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谭贤楚  李玉瑛  叶明 《前沿》2005,(12):65-66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应以“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为其主旋律,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实施创新教育、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等是现代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也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面向21世纪的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在注重学员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突出和加强学员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外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进入21世纪,工业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逐步向知识经济演变。知识经济要求以知识资源作为第一生产力要素,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其发展的基础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创新教育。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抓住超常发展的机遇,使自己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高举创新的大旗外,已别无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任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也是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改革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翟婷婷 《前进》2023,(1):63-64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行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的足音已清晰可闻。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跨越,使传统的领导工作、领导方式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分析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行为趋势,变革领导行为方式,造就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型领导干部队伍。 一、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造就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领导人才 知识经济即“人才经济”,而造就为知识经济所需的领导人才,未来领导人才主要具备以下四种特征: 1、知识型。在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主要要素的经济发展阶段,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与知识产业相适应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是职业技术教育者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与传统教育相比,势必会引起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当前,应着力于对‘飞u新目标的选择”、“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等问题进行综合、深入研究,这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尤为重要。而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更新职业教育机制,努力构筑适应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的广阔舞台,则是重新确立中专办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职业技术人才,促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是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人,是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人。要想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公安人才培养模式新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群 《公安教育》2003,(11):22-26
三、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当今时代,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要从适应社会这个大前提出发,首先分析当今时代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这里仅从人才观念更新的角度对时代背景作一简要的阐述。(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级复合型人才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生产、储存、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新型的经济形态,综合化、整体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知识的综合和集成最能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综合化、整体化特征。在信息产业中,许多产品都…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高校培养怎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如何培养才能有效地为社会输送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目前教育教学中的弊端 ,倡导构建“激疑—探究—创新”的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世纪,高等教育将承担更为重要的社会职责,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人们的权力、义务和责任,这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也是一种新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世界范围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而必须进行相应的、更为深刻的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六个观念转变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张英豪 《公安教育》2002,(12):51-52
素质教育是体现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总结了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迎接新世纪所面临的挑战而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从注重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育就是迈向素质教育的过程。大学阶段培养通用型的、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已经在教育界取得共识,过分强调专业、知识面狭窄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需要既懂专业又懂经济与商务流通,既有胆识敢于创新,又要爱国…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重要性远超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人才素质的高低将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这意味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公安教育作为公安事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也应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上。只有这样,公安院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公安工作的需要,才不致于被社会淘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思想品德教育应着重培养青年学生的“五种”精神。第一,敬业精神。敬业,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热爱学习、努力上进。一个学生不热爱学习,对学习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将很难为社会所接受。“今天不爱岗,明天就下岗”,“今天不敬业,明天就失业”已成为广大职工的共识。学校要结合社会变化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第二,奉献精神。尽…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安工作的内容、对象、手段知识化,知识创新成为公安工作的核心。公安高等教育因其知识传播、创新、应用的综合功能而成为特殊的知识产业。作为知识产业的公安高等教育是公安科学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走产教一体化道路,大力兴办知识型企业,为现实公安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和理论、技术、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人才与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特征;智能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特征;高新知识与科学技术运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特征;开放性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交换与消费特征;不断探索、持续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运转特征。在这种时代,社会需要大批具有超前思维、放射思维、综合思维与变通思维和高新知识与技术的人才。由此,必须加大投入,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作好人才培养。教育部门要改革教材与教育体制,为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科学技术人才作好准备;教师要加速更新知识与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要求;企事业单位要转变只用人,不培养人的旧观念,把求才、用才与培养人才作为本单位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与更新单位职工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适应能力;家庭不仅要用新知识、新思想去培育下一代,而且要特别重视成年人的再教育,加快知识技能更新,以适应知识社会对人力资源与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指出,知识经济时代把静止的人才角色,变化为一种流动的人才角色。人才队伍从一滩绿水,变成了后浪推前浪的滚滚洪流。不持续学习、探索既不能成才,成了才也会很快被发展着的高新知识、技术淘汰。  相似文献   

16.
一、 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知识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人说,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广博扎实的知识基础,要具有团队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我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要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素质,而创新意识是其中之要核。换句话说,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所最为需要的,这由知识经济自身的特征所决定。在这里,创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创新即生存。   知识经济呼唤…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高等教育的灵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充沛的后备力量 ,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高校应积极行动起来 ,顺应时代潮流 ,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氛围和条件 ,以造就更多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地区经济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因此,要在新一轮发展和竞争中掌握主动、取得先机.太仓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的驱动和人才的支撑。”——中共江苏省太仓市委书记浦荣皋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选择。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要勇敢地担负起许多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积极为发展知识经济作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0.
传统思维方式与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活动正向知识经济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培养势在必行。传统思维方式仍具有创新功能,且与知识经济特征有相通与契合之处。挖掘传统思维方式的优势,同时注意吸收其他思维方式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经济到来之时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