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外实践基地是开展校外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对浙江警察学院海宁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经验进行深入考察与挖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提出加强公安院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思考:一是利用校局合作优势,深化拓展实习基地建设的内涵及外延;二是转变实践教学理念,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升华;三是稳步推进规范化建设,形成校外实践基地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第一任务就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内部管理四个方面,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深入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的生活质量教育。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推进,以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实现教育功能的优化发展,是保证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融入地方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教育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广泛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浅析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但运行情况不容乐观,有的甚至是有名无实,实际利用率不高。文中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内涵、存在的问题、解决建议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主要面向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社会实践的需求更为迫切。文章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地方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与意义,研究了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模式与特征,最后提出了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实训、就业双基地建设的实效性与完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基地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通过顶岗实训,大大缩短了学生就业前的见习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基本实现了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目标。双基地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有待于继续完善的环节,应提供相应的完善措施,以利于进一步推动学院的内涵发展,大力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学院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提升学院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使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和总结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网状、内外融合、基于框架可移动校外平台等适合我国国情和高职院校发展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部地区部分地方高等院校的考察,发现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总体有了明显提升,但重规模轻质量、重硬件建设轻内涵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着手,走有自我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育是提高其教育质量、扩展学生素质与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宏观背景之下,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且应该增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与建立成熟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才能在专业特色培育上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于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3+4+5+6"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模型,即创设三个层次、把握四个阶段、探索五条途径、突出六化建设,系统地探索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实效,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公安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是现代高素质警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当前公安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功能实现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足、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薄弱等问题,需要树立警务人才培养共同体意识,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创新发展方式实现共建共享等措施方能实现基地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安院校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活动中承担着全新的人才培养任务,其综合办学质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更影响到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随着公安工作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公安院校在理论、实操两大角度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发展工作,能够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是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成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有利于促进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通过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重要着力点:建立科学的高校统战工作评价机制;健全和完善高校统战工作制度;加大党外干部培训选拔力度;加强高校统战工作部门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内涵提升阶段,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二级学院必须依据自身特点走出一条与高水平大学二级学院不同的发展道路,其管理模式必须突显培育办学特色、建设学习型组织、突出知识管理和自主管理、建立校内校外协同的工作机制、培育学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相关高校先进实习实践教学经验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尝试总结出适合高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导向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项目性等四个递进式层面的实习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需注意处理好将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综合考量,合理完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内在建设等问题,以期提高学生实习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启动后,高校共青团建设应紧密结合这个重要问题,着眼于从实践角度出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明确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基本内涵,分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采取"学生+教师"的培养对象延展策略、"理论+实践"的培养路径提升策略、"网上+网下"的培养方式拓展策略、"校内+校外"的培养阵地辐射策略等,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了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引领四大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资源.地域文化为地方高校人文、自然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素材、创造有利条件.地域文化影响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丰富了人才培养的理念,引领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层次和方向,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方高校校园文化.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凝练和彰显以及四大功能的充分发挥,有效地传播、丰富并提升了地域文化的内涵,促使其不断创新和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是文化与经济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互动发展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很多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坚持价值坚守、多元互动、互利共赢和特色化的原则,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更新互动理念、以共担人才培养重任为核心提升互动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丰富互动内涵,构建地方高校、当地政府、企业、社区等主体协同参与的全方位互动发展模式,促进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高效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普及宣传也应以高校教育为有效途径。地方高校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课程体系呈现分层、分级、分类模式,并借助有关科研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教学与科研,高校在校园文化打造中植入地域文化及高校特色,加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感知,树立文化自信,更有利于实现文化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文章立足于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基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将实践育人的理念融入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在文化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做的探索和实践来剖析实践育人工作的问题和经验,并结合国内高校的实践经验积累,从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实践活动运行方式、实践育人的内容形式、实践育人项目设置以及实践育人的考核评估几个方面提出提升实践育人的对策及成效,以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