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自古以来,都知道人才的极端重要性。“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贞观政要》),唐太宗这句名言,把“得人”看作是“为政”的关键。《墨子》中指出:“尚贤者,政之本也”,把任用贤能之才看作为政之根  相似文献   

2.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即位后,经常以史为鉴,以隋亡为戒,励精图治,使他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稳定,国力比较强大,铸成了光垂史册的“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他讲究用人之道,善于网罗和使用人才,使大批精英聚集在他的麾下效力尽智,实可谓用人之治。他在人才思想和用人实践方面的建树,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为出色的。———见贤思齐,知人善任。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  相似文献   

3.
褚家永 《北京观察》2003,(12):63-64
素质高、操守好的官吏是廉洁清明政权的基础。历史上,开明君主或统治集团中的代表人物总会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官吏的选拔与任用。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早在西周时期,太师姜尚就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管子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圣王之治,“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败,“非失人者,未之尝闻”。唐太宗李世民集前人重才思想之大成,结合自己的治国体会,提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著名论断,这是当时对人才重要性的最高概括。朱元璋非常重视人才群体的作用。他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  相似文献   

4.
<正>治国理政需要选人用人。如何选人用人?选拔使用什么样的人?这是任何朝代和国家都不能不认真考虑和加以解决的大问题。唐太宗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苏轼说"任贤使能,天下之公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改革组织人事制度,逐步形成了一套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办法,成绩显著,进步很大。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提高治国理政的水平,就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知人善任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廉政准则》第四条对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用人权力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禁止。在这一要求下"不准"的行为包括:"(一)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职位;  相似文献   

6.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的用人思想①,则是其中之一。韩非十分重视用人,他把“任人以事”,提到了“存亡治乱之机”的高度。他认为:“人臣之于其君,...  相似文献   

7.
江主席反复强调 :“要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把人才吸引住 ,并且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当前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核心是要做好人才的准备 ,而培养高素质人才亟待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一、着眼优化整体结构 ,建立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当前部队人才队伍结构令人担忧。人才结构没有形成梯次 ,有的专业甚至出现青黄不接 ,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更为缺乏 ,这已成为影响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建军、治军之要 ,也惟在得人。面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新形势 ,建立和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技术、结构合理、整体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章远新 《当代广西》2010,(19):24-24
为政之要,重在用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直接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唯有增强"三种意识”,确保“三个到位”,  相似文献   

9.
于丽萍 《现代人事》2003,(12):39-39
唐朝“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与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唐太宗用人思想的高明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用人术何明轩唐太宗不仅善于用人,且在用人方面很有气度,就是过去曾经与他为敌,竭力反对过他的人,只要效忠于他,有才能,照样重用,他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一如其有才,虽伙不弃。”事实上在他的主要助手和文臣武将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曾经是...  相似文献   

11.
俞风流 《台声》2011,(4):87-89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为清朝平定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问归顺清朝,康熙二十年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人关系。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由“贤能”的官员来执行,认为“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得一人则事治,失一人则事败”。他在多年听政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12.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人民公仆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需要。一、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是对历史的经验总结历史是最权威的教科书。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就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名领导干部不善  相似文献   

13.
赵启 《现代领导》2014,(2):28-28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僻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四川省委就此提出“重品行、雨实卜、蓖公认”的用人导向。作为基层组织部门.如何选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干部,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笔者认为,必须围绕省委要求,坚持标准,把握方向。以创新的办法和务实的作风,努力造就一支有信念、敢担当的好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4.
张弼元 《前进》2000,(8):48-48
为政之要 ,治国之道 ,在于用人。一个朝代 ,一个国家的吏治如何直接关系它的盛衰兴亡。在中国历史上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当朝廷政治清明 ,任用忠良时则社会稳定、国家昌盛 ;当朝廷昏暗 ,任用奸佞时则社会动荡、国家衰微 ;当一个朝代吏制腐败、官场黑暗 ,忠而见弃、奸而得宠 ,贪官污吏穷凶极恶、横行不法时 ,这个朝代往往也就气数将尽、走向未路了 ;最为甚者则是昏君、暴君与奸佞之臣共同导演的一幕幕亡国悲剧。唐太宗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明君 ,他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 :“治安之本 ,惟在得人” ,“用得正人 ,为善者…  相似文献   

15.
李凤云 《当代广西》2005,(18):48-49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用人之要,在于知人。知人善用,是对组织部门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考察准确,任用干部就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干部就必然失误。任用失误,则贻害无穷。”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实际,对干部考察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如何建设一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中国古人既有对选贤任能之“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等的期盼,又有对干部素质之“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等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恩格斯要求共产党内每个人“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列宁则要求干部“要懂行”“要精通生产的全部情况”“要懂得现代水平的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朱批谕旨》所见雍正帝用人之道的主要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兵 《前沿》2009,(8):164-166
雍正帝秉持“首重用人”的治国理念,认为治理天下“得人为要”,他坚信“治人重于治法”。为求用人得当而饱尝苦乐,认为治理天下察吏为本。因为贤才缺乏,其用人讲求整体布局,统筹配置;他珍爱人才,任用人才不拘一格;其用人还讲求人地相宜、人事相宜、人际和谐。雍正以一人之力监控臣僚难以奏效,是其用人之道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18.
卢松 《创造》2023,(3):22-24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最重要的是通过“经常抓”和“抓经常”,实现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的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为政在人",治国治事惟在得人.哪个时代人才辈出,哪个时代就兴旺发达.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能够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政组织把培养和造就年轻干部队伍的事情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传统的政治文化在用人制度上留下的痕迹,制约和影响了年轻干部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然而,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任用呢?大唐名相魏征,在回答唐太宗李世民提出的这个问题时说得好: “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贞观政要·论择官第七》)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德才兼备,才可以任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