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必将推进我国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 ,推进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整个进程。此点令人兴奋与激动 ,但是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应该看到 ,实施行政许可法 ,肯定会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首先 ,某些“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是实施该法的最大“阻力”。我国现行的政府体制弊端可用四句话概括 --政府权力部门化 ,部门权力利益化 ,获利途径审批 (行政许可 )化 ,审批方式复杂化。最终目的就是“收费”。国家权力被异化到某些“地方”、“部门”。由于行政许可法触及到深层利益格局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认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政府体制的“四化”: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其要害是本属于一级政府的决策权力被部门攫取,其表现形式是部门在利益驱使下设立各种规制。“四化”的致命危险是使政府改革的局限性十分突出,难以获得长期的效益,成了短命改革。1998年机构改革,中央一级人员精简接近50%,新一届政府亮相之前,已经开始“回潮”。有的部委瞒着中编办内设司局。更加严重的是,有的机构撤消了,审批职能却合并到其他部门。北京大学教授李强断言:一个非常优秀的政府官员也会寻求部门利益化。关注部门利益,主要原因不在于领导个人觉悟或素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制度 ,大力减少审批事项 ,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突破口 ,也是对部门权力和利益的重新调整。审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与社会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通过审批实现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计划经济体制就是以审批管理为主的一种经济制度。与计划经济不同 ,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意味着政府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对经济与社会全面干预的管理方式 ,政府的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应该大大收缩 ,审批标准和审批方式也应适当调整。实践证明 ,在很多方面 ,市场…  相似文献   

4.
“非典”危机检验着政府的职能和效率,透过应对“非典”危机重新审视政府现行管理模式中的弊端或问题,对优化发展环境,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或危机以及政府体制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王静 《今日海南》2014,(6):32-33
<正>2013年,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南省委提出了"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争创规范、高效、优质政府服务的实践范例"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为打造规范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提供根本保障。转变政府职能,须善于拓宽服务渠道从现实上看,政府运作存在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部门,法律、法规赋予了其很多行政审批权,在多年来实际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些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审批已严重制约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正是遏制上述行政许可制度弊端的一剂“良药”,它对于深化公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从源头上预防  相似文献   

7.
扼制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 《人大研究》2004,(5):38-39
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是指某些行政部门利用其掌握的国家立法资源,在协助国家制定行政法规时,在法规中过分强调本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力图通过立法来维护、巩固和扩大本部门的各种职权;同时尽可能地减轻和弱化本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概括起来就是: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法规化。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破坏了法制的统一。由部门利益驱动的权力扩张和部门权力争执,使得行政立法在膨胀中趋向混乱,破坏了法律体系的等级有序、协调一致,损害了法治的权威和尊严。其次,它背离了法治精神。行政部门超出通过…  相似文献   

8.
今日新语     
《今日浙江》2014,(4):7
正权力清单让改革有的放矢刘白国务院日前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锁定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底数",接受社会监督。据统计,已有47个部门公布了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总量达1031项。这一份审批项目清单,让"权力"二字不再抽象,一目了然。高度集中且事无巨细的行政审批权力,是标准的计划经济符号,与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生态互为因果,不但导致了社会自治能力的萎缩,也给公共管理改革带来很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经历 ,让我们认识到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建设方面 ,现行行政管理体系还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是对新形势下行政管理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的确 ,当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 ,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 ,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为此 ,政府应当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秩序等方面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抗“非典”斗争不仅提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也会推动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中国“入世”后 ,为帮助各级公共组织系统导入现代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知识 ,建…  相似文献   

10.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革自己的命",每减少一项审批就减少了一项权力。每一次改革都是权力格局的再调整和利益的再分配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有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行政性垄断是国家行政权力与市场控制能力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垄断 ,行政性垄断与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相冲突 ,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官本位功利化的产物 ,我国一元化的政治权力结构进一步促进了权力经济化的演变 ,是行政垄断产生的政治根源。行政垄断的行为表现有建立市场壁垒、繁琐的行政许可和审批 ,从而造成市场准入困难 ;设立行政性公司使政府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限制市场公平竞争。行政垄断的结构表现主要是部门垄断和地区垄断 ,而且彼此交错 ,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 ,行政垄断都有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来,建立有限政府、透明政府、服务政府的理想已经露出希望的曙光。但由于《行政许可法》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政府的审批权力,原来坐拥巨大权力的一些既得利益部门和官员,自然不会甘心,因此需警惕新一轮的行政权力扩张冲动  相似文献   

13.
肖凌 《人大建设》2006,(7):25-25
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对这种立法立规背后的“部门利益扩张”现象,人们为之忧虑,又为之无奈!依我看,这种“部门利益法制化”的现象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抢劫,是一种打着法制旗号的明目张胆的抢劫。它以“法律的名义”,粗暴地从百姓那里夺利、夺益,肥了某些权力部门及其所辖的垄断性利益集团。举  相似文献   

14.
一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 (一)审批项目太多且程序繁杂,严重影响了市场效率。传统的行政审批,由于手续繁杂,时间太长,已经与现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产生了严重的不相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凡是现行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但目前我国的企业和个人的思想方法和原则是:只有政府认定、许可、批准了的事才能做,否则有被“事后”定为非法的可能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法治理念尚未真正建立,无疑也构成了现行政府层层审批制度大量存在的思想土壤。而政府各机构的层层审批又诱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它导致企业经营的“政府成本”太高,阻碍资源有效配置,抑制经济主体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权力资源的垄断,是腐败的根源。可见现行行政审批层次太多无论于公共权力还  相似文献   

15.
报载 ,某地市、区两级动物检疫站为了争夺对某农贸市场的动物产品的检疫权 ,双方执法人员竟身着制服、手持棍棒当街聚众斗殴 ,致使16人受伤 ,在当地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目前一些执法部门所存在的“权力部门化”和“部门利益化”的问题。所谓“权力部门化”是指一些执法部门极力扩张自身执法权 ,而扩张权力是为部门谋取利益 ,部门利益成为执法的重要因素甚至首要因素 ,这就是“部门利益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权力部门化”是部门利益的产物 ,同时也是一些部门产生腐败的根源。行政执法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老百…  相似文献   

16.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行政审批机关对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淡化行政审批的特权意识,取消审批权力带来的小团体利益和强化审批权力行使的监督。针对行政审批制度中现实存在的种种弊端,按照行政法确立的“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依法行政和行政效益”三大基本原则,在行政审批中革新行政审批的机制、制度、方法,加强、完善、改革行政审批工作和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保障行政审批权力的规范运行。第一、确立行政审批工作的战略地位。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看,经济和社会事务离不开管理。事无巨细、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等于管理。符合客观规律,用正确恰当的策略、手段、方法进行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在保证良好经济社会秩序的前提下,能够用社会调节、市场调  相似文献   

17.
据《解放日报》网络版报道 ,青岛市市长杜世成日前表示 ,青岛市将减少行政审批。他说 :“减少行政审批 ,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腐败、增强科学性、体现法制性。”信哉斯言 !目前 ,在一些地方存在的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 ,使得一些不适当的“权力”横行无忌 ,“吃、拿、卡、要”之风有禁不止 ,从而造成某些机关干部慵懒成性 ,办事效率低下 ,更使得官僚习气生焉 ,腐败现象生焉 !由计划经济时代沿袭而来的行政审批 ,一直被当作一些行政机关拥有之“权限”大小的象征。而行政机关随意扩大审批权限和“事必躬亲”地增大审批范围 ,也是各级行…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5,(4):61
4月10日,北京“晒”出两张市级“权力清单”,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两类“政府权力”均通过首都之窗网站统一向社会公示。这意味着,北京市级部门两类行政权力的“家底”首次曝光。晒权力清单,要点是晒。权力清单是什么?它不是一张简单的单子,而是一种制度设计。晒权力清单,就是向公众说实话、交实底,就是告诉公众各部门都有哪些权力,权力  相似文献   

19.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攻坚期的问题分析与突破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举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期,要解决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系统化思维,战略性选择,科学的理论方法,绩效管理的策略来突破文化观念的束缚、体制性障碍、特别是利益的"雷区",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论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在经历了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深切感觉了政府高度集权、政府职能无限扩张所带来的弊端,终于认识到“中国过去的行政体制最大的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①。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行的政府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