力“做优基层司法产品”来促进中基层法院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顾伟 《检察风云》2023,(22):54-55
<正>治理“两卡”类犯罪是审慎的法律问题,亦是复杂的社会难题,除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之外,需多方多措并举。检察机关在办理相关案件的同时,应当针对社会治理、网络监管发出“检察预警”,提供“检察方案”。发挥专案办理优势目前大多数“两卡”类犯罪案件由基层人民检察院承办。建立专业化办案团队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18.
《广东法学》2007,(2):35-40
近年来广州市“两抢”犯罪频发,并呈现出共同犯罪情况突出、犯罪手段多样化,恶性案件增多、外来流动人口作案率高、“两抢”犯罪低龄化,青少年犯罪增多等特点,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在打击“两抢”犯罪中存在公、检、法之间对打击“两抢”犯罪刑事法律政策把握不一致、有关证据难以把握、在具体法律适用上存在某些分歧,及对未成年人“两抢”犯罪欠缺特殊规制等问题。为了有效打击“两抢”犯罪,公、检、法机关应统一认识,形成打击“两抢”犯罪合力;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坚持预防与打击并举,惩罚与保护并重,实现规制未成年人“两抢”犯罪的措施和结果相和谐;并针对法律适用上存在的分歧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日,山西省阳城县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创新宽严相济的人性化执法办案方式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工作机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在全省首家出台了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亲情会见”制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制度在发展进程中遭遇困境,未检制度的独立性要求与实际的附属性相悖等矛盾凸显,在实践中亦存在少捕、慎捕政策未能贯彻落实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亟待完善和发展。如何做到既保护好未成年人利益又保护好社会利益,一直是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制度中的难题。笔者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大框架下,对我国的未检制度进行了重构。笔者认为,应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捕、诉、防一体化工作模式下,创设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的特殊审理内容,革新检察机关的办案工作机制。如何寻求社会秩序和未成年人双向保护的衡平是本文所构建的制度所追求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