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日益普及以及非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为方便当事人诉讼,简化诉讼程序,妥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宝应县人民法院驻县交警队交通巡回法庭积极探索运用"诉调对接"机制,化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该机制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化解民间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为确保辖区交通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本文通过调研,谈谈应用"诉调对接"机制化解交通事故纠纷的经验总结及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2012,(2):10-11
随着上海市闸北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逐步拓展,如何使调解工作更便民、更有效,成为闸北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交调委”)思考的新问题。为此,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便民为导向,不断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纠纷当事人提供更加快捷、周到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陈旭 《中国审判》2014,(2):60-63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汽车时代,我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越来越多,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民事案件类型之一。该类案件涉及的赔偿主体较多,法律关系较复杂,处理难度较大,稍有不慎,极易引发上访,形成信访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我们对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为妥善审理好此类案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根据公安部、司法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工作的通知》,和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司法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关于加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调处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的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医学杂志》2021,(2):187-187
为进一步推进诉源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结合实际,经法院、公安、银保监和司法行政等部门共同研究。2021年1月18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南省公安厅,湖南省司法厅,湖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试行)》《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情形损害赔偿责任比例(试行)》的通知(湘高法发[2021]2号)。  相似文献   

6.
《法制与社会》2013,(35):73-74
长期以来,乐清市道路交通事故量居高不下。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损害赔偿诉讼纠纷也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成为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乐清市人民法院组成专门调研组,对2009年至2012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以下简称道赔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如何化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提出建议和时策。  相似文献   

7.
法官审理案件应当依据证据、依据法律作出自己的判断,排除社会舆论的压力。今天,最高人民法院用公布的4起典型案例,说明这一道理。这4起案例是吴俊东、吴秀芝与胡启明、戴聪球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许云鹤与王秀芝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曾明清诉彭友洪、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蜀都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陈某某(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案。  相似文献   

8.
王晴 《人民调解》2012,(12):11-12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公路网络的不断延伸,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为有效解决因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引发的纠纷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2024,(1):31-33
<正>在山西省阳泉市有这样一支队伍,每逢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他们就冲到纠纷一线,耐心细致做当事人工作,引导当事人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达成一致意见,促使纠纷尽快案结事了……他们就是阳泉市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交调委)的人民调解员们,他们所在的交调委被群众亲切称为交通事故纠纷的“卸载中心”。  相似文献   

10.
因交通事故对乘客进行赔偿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王建平在日常生活中,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自1987年4月上海法院开始受理交通事故赔偿案后,一直被认为应由公安机处理的此类纠纷一跃而登上了人民法庭。当乘客乘坐的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而发生交通事故引起损害赔...  相似文献   

11.
王康 《行政与法》2010,(4):114-118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没有对交通无过错事故责任的承担提供具体规则。交通无过错事故中的损害应该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的人身损害可以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支付,仍然未获救济的损害由各方根据公平原则在可救济的范围内按照人身损害优先的顺序合理分担。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机动车逐渐成为人们的最常用的交通代步工具,因而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逐步成为最常见的人身伤害事由之一。因此道路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问题开始进入各界专家的视野中,立法者逐步建立起归责原则体系,以抑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开发区支公司与裴怀英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再审案,然后根据案例引出对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探讨,最后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之归责原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11,(7):55-55
为保障本市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市交管局近年来大力推行《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建议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机动车双方尽快协商签订赔偿协议并撤离事故现场,恢复道路畅通。丰台区法院经调研发现,三大原因导致交通事故虽经快速处理协议书处理,但由此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仍大量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4.
曾海根 《法制与社会》2011,(8):79+91-79,91
本文将以陈某与俞某、曾某、黄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为例,分析在机动车买卖后,未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登记车主与实际车主的责任承担问题,进而阐述机动车买卖所有权及风险转移的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5.
林戈 《法制与社会》2012,(5):245-24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也在不断地上升.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事故责任的认定直接影响着双方当事人损害赔偿的主张以及赔偿额的多与少,因此,很有必要明确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针对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存在一些缺陷,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相关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丹 《法制与社会》2014,(26):282-283
从世界工业革命爆发之后,汽车行业迅猛的发展起来,进而导致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越来越多,一方面机动车的普及化促进了我们生活的不断发展,但另一方面,每年因为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人身安全问题及财产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地上升,很多专家表示,因交通事故锁给人们带来的损害极大,甚至要高于任何一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在对当今这样一个追求和谐发展的社会,道路交通事故将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想解决目前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的问题,就应该找出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明确造成道路交通事故损害的赔偿主体,以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受害人的权益,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为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就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即第一,如何准确的定义交通事故的概念;第二,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立法的规定;第三,如何完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立法的缺陷。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给予相关的法律工作人员以小小的帮助与启发。  相似文献   

17.
自《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继实施以来,劳动争议案件呈现较大幅度增长,较普通民事案件的逐年平稳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区别,成为继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后的第三大类民事案件,给人民法院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压力。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司法实务□林桂如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日益增多,本文仅就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案件的起诉与受理、诉讼主体的确认与归责问题浅作探讨。起诉与受理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时,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责任认...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会同自治区检察院、法院、司法厅、保监局等部门在玉林市召开创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置现场会.近年来,广西积极创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三调合一"的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机制,并在交通事故理赔上实行"一站式"服务,着力化解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0.
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属于人身保险,其不适用损失补偿原则,因此,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得到第三人赔偿后,仍有权以保险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