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批青年教师进入思政课教学岗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教学效能整体水平较低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这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例,从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四个层面分析了影响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效能的因素,为提高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有关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主体,近几年来高校教师队伍的更新、交替等变化显而易见。面对教师群体如此巨大的变化,如何建设一个持续、健康和科学发展的高等学校自然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文章就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对青年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构建青年教师培训的完整体系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3.
宿舍人际关系是宿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专心学习、快乐生活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动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总结高校思政课堂互动教学情况,尝试构建思政课堂互动教学方式选择的评价标准既可帮助教师评价互动教学方式的效果,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又能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互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是创新党的思想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素质;二是创新党的组织建设,强化思政课教师的组织观念;三是创新党的作风建设,培养思政课教师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6.
张强 《理论前沿》2007,509(20):39-40
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学校内各利益群体都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充分调动青年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合理、顺畅的青年教师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7.
增强课堂“互动”环节 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将促进社会和谐谱写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中,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环节怎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环节作为“思政课”课程的中心环节,在新时期有机遇更有挑战。本文将从增强课堂“互动”环节入手,突破客观及主观因素的束缚,着眼实践,切实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满足青年教师合理需求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尽可能满足青年教师的需要,激发青年教师的行为动力,齐心合力构建和谐校园,以小环境影响带动大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背景下,"微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现课堂教学管控难度加大,教师教学空间范围扩大,教学主客体关系模糊化等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教学"微模式";要更新教学方法,重塑教师"微权威";要完善教学设施,保障教学"微条件",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其全方位和全过程,是推动其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政治要求,同时也是思政课教师履行职责使命的实践要求。要以“五个牢牢把握”为基本遵循,通过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加强现代技术的运用和思政工作大格局的构建等方式切实提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又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代化转型。针对目前思政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困境,本文从教师角色转变、资源整合共享及强化师生人际互动三个方面对发展和建设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锤炼和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发挥好教师"引路人"的作用;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突破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构建"大思政"体系,推进各部门协同育人;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拓宽"三进"工作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把党史教育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能够培根铸魂,帮助预备警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党史教育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要坚持守正不渝,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创新不止,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公安院校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要构建鲜明公安院校特色的思政课建设工作体系;建构围绕警察意识培养的多层次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提升教师能力,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通过分析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结合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两者互相结合,思政课教师深入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将社团活动的影响做大做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探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讲好思政课是党中央对广大思政课教师寄予的厚望,也是对广大思政课教师的必然要求。在践行责任担当中彰显育人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实现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必须着力解决民生、民权、民心、民智、民力、民享、民乐的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促进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大思政课”格局下,公安院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善未形成合力,在价值引领上不凸显,协同育人平台不完善。对策:深入开展忠诚教育,强化协同育人的理念;搭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平台;营造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氛围;完善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其校园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要协调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关注贫困生群体,积极主动帮助贫困生解决各种困难,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纽带编织和谐校园,努力打造一个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9.
深入开展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评价体系研究,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体系存在评价目的认识不到位、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模糊、评价方式过于量化等问题。亟需从完善评价内容、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建立“知行合一”为主旨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发展型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着手,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关键抓手。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快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一五四三”实践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五大目标、四方协作、三种途径”,对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有序开展、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